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岁是无数人都必将经历的重要年纪,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从这个年纪起,大多数人都开始明白,人生的序幕将要拉开篇章,这场序该怎么演,对于结局,将至关重要。
1
二十多岁的人生开端,别在开场就表现得像个失败者。
这段时间有一种文体很火,叫被XX毁掉的XX,入眼的大多是“被外卖毁掉的年轻人”、“被校园贷毁掉的女大学生们”、“被游戏毁掉的90后”……
从一篇篇文章中透出的焦虑正在灼烧着每一个还在浑浑噩噩度日的青年人。从精神世界的匮乏延伸出在行为上的懒惰与物质世界的索取。
而游戏、抖音、校园货以及等等正给了那些需要填补物质和精神上空需的我们无限沉沦的机会。
对于新鲜和刺激的需求早已让“适度”这个词被我们抛之脑后。
精神空虚、不思进取,这是太多所谓过来人想给我们贴上的标签。
而我们,还要这样下去吗?
2
曾经风靡一时的《二十岁无资本无未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又引发了多少人的深刻思考。
我们没有特长,长像平凡,成绩平凡,家庭平凡,是亿万生命中最最普通的一个。唯一不平凡的就只有我们那颗不甘于平凡的心了。
所以我们看似忙碌并假装认真的学习,假装努力,假装热爱,也假装着想逃脱那平凡的命运。
我们也假装看不到父母额上的皱纹,看不到那些凭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同龄人。
我想是不是因为有些人从没见过这世间的广阔所以才能仍然坚守一份天真又愚昧的懒惰?
也许有人会问二十多岁到底能做什么?
我想但凡有人见过中层和上层人生活的一角,并且相信那是凭借努力可以得到的。你就会知道,你今天的所谓努力,连人家的日常生活都算不上。
三分热血难以驰骋疆场,五分付出尚未能使天堑变通途。
没有伞的我们若不努力奔跑,拿什么比过那些已经走了好远的他们?你真的想一辈子都无资本无未来吗?
还是想在现在就开始努力,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看一看,我努力了,一样很优秀。
二十岁,有资本才能有未来。
3
我从不相信90后是挎掉的一代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几乎每十年就要换一次,况且事实也证明,每有哪一代人挎掉了。
时间让我们变得成熟,今年是2019年第一批九零后已经从二十几岁毕业,加入了三十岁的洪流。
我相信,这里一定有人是昂首挺胸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前进,也一定有人是扼腕叹息自己的一事无成。
有的话说的很直观也有些难听,我把它改了一改叫“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远比人和动物之间大得多。”
这差距不仅仅包括身份、金钱、地位,还延伸到了气质、眼界和人生观。
那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世界,聪明的人承认它的存在并一直在向靠近,而愚钝的人不但否认它的存在,甚至不惜诋毁那里面的人。
酸葡萄理论不仅是你自欺欺人的谎言,同样也是大多数人仇富的依据。
4
富人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所以寒门难出贵子,所以有人把这一切归结到富人身上。企图把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化为乌有,让他们与自己画上“等号”。
不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正是因为有许多寒门学子知道这条路不好走,所以才会用尽全身也气以求万里挑一。
我想每一位寒门的贵子终于将人生的路走到了和那些富人同样的高度时,他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他的后辈们最好的教育。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又能说这是不公平的?
但这并不说明,你可以把你的平庸归结到你的父母身上。也不要听信类以于二十多岁,一定要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一定要把自活的最贵。
你想活得漂亮,请你带上自己的钱。况且你才二十多岁,没把肤浅叫嚣得像没有明天的临终遗言。
5
二十多岁,它像是一只尚在茧中的蝴蝶,暗自描抹着羽翼上斑斓的色彩。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如同你的未来没有标准答案。
可我会记得那些让我羡慕的颜色,在黑暗的茧里偷偷涂抹。我会告诉自己,哪怕面临无尽的黑,我的内心依然有颜色。
最后的最后待到春天归来,我破茧而出,奔向我美好的未来。
二十多岁,我若没有资本,拿什么来换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