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花费了十多天时间的精读,读完了拉塞尔·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合著的书籍《翻转式学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虽然这是一本关于欧美作家揭示欧美教育类的书籍,但是里面的不少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给人颠覆性的启发。我从笔记中摘取了精华以及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亲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078/e0f5d4bbfe8e8d5f.png)
第一部分:何为教育?
作者的回答是:教育是一生的事业,是个体在一种环境里得到提升的过程。
在概念中,作者就提出了“终生教育”的先进思想,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它是贯穿我们一生之中不可搁浅学习的船,强调学,重视的是内在的驱动。而在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概念中,强调的是“教”,重视的是外在的管教。
近代工业化教育:1.前工业化:尽可能的按照工厂的样式设计和管理学校,学生逐渐被视为有待于机械加工的原材料,变成了“有效路”的产品。2.后工业化时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和科学技术丛出不穷。
当今的教育现状:主要矛盾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赶不上后工业化阶段的需求。因为我们现在的现行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多遵循了前工业化的思维,教育体制上尚待于赶上这种改革,从中国的教育体制上多应试便可以看出。
第二部分:当今的教育制度败在何处?
1.当今教育强调教,而非学。而其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的是教,而不是让学生和孩子主动去学。大人们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强制教学的理念。
其实,我们上学期间以及毕业之后学到的大部分时间并非教来的。我个人也深有体会,对以前的大多知识,都早以跑到了九霄云外,知识如烟消云散。我作为业余的文学爱好者,也是自己这些年来主动的去学习到的,没有人教我写作,在课堂上的语言老师,教授的文学范围也很局限。但是因为我有这样的内在兴趣,我的水平超过了不少中文系的学生。
大家一定也是出于自身的爱好而喜欢写作的,文学的水平都是大家自己学来的,例如看书啊,思考啊,写作啊。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业余的兴趣可以胜过专业的敷衍。因为内心喜欢,就更有潜力发展。而当内心排斥,效率就越低。这也可以解释,大学里面的一些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最终痛苦的度过了大学四年。
因此,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内心就有一种“冲动”,那就是兴趣的萌发。作为大人,就应该多加引导,而不是以自己的固执偏见加以压制。很多家长强制孩子学这学那,不准这不准那,是违背孩子的天性的。
2.施教者比受教者更能学到知识,学是我们内在的驱动力。
在我们的常识之中,我们会认为受教育,往往获益更多,其实不然。根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施教育的学习效率会高达70%以上,而受教者在30%以下,如图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078/1d1d417b44171d9d.jpg)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就是,现在给亲们举两个例子说明:
(1)当你向教育者提出了某一个问题时,教育者就会去搜集相关资料,尽量会全面的解答,而你只是得到了一个答案而已,他对此就深刻的多的,因为他一路都是主动的说教,而你只是被动的听取。当然,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首先是自己要充分了解,不然对于受教者而言,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当你能力有限,解答不出时,不要逞强,不然会彼此浪费时间。
(2)实习期间你学到的知识比在课堂上学到的要多很多,因为你实习的时候,是你主动去实践学的,而在课堂上,我们大多听到的只是语言上的理论灌输。
第三部分:我们要怎样激发孩子的兴趣呢?
1.重视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发展好孩子的兴趣的教育体制,关键在其提供一种环境,使每个孩子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成就自己的爱好,而并不是成年人企图以自己希望的,来替代孩子身上带有的那些内在动力。
2.应用好电脑教育。大部分的教师,无论接受过怎样的额教育训练都不能指望在课堂上的内容可以跟学生随意从自己选择那儿获得的东西相媲美。举个负面的例子:可以从学生上课玩手机时可以看出来,老师不管讲的有多精彩,你在视频上或者是电子书上面看到的知识和内容,比老师的要深刻的多。
现在是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科技产品也重出不穷。大人们往往对那些东西加以禁止,其实这都不是不太理智的。为什么呢?与互联网、CD、DVD以及大量的存储媒体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资源相比,传统的教育往往缺乏了生命力,狭隘。
对待那些科技,孩子们学习的东西,比大人要快速的多。这也可以从生活中看出来,小孩子玩了几次智能手机,就很快的得心应手。而我们的大人,很多都不太会。所以,作为家长,只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即可,一些黄色、暴力、恐怖之类的加以禁止。
第四部分:人们学习什么?
人们大脑中的内容------以及因此可以学到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和智慧。
数据:代表物体和事件的特质的符号组成,多以描述性。信息:由加工的数据组成。知识:多描述“如何做”。理解:解释“为什么。”智慧:跟以上四种完全不同。因为智慧把所追求之物的价值考虑在内,与所做的事情后果和短期后果都有关系,减少获得即时满足的压力,因而使得理想和长期目标的追求成为可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078/44077a0518477802.jpg)
我们追求还是属于中等层次的,我们学习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智慧。实现智慧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以有意义的、与之有关的方式进行判断,并运用价值观。老实的寻求所钦佩之人智慧的来源,汲取到塑造自我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态度。
其实,倘若我们生活早古代,去听苏格拉底的哲学,其实我们主要是想去听他的世界观的,而不是去纯粹的学知识。在大学里,我们学到的也大多也是一些观念,那些好的观念,正是影响我们一生的财富。但是,作为明智者,我们拥有的是自我的智慧,而不是别人的智慧。不断使自己面对需要智慧和运用的情况,在学习中、工作中以及整个一生。智慧只能是少数人拥有,愿你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最后总结:结合当今,每一个人一出生,就在被限制在父母的管控之下,没有了自由,也缺少了童年。其实大自然就赋予了我们学习的天赋,孩子们努力的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天生就的想象力和好奇感。但是这些,往往都被我们的父母加以限制了。
其实,大人们不应该去限制孩子的渴望,最主要的就是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环境,让孩子形成自己的兴趣,让他们的智力在他们的自动的学习中充分的发展。童年最重要的是快乐,而快乐就是来自于自由。一只生活在笼子里的鹦鹉,你给它教再优美的语言,给它再丰盛的食物,它也不会快乐的歌唱......
�� 2016.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