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从年前的“春节自救指南”、“春运”到“春晚”,所谓的年,那些我们无比怀念的事,如今却一件件变成了噩梦。
年前一部外国的纪录片曾经刷爆朋友圈,歪果仁眼中的中国春节是如此有趣又有内涵,但为什么那些熟悉的景象在我们的眼中却变成了另外一种不同景象呢?又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恐年一族”?
因此我们访问了10位“恐年族”的青年,不知道他们的故事你是否也曾感同身受?
10位“恐年族”最怕什么?怎么在过年“攀比”大赛中保持初心?1
@穷疯了: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我又回家了,代价是要以吃一个月泡面为代价。去年没怎么挣钱,但是过年花销实在太大,请客吃饭,送礼,孝顺爸妈,往返车票,对于没有存款的我来说压力山大。不花钱吧,亲戚朋友觉得你小气,连爸妈都觉得你有问题,实话说没钱吧,受不了爸妈的爆棚关心还有别人的蔑视眼神。
2
@学傻了:真后悔回家过年,小的时候我几个姨妈就爱跟我面前炫耀自己孩子成绩多好,好不容易上大学了,以为再也不用比学习了,TM的没想到又开始比工作了!能不能让人好好过年了!
3
@比什么:初五要同学聚会,想起来就怕…老家这边虽然很少有人比我挣的多,但禁不住他们跟我比孩子啊!怎么着?让我租一个baby去?
4
@别逼我:为什么不想回家过年?还能因为啥,逼婚呗!我就整不明白了,人家孩子结没结婚跟我有啥关系,这有啥可比的!封建迷信害死人,我单身狗是嫖谁家媳妇了我?
5
@瘦不了:今年我没回家,跟男朋友在一起后就一直在发福,这甜蜜的负担到了家里亲戚眼里就说不完的话,你怎么胖这么多啊?我家姑娘,对就那个从小和你一个班的那个,现在可漂亮了,那身条……我胖,吃你家大米了吗?这位不知名的阿姨,我哪儿得罪你了,让你从我身上这么找优越感?
6
@买不起:特别讨厌我二婶他们每年都要问我什么时候在上海买房,显摆他们家在东北2套房,还有那辆二手车,有什么可显摆的呢?我在上海买不起房不正常吗?
7
@苟富贵:过年对于我来说,就是去围观我三大爷家的富豪生活,然后四叔他们就会在人家酒足饭饱之后说,哎,咱跟人怎么比啊,人家有钱!你没钱你去奋斗啊,在三大爷就只会溜须拍马,二两猫尿下肚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这种年,不过也罢。
8
@假有钱:家里有一个奇葩亲戚,自己在南方创业失败了还回家说自己是想家,父母在不远游,说自己父母给自己买了路虎,请问,这辆车买的你自己掏过一个反光镜的钱吗?Wuli不明白,都混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可比的?
9
@婆媳乱:去年去婆家,婆婆也就是孩子奶奶竟然问我4岁的儿子,是姥姥对他好还是奶奶对他好?孩子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说是姥姥家好玩,奶奶当时就急了!对着一个4岁的孩子说,奶奶家哪儿哪儿都比姥姥家好,比来比去,给孩子都吓哭了。
10
@孩子奴:作为一个孩子妈妈,孩子今年已经上小学了,马上要小升初。但是实在受不了老家那边拿孩子来做比较,所以想着是不是明年不再带孩子回去了。一顿饭的功夫,全小区孩子在哪儿上学,谁家补习班上的贵,全都知道了,我不想知道,也不用cue我,ok?我只希望带孩子高高兴兴回家过个春节,仅此而已!
以上的几种情况,均逃不过一个“比”字,这使得新年沾染上一种“比较”与“攀比”的功利味,从而使原本意图团圆的人们将过年的本质忽略了,甚至觉得“年味”淡了。
而大部分人千里迁徙回到家乡,绝不是为了让别人贬低的,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心反感但苦于亲情等亲密关系无法宣泄从而默默忍受,而另一种则是重压之下必有反抗,继而干脆加入“攀比”大军。
10位“恐年族”最怕什么?怎么在过年“攀比”大赛中保持初心?那么到底为何七大姑八大姨老王家的大外甥都喜欢攀比呢?
心理学家Tesser提出的自我评估理论(1988),浅析了在社交环境里我们如何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看待及人事自己。该理论的假定为,人际关系中的双方都希望通过与另一方的比较来达到自我心理满足。我们通过反射(reflection)和比较(comparision)两个过程来认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满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个关键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他人在该事情上的表现,及该事物的同我们自身的相关性。
第一,亲密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任何我们与他人心理上地关联都可以增加亲密度,它可以基于很多方面。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亲密度最高,学校的同学,同年龄层的人群,同地域的老乡,都会让我们倍感亲切,但这种亲密度却是促成人们愿意拿来比较的参考物。
第二,他人在该事情上的表现,则容易理解一点,即他人在该事情上比我们表现的更好还是表现的不如我们。因此,想要展现自己突出的一面的人必然会用自己的优势打击被比较的那个人的软肋。
第三,相关性,是决定了他人的表现对我们自我认识的关键。相对的,如果你是一个中学生,那你是不会在意马云爸爸又投资了什么,因为那与你相关度很低;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厨师,那你就会与自己单位里的厨师长有所比较,企图超越或取而代之。
过年习惯“攀比”的人们,就是意图一比高下,但也有时,他们并不想通过比较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反而试图亲近,来认识自己维持自己的自我良好的感觉。这种过程,心理学称之为“反射”。
认为当所比较事物与我们自身关联性低,他人表现的越好我们会同样感觉良好,此外与该人的亲密度越高,这种反射的良好感觉就越强烈。
比如,除了“别人家的孩子”以外,我们最怕的一个人就是“我有一个朋友”,很多人愿意用我有一个XXX的朋友来举例,这个朋友是有钱的,有势的,有魅力的,从而间接证明自己的成功。
在此之上,当北京奥运申办成功时,举国欢庆,人们会愿意穿上奥运的宣传服饰,拿着奥运玩偶,强调自己是中国人。
通过穿服饰和用“我们”、“我有一个朋友”等词语,来增加与举办奥运的亲密度,以此来分享他们的出色表现,从而增加自己良好的感觉。这就是反射过程中“沐浴在他人的荣耀下”的表现。
在攀比中,如何用心理学让对手铩羽而归?
我们可以在巧妙的语音问题设置下,让对方感到挫败,从而让其将比较从横向延伸至纵向自身对比。
首先,我们要尽量避免提及自己与对方的亲密度和关联度。
最后,借助关心的意图,将问题反转,比如设置问题“阿姨,您家孩子结婚了吗?”、“阿姨,您家孩子买婚房了吗?”、“阿姨,买房子花了不少钱吧?”“阿姨,您是不是没有坚持跳广场舞啊,怎么又胖了?”通过这些问题,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们的自身感受上,避免他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对比言论,给对手难度更高的提示来降低他们的表现。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我们在日常生活、社交中的自我良好感觉。
在相关性低的领域里,我们运用反射的过程,通过对亲密度的调整来分享别人的成功,隔离他人的失败。
在相关性高的领域里,我们运用比较的过程,通过影响他人的表现,疏远与他人的关系,或者降低该事件与我们的相关性来维持我们自我良好的感觉。
但是面对过年“攀比”成风,“恐年族”应该如何保持初心呢?
攀比之心人人皆有,但看透背后的心理学问题后,恐年族不必惊慌,因为别忘了在横向比较之外,也要进行纵向对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同情。
第一,自我肯定,你要先注重自己的大成就。比如说,你是自己家族中唯一一个敢离开家乡追求梦想的人,你是能够为自己父母养老的人,那你完全可以不必在乎他人让你回乡、进国企等言论,因为对于你来说,梦想就是比安稳要有意义和价值。
第二,自我超越,人真正追求的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超越自我的生活意义。今年的你加薪了,变瘦了,成绩提高了,都是你所取得的进步和自我超越,因为人与人之间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专注于自我超越的人,比较容易忽略身边的横向对比。
第三,就算你真的不算成功,但你仍然可以自我同情,这是一种积极地自我态度,或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唤醒状态,是个体对自己的痛苦与失败不予回避,用开放宽容的态度加以感受并给予无偏见的理解。所以你要告诉自己,我的失败可以给别人和自己以经验。
人总会要通过比较来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但迁就会滋生盲目的干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更加珍惜爱,“怒怼”不如“笑对”,让我们一起冷静理智的守护自己的片寸疆土吧。
参考文献:
Tesser, A. (1988). Toward a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 of social behavior.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181-227.
Tesser, A. (2007).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In R. F. Baumeister & K. D. Vohs (Eds.), Encyclopedia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825-826).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Tesser, A., & Smith, J. (1980). Some effects of task relevance and friendship on helping: You don't always help the one you lik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6), 582-590.
Cialdini, R. B., Borden, R. J., Thorne, A., Walker, M. R., Freeman, S., & Sloan, L. R. (1976). 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 Three (football) field stud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3), 366-375.
Pleban, R., & Tesser, A. (1981). The effects of relevance and quality of another's performance on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78-285.
Tesser, A., & Paulhus, D. (1983). The definition of self: Private and public self-evalu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4), 672-682.
Steele, C. M. (1988). The psychology of self-affirmation: Sus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elf.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261-302.
Frankl, V. E. (1984). Search for Meaning. Mount Mary College.
Leary, M. R., Tate, E. B., Adams, C. E., Batts Allen, A., & Hancock, J. (2007). Self-compassion and reactions to unpleasant self-relevant ev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reating oneself kind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5), 887-904.
网友评论
所以我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