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与旸瑫同读一本书随笔集
「旸瑫」"与旸瑫同读一本书"之《中国在梁庄》

「旸瑫」"与旸瑫同读一本书"之《中国在梁庄》

作者: 旸瑫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22:47 被阅读152次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1本书《中国在梁庄》

    阅读时间:2019年2月1日

    阅读页数:23-38

    旸瑫的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以下心得体会及我抛出的问题,是专门写给从农村出生,目前在城市打拼的你我他的。那些自小在城里长大的朋友们可忽略哦。


    用什么样的词来给梁庄或者中国千千万万个类似于梁庄的村庄来下一个定义呢?

    我想,这个问题,作者梁鸿一定经过非常深入思考,甚至是思辨,才会用“废墟”一词来定义“村庄”。

    然而,仅仅用“废墟”这个词,似乎又不够准确和妥当,毕竟新时代下的农村也是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鲜产物,也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至少在物质文明方面已完全超越了几十前的一穷二白的境遇。

    这点包括作者本人其实也是看得到了,从文中关于高速公路,关于学校,关于房子,关于收入等方面的描述可见一斑了。

    那么,作者梁鸿又用了一个定语“蓬勃”,这个词的出现,又是一种新兴的动态的感觉,是一种朝气,是一种未来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其实对这种村庄的现状或者模式是一种既爱又恨,既向往未来又不舍过往,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才有了第二章节的题目《蓬勃的“废墟村庄”》。

    在农村房子是家,这个观念很传统,也很现实。梁庄的第一代外出打工者,和全国乡村外出打工者一样,都盼着在城里打工挣钱,然后拿这个钱回农村把房子好好翻新或者干脆重砌新的。这在九十年代或者本世纪初的农村十分普遍。

    我记得小时候,我的老家江汉平原的一个小山冲里,也有少量的外出打工的人,几年后,回来新盖了小洋房,很是惹人羡慕。

    在我印象中,整个村庄的房屋结构和布局及基本构造,都是在那十年时间里发生的重大变化。在以之后,变化显得微乎其微,甚至在我看来,村庄的房屋方面的变化近乎停滞。这可能与城市房产地业发展有关,当然也与农民自身的期盼有关。

    在这一点儿上,我非常赞同梁鸿的观点,那就是第一代打工者,他们的梦想是用挣来的钱把乡下的房子修好,这是当年的最大梦想。然而,后来的第二代,第三代打工者,已经不再满足这个愿望,他们希望更多地参与城市的生活,大多数希望成为城市的一份子或者直接留在城里,扎根城市,从来“逃离”乡村。

    可能很多从农村出来的人,包括我自己,也许都不太愿意用“逃离”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离开故乡进城的这样一种状况。

    其实,旸瑫经常会自问,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自问:

    如果你不厌恶农村的贫苦,你不渴望城市的富足;

    如果你不厌恶农村的用水用电,你不渴望城市的花草树木;

    如果你不厌恶农村的粗茶淡饭,你不渴望城市的美食佳肴;

    如果你不埋怨农村的发展天地小,空间窄,你不渴望城市的舞台大,平台高;

    如果,如果,还有很多如果..........

    那么,你怎么会如此渴望通过读书,通过上大学或者外出打工的方式,来如此积极地结束自己的“农民”生活,而要千方百计把自己“装扮”或者“进化”成一个所谓的城里人呢?

    我们多问自己一些这个问题吧!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我们“逃离”了农村,而不是漫不经心地,自由自在地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旅行一下的。

    逃离,是一个现实。

    你认可也罢,不承认也罢。它总是存在了!

    在梁鸿的笔下,第一代打工者这种“逃离”的特征还不明显,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就非常突出了。

    当然,旸瑫自己也常常认为,是我“逃离”了故乡,是我“抛弃”了故乡,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进城务工人员”,我觉得这个定义更精准。

    你呢?


    我们一起读书吧!

    欢迎加入“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成为简书会员☞有钻☞有贝☞更有趣!

    点击专属链接购买,将比官方直接购买获赠更多福利:月会员3个简书贝、季会员9个简书贝、年会员35个简书贝、尊享会员500个简书贝。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加微信6942145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旸瑫」"与旸瑫同读一本书"之《中国在梁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d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