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12期“浅”专题活动。浅:明白易懂。
在很多人的心中接受了印度的那套观点,人生有八苦。包括之前的我,因为阅历不多,智慧不够,也曾被这种人生观引偏。那么印度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印度的大多地方只有两季或者三季,没有四季,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所以认为人生苦。
而我们中国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诗意盎然,在这样美好的环境当中,人们都觉得幸福快乐,追求长寿之道。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人生而幸福,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我们中国的学问讲究的是向内求的学问,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才会有“中土难生,正法难闻”的说法。
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我们怎么理解“天真”二字呢?天真的状态就是自然淳朴的状态,是一个没有被外界干扰的状态,所以有个成语说天真无邪。我们上古时期的人,具有天真的天性,能够轻轻松松活过百岁。我们现代人来学习《黄帝内经》,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以上古天真的状态作为我们生活的追求,返璞归真,自然品出生活的真味。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几句话不仅仅指的是黄帝生平特点,而且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特征。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时都是非常的神灵,我们纯天然自带天人合一的能力。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人没有这种感觉了呢?那是因为我们文化的缺失,蒙学的误导,所以才导致我们轻而易举的被西方的那些文化影响,从而难以回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段比较好理解,黄帝就问天师岐伯,我听说上古的人,年龄超过100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现在的人,才过了50岁就显得动作衰老,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人的不同?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岐伯回答黄帝说:上古时代的人,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用术数的方法调和身体,饮食根据四季的变化而有所节制,起居根据四季的变化而调整符合常规,不妄事操劳,过度行房,因此能让形体与神明待在一起,形神俱妙,所以能活到天年的寿限,度过100岁以上才离开人世。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怎么理解这段话呢?现在的人和上古时候的人不一样,把酒当成琼浆来喝,经常胡来,喝醉酒以后行房,用欲念枯竭身体的精血,耗散身体的真阳之气,不知道持守淳朴之道,不懂得知足常乐,不会适时驾驭自己的神明,务必贪图当下的内心想法,用违背常理的方式产生快乐。生活起居没有节制,因此才过了50岁就开始衰老了。
浅读完整个段落我们可以知道,上古时代的人懂得养生之道,所以能活到天命之年才与世长辞,而我们现代的人才活到天命的一半就开始衰老了。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养生观念,作践自己的身体,务快于心、逆于生乐、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不持满御神、不形与神俱。
所以说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认为我们生而幸福,而不是生而痛苦。其次要有一个正确的养生观,因为市场医学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救,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就要学习正确的养生方法,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么我们就能够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45813/1c79fcb9f02f643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