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参加读书会,聆听了许多妈妈对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探讨与诠释,其中一个环节让我甚有感触: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很多东西都不懂,请你原谅妈妈所做的错事!同样是道歉,这句话似乎特别有分量,不少妈妈分享自己和孩子说这句话时的氛围以及效果,很不一样。
听到她们分享的时候,我有一点心动,但并不认为我有必要去说,因为自认为孩子上到六年级以后,进步很大,对学习的兴趣浓厚,作业独立迅速完成,自己主动参加竞选班委并选上了,与同学相处也不错。而且儿子大部分时间是跟着爸爸的,爸爸请假送他学习篮球,带他打羽毛球,带他参加游园活动,带他逛超市,带他做社会实践调查,协助他写调查报告,带他玩玩具和整理物品,虽然我经常开玩笑说:爸爸在教儿子怎样做男人。抛开玩笑的成分,这句话其实是真实又动人的,正是因为爸爸的主动担当,才让我这个妈妈安心上晚自习,甚至安心睡懒觉。中国的传统似乎是父亲的缺席,在我们家反而有点妈妈缺席了。孩子跟我的沟通明显也少了起来,爸爸传递儿子的话说,跟妈妈说话,很容易吵架,到时候他要挨批评,还不如少说几句。虽然我也不舒服,但想起两人争吵的场面,觉得目前的状态就先维持着吧。
昨天,因为爸爸有事,让我去接儿子(平日里都是爸爸早晚接送儿子的,我只星期五去接一次),知道他开运动会,我特意早点去,怕他等我,到的时候仍然是晚了,老师说他和朋友玩游戏已经很久了。一说到玩游戏这事,好像马上触到了我心里的那根弦,孩子平日里做完作业后时间有点多,他就想玩个游戏看个电视,爸爸大抵是同意的,但我却有意见,不希望他看那么长时间。那天他爸爸不在家,他又要看电视,我希望他多看点书比看电视好,最后的最后,孩子哭诉道,我每天下完课都在做作业,就算六节课,也有六十分钟省下来了,我看一个小时怎么了?我就知道你在家就这样,老爸都同意,你还不如去上自习呢!我突然语塞,好不容易在家陪孩子一个晚上,却把氛围弄得那么尴尬!再这样下去,孩子真的就不需要我了!而且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节省时间看下他爱看的电视怎么了?我是不是太过分了!我默默转身走开,很快我就听到电视的声音,而且还传来孩子的笑声,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其实孩子如此开怀的笑声比什么都好听。
孩子,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因为老师讲到他玩游戏的事,我顺便跟老师说上了他看电视而将阅读时间缩短到每天二十分钟的事,老师还将他叫到了跟前,儿子就在我们两个一言一语中无奈地站着,不时说一句老妈你不说实话。谈话很快结束,儿子背着书包朝前走,车上儿子一直保持着沉默,饭也吃得很快,因为爸爸不在家,他没有作业,所以他想跟我一起去学校上晚自习。自始至终我能感觉到儿子对我的排斥,他玩着他的平板或手机,他看他的书,龙应台书中所写的真实再现在了我的生活,孩子用这些东西将我们的世界隔开,告诉你不必追。我们的距离真的在越来越远,我觉得悲伤的同时,终于觉得那天读书会的那个句子很重要。
于是我把车上的音乐关了,酝酿了一下后,问儿子,今天妈妈跟老师说的话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没面子,让你很难过。一会儿后座传来声音,有点,而且你没说实话,我没看那么长时间。我说,哦,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妈妈反感因而觉得时间长吧,你觉得有没有可能你觉得好看而觉察不到时间呢?他说这也有可能。然后我告诉他,因为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很多事情我并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可能做了很多让你难堪的事,你能原谅妈妈吗?好一会儿我听到后面传来鼻音重的“可以的”,于是第一次做儿子的儿子和第一次做妈妈的妈妈都要好好学习,这是我们之间达成的共识。接下去的谈话我们很顺畅,我说我能说给你听我让你读书的原因吗?这次他很快就说你不是说过了吗?不读书初高中会后继乏力。我说这些只是一个层面,于是我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故事,现在对读书的理解说给了他听,最后儿子说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他在我办公室坐着,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在自己书的世界里遨游,我出出进进做事,他甚至连头都没抬。两个小时之后,他问我要手机玩游戏,也只玩十分钟,我说去查寝,他很快关掉手机跟着我走了。
我告诉儿子希望他多读书,希望他成长,获得幸福,可是我们的生活大多平淡无奇,生活无大事,我们的幸福不就是在小小的点滴中累积的吗?面对孩子,事到临头暴跳,冷静的时候自责不够温柔,我们总是将自己的焦虑映射到孩子身上,岂不知这样的模式本身就已不幸福了。原来告诉孩子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本身就是一种低头,一种退让,一种谦逊,这种求得原谅的姿态,跟平日里的高高在上,自以为的权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种向内的反省,是对自我的重新思考,讲完这句话,内心里瞬间溢满的是温柔与平和。我们总是喜欢说人生追求的是幸福和快乐,可是我们做的事很多时候却在破坏幸福和快乐,我们缺的其实是自己内心的安宁和平和,温柔对待自己,悦纳自己,也许才会真正地宽容别人,包括孩子。
孩子,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