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馆行者人文社科
醒世育人——哲学与生活中的8个问题!

醒世育人——哲学与生活中的8个问题!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8-01-13 13:57 被阅读100次

    哲学是大家族,大视野。自古以来,并不存在统一的唯一的哲学。哲学包括各种体系、各种学派。对人类思想做出贡献的哲学,都会在不同程度、不同的方面为人类提供智慧。因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类都会面对的共同问题,因而作为处理这些关系总结的总智慧,会有相通之处。只是语言不同、风格不同、切入点不同,由此造成表达方式的不同、结论的不同而已。

    通过中西哲学对比, 我们看到,在古希腊哲人那里可以有“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又能在《论语》中看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们既能在希腊哲人那里读到泰勒斯的“水是万物之源”,又能在《管子·水地》中读到“水是生命之源”。既能在古代西方发现哲学家谈火、论气,又能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发现“五行”说。世界上各民族的哲学中确有智慧的相通之处、相似之处。当然,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它们都有着智慧的相似性,个性是它们带有着各自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

    今天,一起跟随哲学诗画了解下哲学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8个问题,也许对你今后的人生会有所启发或开示。

    1,哲学与专业知识

    哲学,好像没有什么用,其实它对人生,对做事,有大用。这种用不同于具体科学知识或专门技能。它没有具体的某一个用处,但是却囊括这所有的“具体之用”。

    各种专业知识,例如,学经济,学法律,学具体某个专业,都是学一种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特点是专,是专用;一个领域对应用一个领域;而哲学不是专用,不是只用于某一部门,某一领域,而是普遍适用,因为它不是单纯的某一领域知识,而是普适智慧。这有点像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器皿,大多是专用,一器一用。厨房里,锅有锅的用途,碗有碗的用途,筷子有筷子的用途。各有其用。而哲学与专业知识的区别,就是“器”与 “非器”。哲学史器具的总称,包含一切器具。

    知识是专业专用,超出它的范围就无用。牙科医生是治牙的,它不能治心脏病;学法律的是当法官或律师,法律不能治病。专业的优点是专,它的局限性也是专。而哲学智慧对每个专业,对每个人都有用。因为它不是局限在某个专业, 而是提供一个人人都需要的关于世界、关于人生、关于价值的学问。

    可以这样说,没有专业知识,我们就不知道如何做具体的事,比如,没有牙科学知识就不知道如何治牙。没有某个专业知识,就不知道那件事如何做;而哲学智慧是关乎做人的,关乎思维方法的、关乎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你是医生,你的职业是治病,治病不仅有对人的整体观点,要有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有对患者的怜爱之心,要有医德。没有医德做支撑,再专业的医生也是无法成就自我人生的。

    哲学就是教你如何懂得做好人与坏人、做好事与坏事区分,就要涉及人生观、 价值观的问题。

    哲学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也可以比做道与术的关系。哲学是道,是根本原则,专业知识是术,是具体做法。许多有专业知识的人,用专业知识做坏事,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他不是错在有专业知识,而是错在不知道如何以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对待自己的专业知识。

    那些制假造假的人,专业知识水平越高,造的就越像。化学家制毒品,药剂师制假药,肯定是一流的,可从他们造假制假,谋财害命来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平肯定是末流的、低级的。 没有专业知识,我们是一个没有某种学问或某种技能的人;没有哲学智慧,我们就可能是一个不做人事的人。生而为人,而不做人事,这是最致命的人生损害。

    2,哲学与人生

    人生下来就得活着,就得生活,就得形成人生,面对人生,这是自然规律。因为人是父母所生,只要男女结合,按照自然规律,就会生出生命。我们是父母所生,我们活着,我们有生命,是父母的恩惠,自然的赐与。 动物也是如此。人为了什么活着,这是人生观问题。“人活着”和“人为了什么活着?”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不要把它混为一谈。

    “人活着”是探讨人活着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阴阳结合,父母所生,是自然界规律;“为了什么而活着?”是人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活着”这个问题要交给医学、交给生命科学去解答。现在的人工受孕,试管婴儿, 都是在制造生命。而“人为了什么而活着?”这属于人生追求问题,是讲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义,属于哲学、人生观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活着,但不是每个人都明白“为了什么而活着”,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随波逐流,麻木而活。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生活,就是指这种只活着,而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的人。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但吃饭是为了活着,就包含这个区别。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是“人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问题,如果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和动物活着没什么两样,因为动物也这样;而吃饭是为了活着,这说明人活着必须得先填饱肚子,让身体机能正常运行。吃饭为了活着,这是营养学的问题,因为人要有营养,吃饭是最基本的。不仅人,动物也要吃才能生存,不仅动物,植物也要营养,要肥料,要阳光、要水,才能活着。但动物和植物不会思考,没有像人类那么发达的大脑和心灵,而人有。人活着不能仅仅停留于吃饭,人活着有比“吃”更高的目的。人在吃饱饭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这就是人生观。 “人为了什么而活着?”,其中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仰,人生的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或终极归宿,等等哲学形而上问题。

    “人活着”是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课题,对普通人来说,一出生就是人,就是活人,就自然地是活着的人。要是问一个人: 你“为什么活着?”他只能回答,我出生时没夭折,活下来了,我就这样活了下去。我在没死之前,仍然活着。可是要问“你为了什么而活着?”他就无可回避地要回答,或是为了升官,为了发财,或是为了为人民服务,或者为了家人、事业、理想……等等,总而言之,都有个目的,或大或小,但却很少有人说他是为了吃饭而活着,因为大家都知道各自的意义和目的。尽管意义和目的多种多样,但一旦进入了“意义”或“目的”范畴,就进入了哲学,进入了人生观

    人活着的目的不同,人生观也不同。或是功利主义的,或是享乐主义的,或是革命主义的,或是救世主义的,或是理想主义的。我们说的“入世”、“出世”、“避世”,都是人生观问题,都与“人为了什么而活着”相关。有的人不愿在红尘中生活,看破红尘,就“出世”;有的人愿意在尘世中干一番事业,就“入世”;有既不愿出世,又不愿入世,找个地方当隐士,或隐于市,或隐于山林,这就是 “避世”。出世、入世、避世都是一种人生态度,这都与人生目的密切相关。这也是哲学所要探索的。

    3,哲学与死亡

    人生观,本质上也包含了死亡观。心脏停止跳动,大脑死亡代表人的生命的终结,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

    生与死,是人的两件大事,我们都必须面对,谁也逃脱不掉。生是生命的获得;而死是生命的终结。生,是新生命的产生,充满欢乐、喜悦;而死亡,则是充满悲哀、痛苦。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规律。如何在死亡时使亡者安详地离去,这是生者的责任。一个人死于安乐和死于孤凄,虽然都是死亡,在临终者的心理和生理上却会造成不同的反应,甚至留下截然相反的回忆。尽量减轻死亡者临终的痛苦,是生命的伦理问题,这也是哲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中国人讲究孝子送终,送终不是迷信,是对临终父母心灵的一种安慰。离去时,床前空无一人,凄风苦雨, 死于孤寂,和临终时,亲人在旁,儿孙绕床,放心地离去,是不一样的。而且给后人留下的心灵记忆也完全不同。活着的人没有临终的体验,但我们却都经历过亲人或朋友的生离死别。中国的语言太厉害,生离死别,仅四个字就道出了很多生命内涵。如果生离时,出远门,没有一个人相送,尤其没有亲人相送,孤单单的一个人离去,是个什么滋味?大家可想而知。“生离死别”作为一个词组放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智慧。离别是小去,死亡是大去。

    从生理学角度看,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从社会角度看,死而不亡,死了,不一定就万事终结。因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而并不是死者生前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的终结。 一个人活着时对人类的贡献越大,他对后世的影响就越大。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讲的就是死的意义问题。孔子逝世这么多年了,他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仍然巨大。还有毛泽东,已死去几十年了,但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依然未减。中国历史上,像孔子这样的还有很多,虽然死去多年,但他的思想和人格依然在影响着后世,这就是死而不亡。

    死,不是空无。从个人角度看,死是终结;可从人类角度看,如果没有个体的死亡,就没有人类的延续。通过个体的死亡,人类才能不断地延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死就是生,你死了,你的儿子生了。你儿子死了,你孙子生了,一代代延续下去,永不止息。为何说人类不死呢?因为个体会死,但类是不死的。而类的不死,是以个体的死为前提的。人是个体和类的统一。

    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死就是一刹那,一口气没上来, 就死了。即便有痛苦,也是很短暂的。可怕的是对死的等待,想象中的死才可怕,尤其是人对死的恐惧和急迫心理。年轻人,没有死的急迫性,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他正年轻,如旭日中天;可老年人,对死的恐惧是持久的,深重的,因为老年人离死亡很近,死亡在一天天逼近。人老了,应该在思想上有准备,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应提前准备好。智者应该敢于直面死亡,正视死亡,不要害怕和回避死亡。死和摆脱对死的恐惧,不仅是个临终医学问题,更是个哲学问题。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我们不妨学习庄子,顺其自然,万物复归。死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哲学应该教会人们习惯死亡,懂得死亡,用绚丽的生祭奠死。而学习哲学后,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死亡和面对死亡。

    4,哲学与宗教

    宗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一种信仰,尽管宗教的派别很多,但是按人数和地狱分布情况,世界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何会有宗教或者说宗教有何意义呢?因为科学管不了人的心灵,科学再强再发达,也无法对人的心灵和精神进行像宗教那样的信仰或管理。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科学。就算医学,虽然以人的疾病为对象, 但却不以研究人的心灵、精神为对象。精神病医生是以人的精神疾病为对象,但依然是人的精神机理方面,对人的精神家园问题却无法照看。在解剖学上,再高明的医生也不会发现人的心灵,他把人的心脏剖开,看到的只是一团血粼粼的肉,通过肉体他永远发现不了人的思想、情感和灵魂。这些东西,即便你把一个人解剖个遍,也找不到。可活着的人有精神,有灵魂,而精神和灵魂需要寄托,需要信仰,这就是宗教存在的意义所在。

    人有两个家,一个是人的身体避风躲雨、安眠栖身之处,也是我们平日生活的地方,即家。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生活是悲惨的。因为他没有家,没有借以躲风避雨的安息之地;人的精神也需要有个家,这个家就是人的精神家园,即精神和心灵需要的安放之处。人的精神或灵魂如果没有家,没有精神家园,心灵就会空虚,精神就会变得无家可归,这同样会造成痛苦。 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还有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可宗教,对宗教信仰者来说也起着一个精神上的安顿、安慰作用,它是宗教信仰者的精神之家。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在经历了世事浮沉、人生磨练之后开始信仰宗教的原因,其实质是他想为自己的精神安家。信仰宗教,就是寻找精神家园, 寻找心灵和精神的安顿之处,静心之所。费尔巴哈把宗教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即人把自己的精神异化为一种可以信仰的对象,然后又从这个对象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安顿和精神寄托。

    在西方,不少科学家包括牛顿(刚开始不信,晚年开始信仰)、爱因斯坦这些人都信仰宗教。但是科学家的宗教信仰有一个特点,他们绝不把他的宗教信仰带进科学研究,带进实验室。实验室就是搞科学的地方,他们不会把实验室当作教堂。一个医生给你动手术, 他绝对不会祈求上帝,他依靠的是他的手术刀。下了手术台,他可以到教堂里面去信仰。

    在手术台上,他就是一个医生;在教堂里,他是个信徒。在实验室,科学家就是科学家,相信实验,相信数据,相信科学结论,相信自己观察到的;到教堂里面他就是一个教徒,相信自己没有看到的,相信精神中真善美的力量,这就叫信仰。

    其实科学与宗教的界限非常清楚。如果在教堂里,科学家穷根究底,想用科学观点来研究圣餐,研究三位一体,研究《圣经》中所说的一切教导,他永远找不出数据或证据,因为他把科学与宗教的适用范围搞错了。教堂里不产生科学家,只产生信徒。反过来,如果他在实验室里,祈求上帝显灵,制造奇迹,得到想要的数据,那这也是不可能的。这正如手术医生,不在手术上下功夫,而把一切寄托在上帝上,他就不可能是一个手术高明的医生一样。

    通过学哲学,我们要正确区分开宗教与迷信。宗教不等于迷信。宗教中有迷信的成分,但它的经典中同时也有极高深的学问。《圣经》、《古兰经》、《金刚经》、《坛经》、《心经》等等各种宗教的经典都包含很深的智慧。宗教哲学、宗教道德,乃至从宗教中发展出的艺术和文学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文化功能和教化功能。在中外历史上,宗教对文学、音乐、绘画、艺术、科学都起过很大的作用。西方的一部分哲学和科学都是在宗教的长期对立与统一之中实现飞跃和提升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宗教对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道德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无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这样的,他们都教人向善,祈求世界变得美好,让人们的心灵有所寄托。各种宗教里的仪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宗教本质。至于中国庙里出现的求神拜佛,做了坏事求保佑,求财求子,求各种现实欲望,以为菩萨可以接受送礼、贿赂的各种信仰乱象,这些都是迷信,而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他们把神的世界也像人间一样对待,以为通过烧香拜佛,神灵就会满足他们的愿望。还有些贪官信佛,抢头香,大量捐赠,这更是迷信,而不是信仰。真正的宗教信仰与这些迷信的乱象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远离的。

    从哲学角度看,宗教里面有迷信的成分。不包括任何迷信成份,就不会有宗教。但如果潜心静修,提高认识,宗教里更有人类精神需要的精华。宗教对彼岸世界、对天堂,对上帝,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对灵魂不死,对前世今生等等说法,肯定包括不可证实的东西,因为科学无法证实,但宗教信仰并不等于迷信。我们应该发挥宗教中的积极的劝世和净化作用,净化人的道德,劝人为善,慈悲为怀。通过哲学练习,我们知道,宗教信仰和信仰自由,都是可以追求的尘世理想,精神寄托。但我们反对将宗教政治化,功利化,更要警惕那种借助宗教装神弄鬼,神医神功之类的骗人把戏。

    5,哲学与市场经济

    在哲学的统领下,我们一定要区分市场经济、市场社会、市场观念。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市场经济是处理生产中资源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一种方法。市场经济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通过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能合理的有效的配置资源和劳动力。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确实有优点,它比单纯计划、比政府行政命令有效。但市场经济并不万能,它会定期或周期性的产生各种危机,比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次贷危机。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对推动生产力发展、解决商品匮乏、积累社会财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积极性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中介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下,货币是普遍的等价物,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的全部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市场,离不开钱。因此市场经济中对货币的崇拜往往会成为滋生拜金主义、唯物质主义的土壤,也会引发钱权交易等各种弊病。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这三十多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令世界瞩目,但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关系人性和道德缺失或下滑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流通经济。可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且是利润越高越好,这点无法改变,因为没有利润就无法存活,更别说发展。但逐利本性是危险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法律监管,没有道德自律,混乱且金本位的市场经济会严重败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和道德风气,侵蚀人的心灵和精神。自由放任的市场,肯定会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颠倒,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和良好风气会由此沦落,被市场和金钱的铁鞋踩于脚下。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好方法,但它不是毫无缺点的最理想最完善的方法。它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强化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减少市场经济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和人文冲击。

    市场社会与市场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市场社会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为了促成市场社会,市场经济也只是手段,我们所有的目的都应该是让社会变得更好,让人变得更完善。康德曾经说过,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们可以把市场作为一种手段来利用,但目的都是为了人的最终完善,为了社会的更加进步。偏离了这点,就会出问题。市场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市场经济绑架的社会,是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各个部门都市场化的社会。市场社会没有人情味,没有道德,人在其中都变成为唯利是图的怪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部变为一种赤裸裸的金钱或利益关系。医院完全市场化,就会失去它的公益性质。一切为了钱,医患关系只能恶化。教育市场化,学校不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变成了出卖知识商品的市场。学术成了一种功利产品,这样的教育如何能产生伟大或杰出之人?孔子如果活在现代,肯定不会赞同这种教育。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情景已经被我们这个时代所摒弃,被现代人所清空、扫荡干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知识出卖者与购买者的关系;老师与研究生成了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教育市场化的结果,只能是学术越来越差,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功利化;政治市场化的结果,只能是买官卖官,钱权交易,导致政治腐败。

    市场观念与市场经济、市场社会又不同。搞市场经济要有市场观念,没有市场观念的人,是不可能办好企业的,也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但市场观念属于思想观念领域,它并不是支配我们社会的主导观念。 我们社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用资本逻辑、利益观念、竞争观念、优胜劣汰观念、成王败寇观念来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应对伦理道德,这肯定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样做很容易破坏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最终在商品和欲望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用市场观念处理家庭关系,家庭就会解体,导致夫妻争利、父子反目。以市场观念应对社会关系,我们早晚会淹没在由赤裸裸利益关系和欲望黑洞组成的冰水之中,我们的周围,乃至整体社会,都会变得没有人情、亲情、友情。爱情也毫无保证,改革开放之后离婚率的急速上升就是明证。

    搞经济要靠市场经济,借助它的方法和积极作用;但建设社会,提高国家整体能力,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需要的更多,而市场只是众多方案中的其中一个;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领域,我们所要坚持和遵循的主导观念不能只是市场观念,应该有更多,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那些让人之所以为人的观念。我们要抑制和堵住市场观念向道德伦理和心灵精神领域中的渗透。如果不做好防范,不提高警惕,加上不懂得市场、社会、观念三者的区别。一味地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为标准,把社会、观念、乃至心灵精神都市场化,那可能我们在未完成“解放全人类”这个伟大目标的中途就已经倒下。

    6,哲学与道德

    从社会结构看,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中观念形态的一部分,是哲学的一部分,也是哲学所要探讨的重要领域之一。道德建设,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论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中国人多,由此造成机构众多,而结果就是官僚主义盛行。官风带动民风,官风不好,会影响民风。因为老百姓找官员办事,逼着自己要适应官风,迎合官风,否则什么也办不成。比如,送礼,行贿。其实老百姓不愿送礼,花钱不说还没尊严。可要办事,不得不送。至于行贿更是如此。 如果官员秉公办事,依法办事,谁还会行贿,谁敢行贿呢?所以,要改变社会风气,提高道德,首先要从上做起,然后普及到下。对官要严,对民要教。

    道德是一种自律,尤其是内在自律。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慎独”,是道德要义之精髓。一个人不仅在公众场合下讲道德,独处时更要讲道德,这才是真正高尚的道德。人前讲道德,人后另一套,是虚伪。现在揭发出来的贪官污吏,哪一个在台上作报告时,不是信誓旦旦、义正词严,个个是绝对的好人,正人君子,可私底下,腐败至极,有的甚至结婚了,还搞好多个情妇。这都是戴着面具之人,伪君子,阴一面,阳一面。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缺乏内在道德自律。

    缺乏道德自律,是官员腐败、社会风气不好、民心向背的重要原因。但归根结果,有比道德更根本的原因,这就是社会大变革中的社会存在的变化,包括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生活和欲求的多样化,以及货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的社会效应,都会引发价值观念颠倒、道德失范的并发证。是眼前的存在决定了我们现在的意识,这是社会现状,也是最基本的道理。

    道德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高效制度建设的配合,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道德建设就会沦为一种空谈。道德教育要求我们重视内在,树立道德人格,就要向内找寻自我的良知,成为一种自律、自觉基础上的本心挖掘。人前人后一个样,白天黑夜一个样,这才是有道德的人。如果做好事,行善,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都觉得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就像老子倡导的“上得不得,是以有德”一样,那我们的社会真的是够进步,够和谐。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永恒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法是不对的,至少不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但道德有继承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中国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道德财富,对我们构建和树立新道德依然有价值。中国传统儒家中的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和道德伦理的内容及标准,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人只要有交往,只要处于社会之中,就必须要遵循这些,否则,社会就会动荡,出现冲突和战乱。

    7,哲学与婚姻

    婚姻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婚姻既有婚姻制度问题,又有个体伦理和个人价值观问题,它不单纯是个两性关系、两性结合的问题。中国人很重视婚姻问题,称为婚姻大事,终身大事。因为婚姻不仅是当事人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庭或家族的大事。父母之所以把儿女的婚姻当大事办,费心劳神、出钱出力, 因为婚姻不仅关系儿女的幸福,也关系到全家的幸福和未来子孙的幸福。婚姻既是爱情的结晶,也是整个家庭希望的延续。

    中国不像西方,婚姻只是当事者一个人的事,结结离离,父母无权过问,也不过问,完全自己做主,西方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由此导致的婚姻观也是以个体情感经历为主,不合适就分,就离。西方的婚姻观与它的道德观是一致的。在中国,离婚或婚姻不和,对父母和子女带来的伤害和痛苦都是非常深的,有的孩子甚至为此一生蒙上心理阴影,无法释怀。中国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个人并没有从家庭分离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体。这并不是绝对坏的事情,而西方的那种个性婚姻也不是绝对好的事。

    在中国的家庭婚姻环境下,一个人的困难可以得到全家的支援,一个人的痛苦可以得到全家人的分担。个人,在中国不是孤立的个体,他或她隶属于整个大家庭。 中国式婚姻是中国国情和家庭观念所致,婚姻在中国有着割舍不开的家族亲情。婚姻男女双方到最后往往成为亲人,起初浪漫的爱情化为晚年更为紧密的亲情。不管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如何裂变成三人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小家庭结构(丁克家庭),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小家庭与大家庭乃至大家族始终相联着,儿女婚姻始终是父母心头的头等大事。

    当然,现代社会中的婚姻关系,最核心的还是男女两个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情与欲两方面。欲,是生理的、肉体的,很直接,很本能,很单纯和低级;情,是感性的、心灵的,很微妙,很复杂和高级。只有欲,没有情,人就是动物;没有欲,只有情,那是柏拉图式的所谓精神恋爱,是诗意的幻想的婚姻,这种境界太高,现实中少之又少。 在婚姻关系中,情与欲的关系和占比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性欲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由刚开始的递增,变为递减。但我们的情感的丰富程度和历练境界却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长。(如果不是这样,那说明你的感情生活不是出问题了,就是本身就很匮乏)

    在哲学意义上,理想的夫妻关系可以用三个“情”字促成的词语来展现——少年夫妻是“激情”,花前月下,过的是一种浪漫生活;中年是“真情”,经过多年的考验和磨合,婚姻稳定,感情牢固。而老年是“深情”,如水入泥,相依为命,爱情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 可以想象,夕阳西下,两个老年人在公园的椅子上相偎而坐,那不是浪漫,而是头白相依,死生相守的情感。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因为他们没到这个年龄,不会有这个体验。你给他讲,他可能只是象征性的点点头,只有在他真正体会到时,才能真正理解这种情感。但话说回来,人的体悟和慧心,有时与年龄相关,有时却与年龄无关,更多的是与个体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以及智慧感悟相关。教你感悟生活,体验至情,洞察真理,更好的把握个体经验和经历,这就是哲学的强大之处,也是学哲学的众多好处之一。

    8,哲学与幸福

    幸福是个大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今生幸福。而探讨幸福、追问什么是幸福是哲学和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哲学家也是人,不同的人对待幸福有不同的观点,哲学家也不例外。什么是幸福呢? 古今中外,无论在哲学家还是普通人那里,关于幸福的标准都各不相同,所选角度也不同,得出的结论更是千差万别。但也许,正是这种“千差万别”,成就了哲学以及我们人生无尽探讨和追寻的意义。罗素说,幸福源于参差不齐。

    幸福很怪,像一股永远不可能抓住的流水,它无法用量来衡量,更无法制定一个共同的关于幸福的标准。虽然现在有的人制定出了些关于幸福的指数量表和数据,但也很难得到统一和共识。因为幸福太难或根本无法定义。

    幸福为何很奇怪呢?因为它有时就是一瞬间的事,有时又跟某个人、某件事或某段回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更多情况下,我们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某些愿望或欲望,认为得到或实现后就一定很幸福。但一旦真正得到、拥有后,却并没有感到幸福,甚至有时会感到更空虚、无聊。这就是幸福的奇怪和无法把握之处。

    另外,幸福中存在一个哲学问题,即知足与不知足的问题。我们对一件事,对一样东西在数量上的需要可以满足。满足就会知足,知足就高兴、满意,满意从低层次讲是一种幸福。凡是我们生存需要的东西,凡是可以量化的东西,都可以满足。比如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限量,这种需要都可以通过购买或等价交换来满足。但人的欲望没有限量。欲望永远不会知足,因为欲望如同黑洞,永远不满足。欲壑难填,就在于此。人的具体需要都可以通过东西、物质填满,只有人的欲望最难填满。填不满,就不会知足,不知足,就会不满意、烦恼和痛苦,进而感到不幸福。佛家智慧中讲,觉悟者首先要做到三戒,即戒掉“贪、嗔、痴”,其实就是要戒掉尘世中的众多欲望,把身心清空,然后才能学佛,念佛,让佛入住心灵后,逐渐通过日常修为达到、上升至觉悟者。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欲望变得更加杂多,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新奇的设备和起起伏伏的人生变故中,人的内心很难平息。永远追求,永远填不满,这种人至死都不会感到幸福。也许他生命中会有些小幸福或小确幸,但从大的人生总和来看,却还是痛苦大于幸福,还是不幸福。在幸福面前,没有对错,只有人生体验的不同。尼采就说,真正激励我们人生和生命意志让我们创造出伟业和奇迹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尼采也许是对的,但他的生命意志哲学只适合于少数精英式人物,并不适合普罗大众。

    知足会满足,满足会满意,满意就会有一定的幸福感。因此,从哲学上说,人应该“知止”,对自己的要求或做事感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知足。如果永远不知足,就不会有幸福感,即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我们又不能一味知足,因为鲁迅就讲,“不知足是向上的车轮”,如果一味满足于现状,沉浸于小确幸,我们就会变得不思进取,时间一久,就会被时代所甩开,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满足虽然与幸福有关联,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且并不适合每个人,满足与不知足要结合运用。

    幸福有两种: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两者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之处,个人生活上的满足,美好的情感体验,隶属个人幸福;一个社会大环境很安定,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带来的是全国人民的满意。人民群众的满意或意志实现,就是全社会的幸福。为政者,为了人民的幸福,应该不满足于现状,励精图治,改革不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放在首位;而作为个人,则应该学会知足与不知足的辩证应用,让自己的人生富于意义,当自己回首往事时,不会懊恼或悔恨。或者这样,才能无限地接近幸福。

    写在最后的话——

    人的现实生活一望无际,无边无涯,如同大海,如同宇宙。空间可以做到人为地有限,但是时间却永无尽头。此情势下,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全知全能,用全景式的视角切入或观察,一个人无论如何博学,如何在哲学之路上建树巨多,相比人类社会,历史长河,时间巨链,他的智慧仍然是有限的(或许只有上帝可以做到)。生活的海洋永无止息,宇宙绵延无尽,但生命之树长青,就像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类探索和追求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学会哲学思维,会用哲学之辩,直至能够把舵掌向,踏浪前行。我们应该学会从生活之树上摘取智慧之果,然后用哲学智慧更好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果哲学家不食人间烟火,背对生活,只是躲藏在由概念和范畴构筑成的哲学堡垒或哲学理论中,那早晚有一天,智慧之花会枯萎,真理之树会凋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醒世育人——哲学与生活中的8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ec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