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张养浩

作者: 梦回i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13:58 被阅读47次

    讲一个故事。

    有这么一个人,生于元朝,熬死了六个皇帝,现代版的"六位帝皇完"

    这个人小时候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隔壁家孩子的典型代表。

    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老爹弃文从商,下了海,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不过,在古代文人的地位是要比商人高的。

    可是元朝统治者不怎么看得起读书人,所以在那个年代,读书不如做买卖。

    家庭条件好了,有钱了,自然就可以为所欲为。

    但他偏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读书,你说你家里条件都这么好了,怎么说也勉强能算个富二代,不每天带两个跟班上集市调戏黄花闺女,你读什么书呢?反正当朝统治者也看不起读书人。

    可他没有,他就爱读书,昼夜不分的读,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然后他老妈看不下去了,担心他这么读下去会把身体弄垮,就不允许他读了,还把他的书偷偷藏起来。

    原本以为他会消停一会,可结果,他白天默默的背诵诗词文章。一到晚上等爹妈都睡着了以后,偷偷点起油灯找回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读书这么用功不说,人品更加的让人钦佩,传说,他外公搬家,他跟着老妈去送行,到了城西,路上捡了一个钱袋。那个时候又没有警察叔叔,也没有失物招领处,丢了东西只能自认倒霉。而且钱袋看样子已经丢了好些时候了,就算想还给失主也找不到人了。

    结果,他一路追了上去,逢人就问,最后找到了失主。

    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要是住我隔壁,我就只能搬家了。

    时光一转,他十九岁那一年,去游玩,到了济南白云楼,一下子来了灵感,当场就写出了一篇《白云楼赋》。

    经典随手拈来,词语大气磅礴,寄托了他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怀。

    有没有感觉境界很高?

    而现在我们去景点游玩,除了能在密密麻麻的"某某某到此一游"上新盖一个"某某到此一游"之外,还能写点什么?

    然后,他就因此出名了,一篇文章让无数儒生抄来抄去,今天你拿来用,明天我拿来用,最后传到了一个叫焦遂的山东按察使那儿,据说这个按察使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两只眼睛里放的光,遮都遮不住!

    然后破例接见了他,一番交谈下来,焦遂对他的欣赏溢于言表。

    还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用现代的的话来说就是推荐他做了教导主任。

    十九岁的教导主任,想都不敢想啊!

    接着当了三年的教导主任,觉得这没什么意思。

    就辞去了这个铁饭碗,来到了首都大都,开始了北漂的生活。他想要走上仕途,混个名堂出来。

    结果一连碰壁,让他有些心灰意冷,回老家又怕父老乡亲笑话,自己又不甘心缩在一个小地方,继续留在大都吧,赚的钱又不够自己开销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哪样不要钱呐?

    被逼的没法子了,只好兼职做一些替人抄写文章的活维持日常所需。

    元朝的公务员考试暂且不开放,想要做官的话只有三种途径。

    一,官员子弟内部选拔,也就是说官员的子女有当官的资格。

    二,国子学考试,国子学起初是只允许贵族后代入学。

    三,有大影响力的人举荐,譬如当朝名宿、著名儒学大家等此类身份的人。

    他想了想,也只有最后一个途径靠谱,于是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找了当时任平章政事的不忽木,递上了自己的文章。

    元代的平章政事,看名字以为是个小官,其实已经快顶了天了。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副总理,享受正国级待遇。

    不忽木对这个毫不起眼的书生来了兴趣,就看了他的文章,这一看就不得了,感觉文曲星下凡也写不出这样的佳词美句,顿时一拍大腿,就你了。

    接着就拉着他屁颠屁颠去了皇宫,找到了皇帝,说:陛下,我发现了一个大大的人才,您要见一见吗?"

    皇帝正苦恼手里没人,见不忽木这么抬举他,就见了他。

    具体说了些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随着历史的河流滚滚而去了。

    只知道他出了皇宫的大门,就已经是礼部令史了。

    属于中央教育部门的官员,从地方教导处主任直接升到中央教育部,这得连升多少级?

    紧接着过了两年,兢兢业业做着教育工作,本本分分的做着人。可副总理大人不忽木觉得让他做教育有些屈才了,又推荐他做了御史台。

    相当于从教育部调到了中纪委,这下子权利可大了,随便往哪个地方上一巡逻,大大小小的官员不得排着队去送礼?

    可他是个倔脾气,一身文人傲气,丝毫不受黄白之物的约束。

    有一次他生病了,他的老师不忽木去他家里探望他,这时候他们已经是师徒关系了。才发现他家徒四壁,别无长物,瞬间被他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大为赞赏。

    后来,御史台的任期到了,他就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等待朝廷新的任命。

    可这一等就是好几年,他按耐不住自己的仕途之心,上书求官。

    之后又等了大半年之久,终于有一个空缺可以让他补上了。

    堂邑县尹,就平时咱们看电视剧里,那个小小的知县大人。

    他也不嫌小,怎么说也算堂堂一个县委书记。

    便收拾好家当带着妻儿上任去了。

    就在这上任途中,有人劝他不要去当这个县尹,他反问那人为什么?

    那人告诉他,堂邑县有个叫李虎的,是个县霸,平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在堂邑县可是头号人物,以往的县令上任都要去他那里拜个门,与他走动走动,逢年过节还要送些金银财宝给他,不然的话,这县令的位置就坐的不安稳,或是直接杀掉。

    他听了,冷笑一声,毅然进入了堂邑县。

    新县令进衙门的事自然被线人告诉了李虎,李虎在家中坐着,等着这位新县令来拜访,可等了很久都没有见到人来,李虎大怒,气冲冲的去县衙找他。

    带了许多手下踹开了县衙的大门,打算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但,这一踹便把小命丢在了这里。

    原来堂邑县有个监牢,里面抓了很多土匪、江洋大盗等。

    他刚到县城就去了大牢,巡视一圈后,对着牢里一干罪犯喊道:"我知道你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只不过被逼的没办法才做了强盗,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这样,给众强盗洗脑成功,并成为他的坚实的粉丝。

    可怜那李虎到死也不明白他究竟靠什么俘获这帮强盗的心,终究还是小看了读书人的力量。

    他上任这几年。将堂邑县治理的井井有条,人们安居乐业,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老皇帝驾崩了,新皇帝登基了。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又将他召回来,继续在大都当个不大不小的官。

    他也不嫌弃,大官小官都是官嘛,能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好官。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没过几年,皇帝驾崩了,这才登基几年就去了,古代这皇位真不好坐,熬过兄弟相残,熬过阉党奸臣,好不容易可以一展宏图,结果熬不过老天。

    皇帝嗝屁了,又上来了一位新皇帝。

    新皇帝也觉得他是个人才,就让他做了礼部侍郎。这回总算熬出头了,教育部副部长的职位那可是手握大权的,能掌握天下读书人的命运的。

    他呢,做了一个让所有读书人都高兴的事,那就是重开科举,所谓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在科举前是这么说的,但科举开了以后,给那些苦读十年的穷书生们一条出路,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

    而且他还把题目从地狱难度降到了普通难度,对落榜的考生还给适当的补助。

    这可把考生们都高兴坏了,纷纷提着礼物去他家里拜谢他。

    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你们呐,不要搞这些有的没的,好好滴用你们的真才实学回报国家,报答社会,这才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因为他的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没过几年他就升到了礼部尚书的职位,同时兼着参议中书省事一职。

    他一下子就成为了斜杠中年人,身兼教育部长跟国务院总理的重任。

    可以说是"天老大,皇帝老二,我老三了"。

    三十年的政治生涯,终于到了他五十二岁这一年达到了巅峰,位极人臣。

    但,他做了不到一年便要求辞职回家,原因是父亲老迈,需要人照顾。

    这话到了皇帝耳中,听着就不是个滋味了,心想"我对你这么好,给你升了这么大的官,再升的话,就只有我这把龙椅了。这才干了不到一年你就玩辞职,你这死老头太能摆谱了。"

    随即驳了他的辞职请求,可他却不依不饶,一遍又一遍的请辞,要不然怎么说读书人都有一股倔气,做出的决定牛都拉不回,在无数次的请辞后,皇帝终于同意让他告老还乡。

    于是他背着行囊,带着妻儿回到了故土,为官三十年,光荣退休。

    卸下了一身荣光,化身乡间老农,以土地为依靠,平时也寄情于山水间,退休生活过的是有滋有润。

    不料,没过多久,朝廷来人请他回去继续当教育部长,原因是新教育部长能力不行,还得他来。

    他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

    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在家守孝。朝廷又下了一道召令,让他回去当吏部尚书。

    皇帝心想"上次让你继续掌管教育部你不乐意,这次我换个职位给你,你总不能不给面子吧!"

    结果,他还真不给面子,一口回绝了这个组织部部长的职位。

    气皇帝大骂,并发誓再也不录用他了,可才发誓没多久,就发生了政变,皇帝被杀掉了,又拥立了另一个人做皇帝。

    真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官啊。新皇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请他回来做官。

    他心想着,"要不,就给这个新皇帝一点面子,做两年官再退休。"

    于是,他收拾好东西就上路了,结果走到一半又不想去了,但是又不好向皇帝交代,所以,他干脆跟皇帝请了个无限期的病假,然后麻溜的回到了家,继续过着惬意的退休生活。

    期间,朝廷不断以各种官职来请他回去,其中有外交部长、中央特派员等,他都以病还没好回绝了。

    在家呆了八年,朝廷请了七次。最后,实在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就答应了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权利相当于一省之长。

    不过,他真正出山的原因不是因为不敢驳皇帝的面子,而是因为八个字,"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他连夜启程,奔赴陕西,全然不顾自己已经是花甲之年。

    到了地方,将自己所有的家财都分给了受灾的难民,见到快饿死的就给粮食,见到已经饿死的就吩咐好好埋葬。

    白天出去救济灾民,没有半分懈怠,到了晚上就跪在地上向老天求雨,哭拜到爬也爬不起来。

    整整四个月没有回过家,劳心劳力,一心为救灾的事奔波,率领富贵人家出粮救济难民。同时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纳粮补官"的法令,希望可以用这个办法筹集更多的粮食来拯救无数受灾的百姓。

    当他听到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把自己儿子给杀了的消息,他大哭了一场,拿出了自己的钱财救济了这户人家。

    可能他的善举感动了上天,参与救灾工作的四个月后,终于下雨了,他匍匐在地,号啕大哭。

    随即,焚香感谢上天,并写下了《谢雨文》,以此来感谢上苍的馈赠。

    由于日夜的操劳,加上本就身体虚弱的他,再也撑不住了,病倒在了床前。

    公元1331年,他带着无尽的忧虑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他就是,张养浩。

    可能有很多人对他的名字很陌生,但他的一首散曲,相信能勾起很多人的记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散曲,蕴含了他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有着心怀天下的思想情怀。

    特别是最后一段,是整首曲的点睛之笔,本来只是一首上乘的抚今追昔之作,加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句,便传唱了千古。

    历史从来不会偏袒谁,瞒的过自己,瞒的过史官,瞒不过芸芸众生的眼睛。

    听闻他逝世的消息,关中的百姓泪雨滂沱,犹如亲生父母去世一般,纷纷给他送行。

    朝廷追封谥号"滨国公",

    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曲大家。一生创作400余首诗词,从五十二岁荣归故里,前后八年多,写出了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和散曲。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政治灰暗、民生疾苦的现实。

    从侧面看出了他勤政爱民,兼善天下的人道精神。

    这个小老头以一生诠释什么叫"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正因为历史上存在类似于张养浩这种爱国爱民的人,所以才给后世树立了一个完美的精神榜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人物:张养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iz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