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魏晋时期的士人是否都向往桃花源,以及那耕读的闲散日子,但我知道沈从文先生是向往的,于是有了边城。也许那时及后来,许多言语无法公开向世人诉说,又或许先生他只是给自己一个归处,让心有地方安放而已,毕竟,那年代发生了那许多杀戮,动荡,经历着世人们普遍的愚昧与迷茫,即便担当教化人民的重任,也会不经意间地,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39947/e1fff3110dda2f7e.jpg)
无论何种年代,追寻内心的呼唤的人,总是前赴后继,如朝圣一般络绎不绝的,但也总归受着身边的现实带来的苦痛与忧思,残酷与悲凉,这追寻并无捷径,就连是否有终点都未可知,但人就这么走着,想着,挣扎着,矛盾着。也许最好的事,就真如那小小的边城中小小的农人与兵士们,每日只需尽各自的责任就可安然睡去,不必去思想第二天的事,也不必忧虑有什么坏的事,也许只有隔绝了外界,才可不必彷徨,同时不必忍受那些诱惑带来的烦扰。
现在,即便人类的足迹遍布这个世界,践踏了原野,烧光树木,决断河流,但只要一有空,自然总是孜孜不倦地使得大地恢复生机勃勃,同时治愈了出逃的旅人们,及给了看着旅人们行走的远方的包裹于水泥与灰土之中的人们的内心,一丝喘息。一种说法是,人们仅仅是贪图秩序带来的安全感,便把自己锁在现代生活的牢笼中,甘心情愿成为城市机器里流动的机油,直到变得和这环境一样浑浊不堪,被新的一代替换掉,默默地化为灰烬,不被任何人记起。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凡人也总有例外,一些人把自己置身荒原与旷野,像祖先那样生存,将生命经历饥饿与寒冷,甚至冒着时刻会失去它的风险,这些人称自己为流浪者,而理所当然的,这些人被视为“疯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39947/863567f29ca656b4.jpg)
那么,生命如何度过方有意义?这是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存在着千万种的答案,但无论怎样度过,思考与追寻总不会停滞,这是身而为人拥有精神的特性。既然欲望无穷无尽,所想总是无法全部实现,那么所有具体的目标其实本无价值,得到了,或许能够满足一时的欢愉,若是都得到了之后,又难免地迎来无尽的无聊与空虚,而弥留之际,记忆之中留下的往往是些平时觉得无用之事,这是人生的荒诞之处,历来人们到老方知的道理便是,那经历与追寻的过程本身,真真才是人生的可贵。
边城,简单而纯粹,流浪者,也简单而纯粹,这另无数人羡慕的简单与纯粹,却是如同海市蜃楼,皆因不忍不欲,求而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