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日下午,陪嘟嘟和好好去看电影《寻梦环游记》。之所以用“陪”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美国迪士尼影片对于我这样的老女人来说稍显幼稚,只是陪着孩子们罢了。
为了照顾五岁好好的观影习惯,我们选择了国语版。嘟嘟更想看英文,但他还是迁就了妹妹。
13岁的哥哥陪5岁妹妹演戏电影出乎我意料的好看,除了满足我希望电影好好讲故事的愿望外,还有很多惊喜:比如翻译的精致,让我找回了看老译制片的感受;比如由新人歌手毛不易演绎的中文歌曲《请记住我》,让我唏嘘不已;比如电影讲述的爱与梦想的故事,让我想起很多往事……
我是在米格的曾曾祖奶奶梅尔达为了叫住米格隔着栅栏唱歌开始流泪的,她歌声唱起的一刹那,我理解了一个女人为了家庭放弃甚至压制着自己的梦想辛劳奔波的苦心,那一刻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我自己在年少时便常常被亲情和梦想撕裂。那时的梦想便是上大学,可是却一度想退学回家。记得弟弟生病的那年秋天,我正在备考大学,为了给弟弟看病家里几乎已经倾家荡产,一想到我考上之后还得再筹集钱供我上学,我私自决定退学了。
我用28大自行车驮了行李往回走时,心中充满了绝望。清晰地记得那时天气已经变冷,我握着冰凉的自行车把手晃晃悠悠往家走,如今想起来手还会不自觉的想缩起来,觉得那年冬天来的太早了。
在家过了漫长的冬天,我到底割舍不了那些书本,常常会拿出来自己看。母亲便说开春再去上学吧,钱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于是第二年3月我又回到了学校。
后来上了大学,毕业后有的同学考研了,我是不敢存这样的念头的,只是想着赶紧毕业从经济上为家里分担一些,但到底是心存不甘的。
结婚生下儿子的第二年,高中同学W研究生毕业留在天津,他鼓动我考研,我家先生也同意了。于是W同学给我买了南开大学现代文学专业的书,甚至找来了历年的试题,希望我可以为梦想努力一把。
我一边上班,一边在儿子的呀呀学语中捧着书备考。突然有一天明白过来,如果考上,就意味着要丢下儿子去外地求学,然后再奔往下一个未知的地方。梦想和亲情很容易就分出来高下,我又一次放弃了。
那天看电影时,梅尔达第一次唱歌时,我突然理解了她是经过痛苦的割舍,放弃音乐选择了家人的。因为割舍太难,所以她一直在爱恨交加中生活着,她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音乐,也是因为内心的这一个结。
她怀着爱恨交织的情感对待音乐,也对待她的丈夫爱克托。因为她一直以为他是为了梦想舍弃家人的负心人,她不知道爱克托在最后的权衡中也是选择了家庭的,只是他在回家途中被所谓的朋友毒害而死。
这部电影中文译名是《寻梦环游记》,英文名是《Coco》,而我认为最恰当的名字应该是《回家》。电影是以男孩米格寻梦开始的,但很快情节便转向了在亡灵世界大家寻找着回家的途径。
爱克托因为曾经的背离家庭,家族中没有供奉他的照片,他回不了家也快被家人忘记,将面临终极死亡,所以他在想尽一切办法回家;梅尔达因为米格拿走了她的照片也在寻找着回家的途径,米格明白家人比梦想更重要,也在设法回到家中,想把曾曾奶奶和曾曾爷爷的照片挂起来。
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
看到后来我不是遗憾自己的过往了,而是感动于他们的爱和互相扶持,我的眼泪根本不听指挥,一直流到影片结束。
旁边的13岁的嘟嘟偷偷抹了几次眼泪,5岁的好好后来一直在我怀里压抑着声音哭泣着,当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时,好好哭出了声音。
我分不清她是因为害怕还是感动而哭,就问她为什么突然大声哭起来了,她说因为刚才哭怕打扰别人看电影。回家后她写了口述日记,孩子显然也看明白了。
好好口述日记截图晚上吃完饭,好好看着我说:“妈妈,你变成骨头架子,我也不会忘记你。”那时,我想起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这可能就是生命传承的其中一项意义吧。我抱住了那个小东西,我们再一次沉浸在电影的情景中。
这就是一部好的电影的魅力吧,它可以让每一个观众都能有收获。嘟嘟说:“妈妈,电影开始时可可并没有死,可是那面悼亡墙上却挂了她的照片。”我欣慰于儿子的理性和质疑精神,但觉得为了剧情的需要,这就算是那个小斑点吧,掩盖不了好电影这个事实。
我如果有梦想的话便是酷爱读书码字,如今两个孩子便是我一读再读的书,他们便是我笔下永远的主角。
左手爱,右手梦想,携着这两样一路前行。爱可以为梦想装上翅膀。
网友评论
左手爱,右手梦想,携着这两样一路前行。爱可以为梦想装上翅膀。
这很好啊,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我个人觉得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不要太紧张,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比如放学后什么时间写作业,可以和孩子商量固定下来,比如如何整理书包等。
另外我觉得完成学校的任务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小孩子家长带着读书、看电影、旅游、带着参加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这些都是学习。
不要把孩子搞得太紧张,太疲劳。
哭了
前行的路上有爱和梦想,幸福如你!
我也是这样希望的。
我家五岁的小姑娘在口述日记中写了她的感受,她觉得奶奶摔坏米格的吉他不讲理。
还是你的小说更有文学色彩,我这也就是家长里短。
这位妈妈活得通透了~
谢谢阅读
老大已经初三了,正在青春期,爱质疑估计是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