郭闻达双掌堪堪停在了雷念童的额头上,掌风将雷念童背后人群的衣衫吹得咧咧作响,却没有半分劲力作用在雷念童身上。
雷念童脸色苍白,刚才强行提气加上用本来就不属于硬派的内功和郭闻达拼了一记,确实让他内息紊乱,一时半会很难再战了。
但也好在分水游的柔性,让他自然而然的化解掉了冲入体内的炙热劲力,不然现在恐怕他就不单单是单膝跪地这么简单了。
郭闻达居高临下看着雷念童,也没有做出什么得寸进尺的行为,只是缓缓收掌,长出一口气,朝着还跪在那儿发愣的雷念童一抱拳:“承让了,雷二少。”
此时围观的人群中有几个人看得过瘾,不由得喝彩起来,一时间刚刚因为打斗的激烈而都屏声静气的群众自发的跟着喝彩、鼓掌起来,场面顿时热闹非凡。
若不是认得比武的人是弦城有名的少爷,恐怕一些手上拿着零散铜板儿的人就朝人圈里边丢钱,犒赏犒赏这番精彩打斗了。
随着人群的呼喝和掌声,雷念童才缓缓回过神来。
自己用尽全力,而且是功法中最能够抵挡各式兵器、招式,乃至暗器的招式,竟然就这样被郭闻达正面击破,这对雷念童来说确实不是那么好接受的。所以他在被郭闻达的掌劲压迫到单膝跪地时,他的心神是产生了一阵恍惚的,这恍惚来源于内心的不甘、感知上的不可思议和落败得如此干脆的震惊。
但雷念童也不是什么拿得起放不下的人,毕竟江湖儿女,那份骨子里的洒脱还是有的。
所以雷念童眯了眯眼,深吸一口气,全身一震,将郭闻达剩余的掌劲震散,站起身来,丢掉手中已经断成两截的挑棍,朝郭闻达一抱拳,沉声道:“在下技不如人,今日有幸得与郭大少放开手脚,全力以赴的切磋,方才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多谢!”
前几次的较量,两个人由于时机、场合等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点到为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力施为,因此雷念童才真正切身体会到两者的差距——不是功力上那种不可逾越的差距,而是意识、经验、技法使用上的差距,郭闻达比起自己,要高出起码一个层级。
“雷二少客气了,今日能真正切身体会到分水游的妙处,实在是不虚此战,多谢赐教!”郭闻达说的也不是客气话。
在弦城,碍于情面,三大教基本的高层和核心人员基本不会实打实的进行较量,就怕万一打出火气不好收场。所以像这段时间,先是和长河三老中的两个打了一场硬碰硬的,又和雷念童打了一场没有保留的,都是郭闻达前所未有的体验,真正让他受益匪浅。
所以此刻郭闻达说出谢谢的话,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感谢雷念童。
“哈哈哈,闻达兄若真想见识分水游的妙处,不如我们再约战一场,不以胜负为关要,只以招式见短长,如何?”雷念童爽朗的大笑,然后大声提议。而他做出这样提议,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之前他只听说烈拳火掌非常刚猛,但是到底刚猛到怎样的程度,在之前他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今天算是切身了解了一番,但是只能算了解,至于应该怎么化解和应对,其实今天的交手是不足以用来做参照的,所以如果还能再来一次纯粹招式之间的较量,那么他对烈拳火掌的理解程度会比现在高好几个层次,说不定就想出化解应对之法了。
一个是他心里其实还是有些不服气的。到现在冷静下来,雷念童虽然没有完全梳理出刚才较量中自己落败的原因,但是他的直觉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需要好好思考、总结,然后完善自己在与人过招甚至厮杀时的路数,再借由这样一场约战验证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
这样的道理郭闻达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听到雷念童的提议时,是有些犹豫的。
主要原因就是他并不清楚雷念童打算何时再跟自己约战,如果时间是来年自己跟着云麒出发之后的时间,那就不好答应别人了。
所以郭闻达看向了云麒那边。
此时的云麒,老神在在的带着两小吃点心喝茶,时不时对自己这边指指点点,好不悠闲。相比那些还在鼓掌、喝彩的人群,他们才更像是在看热闹的。
“小云子,小球,你们有学到什么新东西么?”云麒一边朝着郭闻达点头,一边问两小。
刚才雷念童对郭闻达说的话,云麒自然能听到。
郭闻达看到云麒首肯,便答应雷念童道:“念童兄若有这样的想法,闻达自然舍命陪君子,不知这场约战,念童兄打算定在何时?”
雷念童看到郭闻达答应,自然喜出望外,笑着说:“不如,就定在元宵之后,正月十六吧!”
“噢?这大过年的,莫非念童兄还打算加些彩头?”郭闻达一听,就明白了雷念童的打算。
“正是!”雷念童此刻显得自信满满。
“愿闻其详。”
“正月十五的花灯我们看了无数次,字谜也猜了无数次,那都是老人家和小孩子的玩意儿了。像闻达兄这等青年才俊,想必已经腻味了吧?”
“所以,念童兄想在正月十六,让弦城的青年才俊一起来猜一猜,你我的胜负如何?”
“恐怕,不单单是你我之小胜负吧。”雷念童自信一笑,“我们以文、武为题,让弦城的青年才俊,特别是那些外出游历归来的人,一同来以自身一技会友,不求胜负,但求砥砺。参与者每人拿一件自己觉得有益处的事物作为彩头,前三甲优先挑选其中的三件,之后获胜者可挑选一件,剩余的先物归原主,然后自由交换,岂不是更有趣?”
郭闻达倒是没想到雷念童瞬息之间就有了这样的主意,心下佩服之际自然是应承了下来:“好主意!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们就各自给各自的好友去拜帖,将事情说与他们听,让我们的好友也帮我们一同将此事告知全弦城的青年才俊们!”
雷念童这一提议确实超出郭闻达的预料很多。
按照雷念童的意思,这将是一场自发的群英荟萃啊。
以前弦城督统杨文长也曾想通过类似的诗会、武会让弦城的这些年轻人聚在一起,而他也好从中寻找人才,为自己的人才池里倒入更多的可用之人。
但是以一人之力举办这样的聚会,一次两次还是可以的。而且最开始的时候确实空前盛况,郭闻达自己也去看过,基本上有些名气的年轻人确实都来了。
可最终,由于杨文长能提供的机会着实太少,来这儿露脸,甚至是冒尖儿了的年轻人最终也没得到多少实惠,至于名声,别人本来就已经在弦城有名声了,也不会因为这样的聚会变得更为有名。
而且杨文长的聚会,通常都是一团和气,大家来这儿除了学会说更多的场面话,基本得不到长进,想要以文会友或者以武会友的人来了必然失望而归,所以到了最后,这样的聚会就不了了之了。
可雷念童提议的聚会可就不一样了。
首先发起人是自己这样在弦城年轻人中还说得上话的人,但又不是唯一发起人,而是全城的年轻人互相之间邀约而至,这可就热闹了。
其次这样的聚会可以互相砥砺,这对于年轻人来说,谁没点好胜心?一边互相学习印证,一边可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更厉害,想来稍微有些本事的人,都不会拒绝吧?
最后就是彩头了,这里面可就有讲究了,若是像郭闻达、雷念童这种大家子弟,自然可以拿出价值连城的东西,而寒门弟子,未必就拿不出有意思的东西来,这时候反而更容易各取所需。加之大家子弟通常能够给出更好、更多的彩头,自然能在另一个层面增长自己的名声、彰显自己的实力,能在年轻人中渐渐有个“领秀”的样子,不正是家里面希望自家弟子去做的事情么?
所以郭闻达对于这个提议,是一百个愿意配合的。
“好!那就有劳闻达兄了!”
“客气!今日我还有要事需陪着家里长辈,就不叨扰念童兄了。”
“闻达兄能不计较我今日之言行,比之念童着实阔达,以后我定会时常以此事日省自身,不再鲁莽行事。也望闻达兄待念童向家中长辈问好。”
“定然带到!就此别过!”
“好走不送!”
两个公子哥一顿豪迈对话,声音也毫不掩饰,全场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场面更加热烈。
这种高门大户的弟子当街打斗,完了之后又惺惺相惜的戏码,对于这些码头上混生活,又或者路过此地的弦城人、外城人,着实是新鲜得紧,一年到头未必能看得到一次。
今天居然就在西码头上看了个全套,群众自然喜闻乐见。
看得最后的两个主角抱拳行礼告别,人们不由自主地高声起哄,欢送郭闻达离场。
在人群的欢送声中,郭闻达带着点小得意回到了茶肆之中。
刚走近云麒三人,就听得小球犹犹豫豫地对云麒说:“我学到了……嗯……行走江湖要讲礼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