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的作者是凯利·麦格尼格尔,他所开设的课程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于是也就有了《自控力》这本书,本书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自控力以及如何控制住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豆瓣评分8.3,很值得一看。
自控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想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也是自控力的表现,人类和动物都需要繁殖,动物的繁殖更显本能,但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和自己共同创造下一代,已婚人士遇到以为非常有魅力的男性或女性时,性欲是本能,但忠诚是选择,自控力强的抵制了诱惑,而自控力弱的屈服于诱惑。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些人有极强的自控力,他们能抵制诱惑,他们往往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他们也往往更成功,也有一些人生活毫无计划,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是用“我有拖延症”、“我自控力差”来找借口,其实他们也知道如果是出去嗨,拖延症立马就好了。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天生的、不可变的,但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自控力是可以提高的。
生物学家罗伯特·萨博斯基认为现代人大脑里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做“更难的事”,也就是说正是这个前额皮质影响着我们的自控力,科学家也发现人类的大脑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升某种能力的,比如每天玩25分钟记忆力游戏会发现参与者记忆力有所提升。科学家也发现通过冥想能够提升自控力,作者在书中提到专心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冥想技巧,它能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减轻压力,指导大脑处理内外干扰和在外诱惑,而且正常人只需要五分钟就有助于增强自控力。
但作者也表明自控力是有极限的,一旦使用过多,大脑皮质就会自动保存实力,所以当自控力达到一定限度,你感觉自己全身疲倦就需要好好睡一觉或者冥想五分钟,另外放松也可以促进大脑皮质储存能量,恢复自控力。
那么是那些东西会影响我们的自控力呢?一、累到无力抵抗,也就是上面说的意志力是有极限的。
二、容忍罪恶,善行之后往往有恶行。举个例子,《唐人街探案2》里面那个杀人的医生,他认为他救了无数的人,所以杀几个人来换回他的生是天经地义的。再比如《人民的民义》里那个赵德汉,他明明贪污了可他觉得他又没花,而且自己兢兢业业,住着小房子,吃的简单,不算犯罪。他们都为自己找了一种看似善良的借口来放纵自己的恶行。我们普通人都会有邪恶的念头,所以控制住自己尤为重要。
三、渴望≠幸福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分泌物,它能承诺你完成这个或那个之后会有快乐,比如甜食会让我们兴奋,但一般人都知道甜食出多了会胖,会皮肤差,会有各种隐性疾病。所以你是知道有时候你渴望的东西是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的。在比如进入商店后,琳琅满目的商品总会吸引住你,而在营销学里商家就会利用这些神经反应来诱惑你的渴望,诱惑你购买,甚至买下来的商品在你回家后会后悔。
四、错误的奖励
我们的大脑都需要满足感,也会通过奖励来满足自己。但是这种错误的奖励往往会使你的自控力降低,比如你想减肥,运动了一小时后,你想我今天这么努力,奖励自己一下吧,于是就去买了一杯奶茶。这样的奖励就是错误的,它不利于你减肥,更不利于自控力的提高。奖励也需要机智正确的方式。
五、情绪低落使人屈服于诱惑
情绪低落的人往往自控力极差,因为他们往往会放纵自己,比如我都这么难受了,随便买点东西有什么错?大吃一顿有什么错?但往往结果是买完了,吃完了,心情依旧低落,你甚至会为自己买了那么多,吃了那么多而自责,一自责你又会觉得都已经这样了,再放纵一下也没事吧。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很多悲观的人都是这种模式,所以提高自控就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好好睡一觉,放松一下,别想着放纵能让你恢复。
六、出售未来
所谓出售未来就是让未来的自己来完成某一行为,很多人总觉得一些必须做的、做了有好处的事儿虽然自己现在不会做,但未来的自己一定会做的,比如明天的自己,后天的自己,其实往往未来的你自控力依旧,更不会去做出改变。如果你现在不做出改变,未来的你也不会做出什么改变的,别对未来的自己太狠,也别对未来的自己报太大希望。既然要就做就放下做的,除非是你的五年计划,计划好每一年完成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破釜沉舟往往会成功,因为它断了你的后路,让你不能把任务推卸给未来的自己。
七、意志力传染
科学家早就提出意志力会传染,因为亲密的人之间会不自觉的模仿,比如一起减肥的如果有一个很坚定的人,那么其他人也更容易成功,反之亦然。至于社会广泛的行为往往也会取得认同,比如如果有人说当今社会有80%的男性会抽烟,那么抽烟的你就会想,原来有这么多人,那多我一个算不了什么。那么提高自控力就需要看看你自己的社交圈,那些人是自控力高的,你可以跟随他们一起提高。
以上就是会影响我们自控力的因素,明了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在做出决定是三思而后行。最后祝大家都能提高自控力,控制住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