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哲思散文
2020-05-19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诗经运城(11)

2020-05-19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诗经运城(11)

作者: 我才是龙卷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06:16 被阅读0次

    (载于2020.6.16《山西晚报》)

    《诗经·唐风·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埽。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隰指低湿的地方。枢、榆、栲、杻、漆、栗,皆为树木名。

    这首诗的大意是:高山有高山的植被,湿地有湿地的植被。你有衣裳舍不得穿,你有车马舍不得驾御;你有庭院房室,却不洒扫利用,你有钟鼓乐器,却不敲不击;你有美酒佳肴,何不鼓瑟宴飨、喜乐永日。有朝一日你不在人世,一切便归他人享用。

    关于此诗主旨,《小序》曰:“刺晋昭公也。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以自乐,有朝廷不能洒埽,政荒民散,将以危亡,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诗以刺之也。” 此说难以接受。钱钟书说:“此诗亦教人及时行乐,而以身后危言恫之,视《蟋蟀》更进一解。”

    这首诗其实是针对晋人的节俭、守财的性格有感而发,当然是针对有一定地位的晋国的大人、君子而言。由此可以看出节俭、守财是晋人的历史性格,古时候晋人是这样节吝,到如今节吝仍是晋人的最明显的特征。老西儿(老醯儿)的称呼,呼出了晋人节吝的整体形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节吝、守财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特定情境下,历史性格有时也会有某种变异,山西煤老板作为群体形象,彻底决裂于晋人老西儿的形象,算作遗传中的变异吧。

    这首诗旨在规劝守财奴要懂得享受生活,而不应苦行僧般守着物质财富不知享用,死后一切拱手归于他人。“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道理很浅显,诗意很直白,虽然立意不高,有些自我主义,教人及时行乐,但是符合普罗大众的心理和思维,符合村野民夫劝喻他人的口吻。

    同一地方的人,总有许多的相似性,心理、气质、思维、性格甚至长相,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理论一些,人的心理行为受制于生物遗传、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所谓“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自己作为土著晋人,传承着祖辈节俭的性格;至于守财吗,在家里不掌管也不过问钱财。节俭,是对自己吃穿用度的行为操守,是一种美德;吝啬,是对他人的态度,舍不得让别人利用自己的东西,缺乏互助、友爱、奉献精神;节俭加吝啬就是守财。

    节吝守财,人为物累;及时行乐,神为欲伤,均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备物致用、物尽其用;享受生活、追寻幸福。

    备物致用、物尽其用,就是发挥物质财富应有的效用,否则是一种浪费。钱财是生命的一种势能,所以叫做财势。一个人如果懂得并发挥好钱财的效用,生命必定会更加飞扬。但要把握住,不要走向极端,财令势张,势令智狂,狂令人亡。古人说“财与命相连”,和命相连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单单说“财与命相连”?无非因为财与命的关系超过其他一切,物质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古人比马克思更懂。

    享受生活、追寻幸福,既追求物质享受也追求精神享受,但这终究属于个人享乐主义,因此要有节制。不陷入节吝也不惑于纵欲,爱自己也爱他人,让自己的生命丰盈但不自私。星云大师将人生快乐分为四个层次:物质生活满足的快乐、精神上富有的快乐、生活艺术化的快乐和信仰生活带来的快乐。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则区别了三种快乐:享乐的快乐、参与的快乐(对家庭、工作、爱情与嗜好的投入程度)、意义的快乐(发挥个人长处,达到比我们个人更大的目标)。并且认为,享乐带来的快乐最为短暂。他说:“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对快乐作两种基本形式进行区分:一种是‘享乐主义’形式的快乐,它代表着个人的愉快体验,另一种是更深刻的‘幸福论’形式的快乐,它超越了单纯的自我满足,它来源于朝着崇高目标和重要意义而奋斗。因此,要给个人享乐以正确的定位,要知道“只有利他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爱因斯坦),这最终才是人生应追寻的幸福之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5-19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诗经运城(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zm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