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会发光的树洞生活家心理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作者: 落花吟 | 来源:发表于2017-04-17 21:47 被阅读395次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前天,有位素未谋面的朋友从武汉过来找我玩,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饭,去江边聊了会儿天。当天晚上,他在微信里给我发了一句诗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突然觉得很感动。因为在那一天,我也一样,产生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初见,却像是重逢,新知,便好似旧友。一见倾心的熟悉,一见如故的知心。这种感受好像曾经也有过。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在一个旅行群里和几个群友特别聊得来,平常大家总是在网上互相调侃,互相学习,分享着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直到快毕业了,我们五个人才约着说见一次面。后来我们一起约着在武汉群光广场附近聚餐,也许是因为之前大家就已经有了些了解,所以真正见面的那天,我们几个人都玩得特别嗨,就像看到许久不见的老友一般,没有一点点的距离感。或许,这种初见是在心理上已经见过面了,所以后来聚餐的那天会觉得,好像以前就见过。这种感受是基于对对方的生活、性格和认知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因为通过聊天的方式,我们在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对某个人基本的特质的印象,而见面的时候,刚好可以把这些特质投射到那个人的身上,从而产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么,我与朋友产生的那种“似曾相识”感受又该如何解释呢?虽然只是初见,却可以像老友一般随意谈笑,毫不忌讳;尽管只是初识,却好像可以轻易理解对方或被对方轻易理解。

原来,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有个有趣的名字,叫做Deja-vu现象

Deja-vu现象,中文翻译为“即视现象”或者“幻觉记忆”,简单而言就是“似曾相识”,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反倒降低了。一个世纪以前,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这个现象的具体表现有三种情况:

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这种一般会发生在陌生的地方,即当事人来到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人们对即视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印象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某个印象早已潜藏在做梦者的潜意识里,然后偶然再在梦里显现出来,也有些研究指出这种现象和另一种超越时空的潜意识有关。另一方面,有些大脑活动研究专家指出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某半边处理讯息的速度稍为快过另半边所做成的。

时空隧道

这是时空隧道的碰撞或对梦的记忆。在梦里已经看到了将要发生的场景,只是记不清梦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会觉得好像那里经历过。其实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记忆,对梦的记忆。当发生某个场景的时候,人的控制神经(中枢神经一部分)就会以极快的速度传送于记忆神经,这时大脑的反应还没有传达到记忆神经,所以当大脑的反应传到记忆神经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到以前发生过一样。这是对相对论的一个巨大挑战,当然至今这个理论并没有得到证明,只是猜想阶段。

大脑皮层放电

这个在医学上还有一种解释是大脑皮层瞬时放电现象,或者叫做错视现象,也可称为视觉记忆,经常会发生在你身处于非常熟悉的环境时。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当你看见一件东西或者遇见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先把记忆存储在缓存区。之所以会发生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经经历过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在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它存在历史记忆中去了,在看着眼前的事情的时候你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你就觉得好像以前已经发生过了。在大脑疲劳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

意识流动

生死意识流动的差异。生死是人的意识流动图。人从出生就有了意识,到死之前这个意识一直是平坦的流动。到死了之后,人的意识会按照曲折的路线回到出生时,从而一直往复。因为死后的路线曲折,致使生时的记忆被分段的记录,只有处在接点的记忆才有可能被下一段“生”的意识,就会出现既视现象。至于为什么年轻人和老人会有这一现象,也很好解释。年轻人的正常的意识形态还在形成中,而老年人的大脑的记忆回述功能较强。而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经常忽视这种感觉,而不是不存在。

灵魂

虽然正统派的科学者们拒绝谈论灵魂的有无,或是毫无余地地否定这一观点,但是高能物理学及一些其他的边缘物理学对这个问题的牵涉是不可否认的。有一些异端物理学者提出灵魂的本质是一种高能粒子(物理学上有很多推测得来的证据,因为虽然人类可以依赖物理法则和规律预言它的存在,但人类的科技力量不足无法验证,包括很多种高能粒子等),本身携带巨大的能量,可以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障碍,就是说可以在时间及空间中进行移动。这种推论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它们在遇到新的结合目标(另一个人的脑)并结合之后,在这个人是新生儿(没有已经形成的记忆的情况下)就会发生人格的转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轮回或夺舍。

时间静止

有人认为,即视现象很有可能涉及关于整个宇宙的奥秘中的一种可能:即时间是静止的。大部分人认为时间是单一线性的,匀速前进,古往今来,从始至终。而有些学者及其观点支持者则认为时间是多线性的,或是首尾相接的线性环状。如果将多线性的时间观和环状时间观叠加一起,再加上时间线会任意穿插组合,那么时间就将会是一团“毛球”,而我们所处于的物质世界,只是所处于的大时空中的一个点,所以感官上是单一线性的。如果把整个内部不停运动的大时空看做一个点,那么相对外部来说,内部的时间就是静止的。

我们可以看到,对即视现象的解释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从目前各学科各领域对这方面的研究来看,似乎每一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而我的理解是,这或许和人的灵魂有关。虽然我不是什么信佛之人,但我还是比较愿意相信前世今生。也因为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更愿意相信这些佛法。或许,那些所谓的“似曾相识”,不过是因为我们的灵魂曾经到过某些地方,遇到过某个人,经历过某些事,而在轮回中,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后来,在我们的人生修行中,遇到某些与过去有关的事物,便会突然地想起曾经的瞬间,这些瞬间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那些我们始终无法忘记的人,在第一眼认出他们灵魂的时,会恍然觉得,原来这是一场相隔胜远的久别重逢。

另,科普一下“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出处。其实它是云南茶花烟的一句宣传语,出自一位尚不知姓名的设计师手笔,虽然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诗,但都误以为是史上某位很著名的诗人所作。全诗如下:

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

天涯明月新,

朝暮最相思。

最后,分享几句与这句话类似的诗句:

 1、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2、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3、莫道无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识。

 4、水曲芙蓉,渚边鸥鹭,依依似曾相识。

 5、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lx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