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小,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长大的孩子,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家庭条件很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勤劳朴实,他们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我们那个小地方。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农作物,好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要不然以我们家的条件,读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三个孩子同时读书。
从小我们就知道:想要有出息,想要走出小村庄,就需要努力读书,光读完初中还不够,要考上高中,要上大学,这也是我们的唯一出路。这其实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困境,为了让孩子读书,为了让孩子不重蹈覆辙的走父母的路,也为了走出大山,每个父母都需要倾尽所有,作为农村孩子的一员,我也不例外。
在我小时候,我常常跟着我的奶奶生活,奶奶在我的成长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甚至比父母还重要,因为父母经常劳作而无暇管顾我。可以说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是一个命苦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挨过的饿,吃过的苦,比我吃的饭还多,这是奶奶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爷爷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奶奶的一生都非常节俭,以至于她也不断的教导我:节俭才能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种习惯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里,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城市生活,去大城市工作。我并不是嫌弃我们那个小村庄,而是小村庄的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人总要有点向往,生活也总是要往好的方向靠近。我想要走出小山村,给父母还有奶奶更好的生活,我总觉得,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人们得到更好的机遇和看待世界的地方。
于是我努力的读书,终于在我18岁那年,我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也是我人生的一个突破。四年后,也就是我22岁那年,我大学毕业了。我的梦想也得到了实现。我来到了大城市,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城市——深圳。
深圳是很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我的梦想也在那年深深的在这个城市悄悄的生了根。来深圳半个月后,我就如愿找到了一份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也成了家里的希望所在。
刚开始,我的月薪是八千,其实在一线城市这样的薪资并不算高,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即使是这样不算很高的工资在我们农村可能也是一个家庭大半年的收入,有这样一份工作,我终于有能力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于是,我倍感珍惜这份工作,我有时甚至觉得,我好像就是为了奋斗而生的。这样的生活使我更加有动力,为自己、也为家里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许。
我的理想非常朴素,和大多数穷苦孩子一样。只是想有一个安稳的工作,有一份文稳定的收入,能够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加舒心,但即使是这么朴实的愿望,在这样的大城市也不是很容易。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消费水平远远高于我的想象,除了日常开销、房租、水电,我不敢和朋友聚会,不敢随心所欲的购物。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累,但想想家里的情况,弟弟妹妹还在上学,父母也没有可观的收入。家里大部分的开销都需要我来支撑,我没有松懈的理由。
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生活久了,我也经常嘲笑自己,嘲笑自己过得像一个经历过几番风雨的老人,一点年轻气息也没有。为了省钱,我每天晚上洗澡时都会站在大盆里,用洗完澡的水洗袜子、拖把、冲马桶等,以此来降低家庭的水费支出。即使很累,下班后我也会坚持自己做饭,而不是选择外面用餐或者叫外卖,因为这样能够节省不少的开支。
但我也有我的虚荣心。在朋友面前,我依然保持光鲜亮丽的样子,从来不向他们透入我的半点心酸,但在背后却有许多难言的辛苦和付出。和她们逛街的时候我看到喜欢的物品,第一想到的不是它有多好看或者有多好用,而是它贵不贵。我有没有必要话这个钱,如果我买了,我这个月又会超出预算,又该从哪里缩减回来。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只能默默地走开,因为心里清楚自己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我甚至每次花不必要的钱都会有一种负罪感,因为我时时刻刻都想着,能不花的钱就不花,剩下来的这些钱,下次回家能为父母添多置新一些东西,或者封一个大红包给他们。我还希望自己有点积蓄,几年后能够回到我的小城市,负担得起一套自己的房子。
可能这样的想法有些可笑,然而,我仍然希望能够拥有梦想和理想,希望能够大手大脚地过日子。虽然我的现状让我不得不像个小蚂蚁一样,小心翼翼地节省着每一天,但我会一步步向着我的梦想前进,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省钱、积累资金。虽然这条路充满着辛苦和艰难,但我相信,最终的美好未来将会属于我,我用行动诠释了我的理念:“努力赚钱,为梦想而战,虽然辛苦,绝不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