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唐遗少
目录 凌烟阁浮沉录(目录)
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奔跑的过程,每天一觉醒来,踏上属于自己的起跑器,准备一天的奔跑。而起跑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奔跑的速度与质量。
高孝基为杜如晦定制了一款名叫滏阳县尉的“起跑器”,杜如晦踏上试了试,松松垮垮的不合脚,立刻抬腿走人。几年以后,李世民将兵曹参军这一起跑器给了杜如晦,杜如晦踩了踩,坚实无比,他准备发力,实现快速奔跑。
尽管从价格上讲,兵曹参军并没有比县尉“贵”多少。
兵曹参军,六曹参军系列之一,后世历史上踏着“曹参军”起跑器实现成功奔跑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华州司功曹参军杜甫,另一个是京兆府户曹参军白居易。前者猛跑成诗圣,后者狂奔变诗王。
毫无疑问,尽管两人在从政的道路上纷纷跑偏,倘若没有“曹参军”这个基础,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可写的东西。
三十三岁的杜如晦不敢跑偏,他知道人生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他知道,虽然八品的兵曹参军比九品的滏阳县尉仅高了一阶,但关中的李世民相较于河北的窦建德(此时河北已被窦建德占据),不知要高多少阶——窦建德是聪明人,但不是聪明的领导。
聪明的领导会让下属撒开脚丫子奔跑;不聪明的领导却喜欢给下属穿小鞋,搞得人连走路都成问题。
杜如晦认定李世民足够聪明,于是决定立足本职岗位,披星戴月去谋取未来。
他的确这么做了。
不过很可惜,杜如晦的长远规划不久便被一道圣旨打乱——李渊要将他外派到陕州,任总管于筠的府属长史。
原来,新生的大唐政权正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与人口,迫切需要人去治理。胸有成竹的李渊看到秦王府人才济济,好苗子很多,便决定将一部分苗子移到外地去生根发芽,杜如晦便是其中之一。
而且李渊认为,于筠与杜如晦都是杜陵人,老乡配老乡,肯定能兴邦。
李世民起初对于父亲李渊的做法也没想太多,毕竟府内的人才确实很多,无偿输送一两个也是应该的。可是很快,李世民便吃惊地发现,父亲似乎有个怪癖:总喜欢逮着一只羊薅羊毛,秦王府的能人越“薅”越少,他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房玄龄适时点醒了他:皇帝让大批秦王府成员外流,是在有意削弱您的势力,为太子将来顺利继承皇位打基础。不过虽然府中的人走了很多,却没什么可惜,这些人都是小才,去留都无所谓,唯独杜如晦,具备王佐之才。您若只是想偏安一隅,小打小闹,尽管放他走,但若是有问鼎中原、逐鹿四方之志,非得留下此人不可!
外表文弱的杜如晦竟有如此大的能量?怪我怪我!我竟没看出来!!!李世民听完房玄龄的分析之后立刻奏请父亲李渊,坚决将杜如晦留在了身边。
李世民的吃惊动作表明了一个客观现实:杜如晦究竟是骡子还是马,李世民还真吃不准——初来乍到的杜如晦在上司的眼中,似乎还只是一个挥着翅膀的男孩儿。
不过这位挥着翅膀的男孩儿,很快就要大鹏展翅。
618年7月,盘踞在陇西的大军阀薛举率领数万精兵,杀奔长安!
薛举很受伤。
他一直认为隋朝末年的长安城是自己嘴边的肉,什么时候吃、怎样去吃完全看心情,哪成想只一眨眼功夫,以李渊为代表的一群外来燕飞入关中,直接将他的嘴边肉叼走,他怎能不生气?!
薛举在愤怒之余,蔑视东部一片:李渊父子只不过钻军事空子,搞政治投机窃取了长安,如果真刀实枪的干,李家军在薛家军手里,简直是白给。
面对薛举的进攻,李世民带上房玄龄、刘文静进行抵抗,在领导突发痢疾,下属执行错误路线的情况下,最终在浅水原被薛举杀败,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逃回来的李世民痛定思痛,他认定自己手头上缺两样东西,没有这两样东西,唐军的整个作战体系漏洞百出。
一样是对复杂时局的准确判断,另一样是超乎寻常的决断能力。
李世民认为房玄龄善“谋”而少“断”,他决定将杜如晦拉出来遛遛。
短暂休整之后,李世民正式启用杜如晦,让他直接参与军机大事,并重整旗鼓,衔恨北上,再战浅水原。
房、杜开始合体。
房玄龄能在极短时间内谋划出多种策略,却不知道哪种策略最优;杜如晦在房玄龄诸多策略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判断,并给出最终决断。
这便是房谋杜断的真正开始。薛举是不幸的,因为他积劳成疾,忽然病逝;薛举是万幸的,因为他没有直接接触房、杜二人合体后的威力,要不然,他死得会更惨。
杜如晦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总是能够“剖断如流”,将他的军事天赋发挥到极致。唐军二战浅水原出奇的顺利,初愈后的李世民如虎添翼,直接活捉薛举的儿子薛仁杲(薛举此前已死),将陇西地区纳入大唐版图。
当杜如晦与房玄龄两个文弱书生合体时,就如同氘与氚两种元素的原子核遇到一起,适当条件下立刻产生核聚变,爆发出巨大能量,能将对手摧毁一万次。
李世民终于明白,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能产生让他合不拢嘴的效果,在随后的几年内,他越来越明白。
好吧,只要你们能核聚变,我就绝不让你们分开。既然你们有如此大的合成能量,我就给你们释放的舞台!讨宋金刚、伐刘武周、捉窦建德、垮王世充,随你们的便!
历史一再证明,个人的强悍,并不取决于他的肌肉,而是取决于他的心头肉。只要心脏足够强大,心肌足够发达,开合之间,血脉喷张,就会爆发无穷无尽的能量。反过来看,那些动辄向世人展示肌肉的所谓强者,往高了捧,只能说会打架,不能说会打仗。
凌烟阁廿四功臣前六位,没一个肌肉男。
天之英才杜如晦用自己的实际业绩,非但征服了上司李世民,还征服了众多业内人士(深为时辈所服)。而他以前所渴望的东西,也开始源源不断涌来——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天策府从事中郎、文学馆十八学士(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等)之首。
千万别小看文学馆,它可不是普通的博物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在当时的人看来,文学馆就是传说中的“瀛洲”(与蓬莱、方丈并称三大仙山),能进文学馆的都不是人,是“仙”,杜如晦就是文学馆的“仙人长”。
铁拐李率领众“仙”踏上蓬莱,为世人斩妖除魔;杜如晦带领众士登上瀛洲,为世民运筹帷幄。杜如晦在文学馆中的地位,和铁拐李在“八仙”中的地位等同。
十八学士本质上属于李世民的高级智囊团,杜如晦排名第一。房玄龄大杜如晦六岁,资历又老,又是杜如晦的伯乐,却排在第二位,是不是不太妥当?
妥当,李世民只看能力,不看资历。
下属走得远,上司登得高,人生就是相互成全。李世民给了杜如晦无与伦比的地位与荣耀,杜如晦托举着李世民,开始极目四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