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如鸡汤般的深度干货文章——想成为年薪30W+的运营,你必须具备这4个“运营思维”。
这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曾经在未踏入运营界之前,抱着对运营感兴趣的态度拜读过,里面讲述了四个运营思维,即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杆杠化思维、生态化思维。
当时懵懵懂懂,也并未深入探寻这四个思维出现的深层内涵:这四个思维的出现,到底是为了服务于什么?直到自己入行后,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才懂得了运营人以目标为动力,以结果为导向的世界观。使自己更加深刻的明白了这四个运营思维的重要性。
什么叫以“以结果为导向”呢?在我看来它首先是一种思维模式。
即在具体的工作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先考虑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结果,为了这个结果而考虑该去使用什么资源并对该资源进行如何规划,使所有的工作和规划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做的。
有了这种工作思维,就可以指明工作的方向和明确工作真正的意义。是为了结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这就等同于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目标向着理想前进不比胜过无头苍蝇更好么?
其次“以结果为导向”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
在工作过程中以结果为导向实际上就是采用逆向思维,找到工作方法和思路,制定相应的措施。其实作为老板来讲他们更满意的是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态度,因为这更能体现一个员工对公司的责任。
现在碎片化阅读的流行,每天接触的知识杂且多。所以有一些思维方法,不去实操永远也无法体验到它的价值。这也是很多前辈不断提到的学以致用,才更有价值。
前段时间上线过一次活动:通过参与线上话题讨论,用户进行原创内容输出。并在这些用户范围里选取幸运用户,给予参观我司工厂并赠送产品大礼盒的奖励。
这次活动的举办,首先要确定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认为理想的结果有两个:
一、通过线上话题讨论,创造一定数量的用户原创内容,甚至是在原创内容中有一定规模的优质内容。
二、通过到工厂参观和使用公司产品的这些幸运用户,为公司和产品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口碑宣传。
所以为了满足这两个活动预期的结果基,因此在制定活动规则的时候,通过低门槛让大多数人都有机会参与活动,但是在低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获奖的要求,来促使高质量原创内容的出现。
在挑选幸运用户的时候,运营人员必须要对有机会获得奖励的人员进行人为干预。因为参观工厂的目的就是通过参观用户的宣传,进行产品口碑建立。所以这些用户本身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
1.对参加该参观工厂的活动具有无比的热心和好奇心。
2.本身是一个容易且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和新鲜观点的人
3.热衷于向身边人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经常使用社交软件且爱分享爱晒的用户
4.当别人有疑问的时候,他有时间且愿意去通过分享自己这次经历去帮助他人。只
有满足其中这些特点的用户,才有可能在参观完工厂之后,达到一种小范围内的口碑传递。但是考虑到现实活动中能够创造出优质能容且符合以上条件的用户实为少数,所以才需要我们运营人员在不影响结果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比例搭配。
在分享完这个案例后,我突然想到当初大学开学时做的一件蠢事,就是因为没有“以结果为导向”,结果造成了实际效果不理想。
想必大家都经历过大学第一次开学时的班级聚餐,因为当时大家刚来到大学,同班同学也互不认识,所以要通过聚餐来使同学们相互了解。
在聚餐过程中,一般都是由一个或者两个代班长主持。因为他们相对于其他同学,认识的人会更多,也比较容易举办好这次聚餐。但是在聚餐中,却无法避免的以自己为核心去主持这次聚餐了。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不认识的同学在聚餐结束后依然不认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如果在此期间,比如进行一些随机分配同学做游戏的活动,会不会更能让陌生的同学有机会相互认识呢?
很早之前就听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想想还真是,如果没有进入这一行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些理论,到底代表着什么意义。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中用思考和行动,去发现阅读的魅力。
一位互联网行业的二流本科大四运营实习生。
因为有梦想,不容松懈。
不成熟的见解,真挚的恳请各位前辈们的指点。
【每日寄语】没有梦想遥不可及,没有困难不可战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