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
何谓“玉”,美石、石心也。比之于人,人心所具才德也。
不美不能称为“玉”。
何谓“器”,用具也。比之于人,胸怀气量也。
器有形制,圆则不立,器少有不立者,可言有棱有角方为“器”。
无用不能为“器”。
山中出石如人之出生,缘至则石出、人生。
石中蕴玉亦如人蕴其心。石蕴玉、人蕴心,一朝功成,便为世间最美、最有用之物。
故禅宗曰:众生皆可成佛,儒家言:人人皆是圣贤。
然山中之石各有其形,自有其态。
于人而言,天赋之才各有高低,天赐之父母亲朋各有贫富,所经之途各有难易,所遇之人各有善恶,凡此种种,可谓自有其机缘。
故人有百样、世有百态,如此方有这多姿多彩、纷繁复杂之万丈红尘。
人在红尘便如石在江河。
如随波逐流、任红尘种种对其打磨,则“玉”、石俱去,棱角渐失。
如此,便愈磨愈小、愈磨愈圆、愈磨愈滑。
末了,小不可为料、圆不可得立、滑不可掌握,只能为砂砾、石子,终为奠基、陪衬之物,不成“器”已。
于人而言便是泯然与众人、碌碌而终无为也。
是故玉欲成“器”,必经琢磨。人欲成器,必需教化。
石中先有玉,后方需琢。玉从何来?石汲天地灵气孕育而来。
人先心中有志,后方需教化。志从何来?生存与发展耳。
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丑到美。经琢经磨,硬者存、软者去,美者存、丑者去,真者存、伪者去。
人心亦如是,经师者教化、红尘打磨后,坚志存、美德存、真心存方可成“大器”。
以习大大一言蔽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故人若要成大器,便需三者:一有“志”,须是大志、善志、长志,如此方能初心不改;二有“思”,须多思、善思、自思,如此方可有见有识;三得遇良师益友,如此方可得解惑、多助。
备此三者,万事皆备。
一旦天时至、地利占、人和助之,便可从风而起、扶摇直上。
诗曰: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至此,大器成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