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论

作者: 新秀飞羽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23:55 被阅读0次

道家大都是从史官中分离出来的,他们经历、记载了历代的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懂得执政的要点和根本,清静无为,善守本性,坚持卑下柔弱,为的是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们把这一原则作为君临天下、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道家的精神与尧的克已谦让、《周易》的谦恭十分吻合,这是道家的长处。等到后世放浪形骸的狂士模仿道家的做法,便抛弃了礼乐制度的束缚,同时抛弃了仁义的原则,说只要清静虚无,就能治理天下。这是道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道家教人、形、精合一,言谈举止都要合乎无形的‘道’,认为物性自足,不必欲求。他们的学说,源本于阴阳四时的秩序,吸取了儒家和墨家的长处,名家和法家的精华,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事的变迁来待人处事,这样做则无处不适。道家学说旨趣简明而又易于把握,用力少而收效大。道家宣扬无为,又说无不为,其实际主张是很容易实行的,但是他们所讲的话,一般人却不易理解。他们的学术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实践原则,既没有一成不变的势态,也没有常居不动的形状,所以能彻底明白万物的实际情况。应付万物,既不抢先,也不居后,所以能够主宰万物。

  法则的有无,顺应时势来确定;制度的兴废,根据事物的变化来决定。所以他们说:‘圣人之所以永垂不朽,是因为能牢牢把握住因时通变这个原则。’虚无是道家的核心,因循是帝王执政的纲领,君臣各尽其才,使他们各自都有自知之明,这才是统治天下的最高艺术。”]

相关文章

  • 道家论

    道家大都是从史官中分离出来的,他们经历、记载了历代的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懂得执政的要点和根本,清静无为,善...

  • 论论道家

    身为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为了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免不了要和书交个朋友。而只要你读书,...

  •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名称始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教的名称见于汉末的《老子想尔注》。 刘勰作《灭惑论》,即将道家定为“三品”:“...

  • 夜归头冰凉

    夜归头冰凉 忆起道家论 常在月下颠 能活九十九

  • 道论之六:道家的人性论

    道家的人性论,还请小心领悟。儒家先生后来对道家人性论的解释,严重跑偏。由此决定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一盏明烛,能够...

  • 孟子的道家思想——兼论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孟子的道家思想——兼论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王龙 内容提要孟子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并可在佛经中找到相应理论支撑。他...

  • 从列国到帝国(七)

    重读法家 前面我们讲了儒家,孔子(王官学)、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讲了道家的庄子(相忘于江湖)和老子(乱...

  • 觉知“不完美”

    “心灵的事,要慢慢来”。 ———申荷永 道家哲学阴阳论的观点,小到百...

  • 佛、道、易:万法归一,皆是不二法门

    心理的极致是佛家,物理的极致是道家,数理的极致是易经。佛家有《物不牵论》,推心及物,道家有《化书》,喻物于心。 佛...

  • 道教与道家有关“道”的相通之处

    道教与道家理论的血脉相通处,主要体现在形而上之道论上,特别是道体论上以及养生论上。在道论方面,一般道教信徒和初期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pi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