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12674/8ca1a985b2f81354.jpg)
我今年24岁,即将大学毕业,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长。
如果你问我24岁内心逐渐成熟是一种什么体验,那我想告诉你这3点。
1
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且不断修正。
以前的自己是一个追求完美,无比挑剔的人。不管是对身边的人,还是对自己都着极高的要求。总是想把自己的弱点隐藏起来,企图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别人。
现在想起来,这是多么可笑的完美主义。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缺憾正是生活的另一种美。
我开始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且不断修正。
我脾气不好,一点就燃,于是我尝试愤怒的时候在心里倒数30秒再说话,做出错误决定的几率也就少一点。
我英语不好,不仅仅是基础不好,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的懈怠,我尝试每天背五个单词,量很少,却容易坚持。
我没有耐心,很多时候欲速不达,每当想放弃的时候,都不断的进行心理暗示,多一点练习和耐心,很多事情也会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
当我开始不断自我反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且不断改进,这就是内心逐渐成熟的体现吧。当你开始正视自己的弱点与不足,你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情绪,不会将不如意归咎于别人和命运。
2
学会独立,不害怕孤独。
现在的我可以一个人吃饭睡觉,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看电影,你一定不敢想象,以前的我是一个处处需要陪伴的人吧。
在那些青涩美好的年华里,总是对别人期待太高,依赖太多。
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哪有永远不离不弃的人,父母都无法陪伴你一辈子,更何况是他人呢。
时光终究逼着我们学会独立。我很庆幸,在大学时学会精神独立,一个人兼职旅行,读书写字,后来,一个人找实习单位,一个人上班下班。
我很庆幸再过一个月就毕业的我,已经完全实现经济独立,有了一点点的存款可以投资自己。
我始终认为,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要做到精神独立,然后才是经济独立。当做到这两点时,发现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很多人都说,我一个人度日过日,不觉得孤独吗?我孤单,但是我不孤独。这两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孤单是形式上的一个人,尼采说过孤独是悲剧性的,是一种寻求他人理解而不得的心境。
我不寻求他人的理解,我只求与自己和解。
如今的我一个人很好,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洒脱,吃自己想吃的食物,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想一个内心成熟的人,不会介意孤独,至少比随波逐流舒服。
想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一段话:
以前想要的,现在全都不想要了。要是三年前你问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我一定不假思索地说,我想成为与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的人。
要是你今天在问我同一个问题,我肯定说,我还是维持现在清高冷傲的现状就好了。这样没有人来打扰我,省掉了许多麻烦。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得耐得住寂寞。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2674/e5e1f2de8b9dbf60.jpg)
3
更加珍惜感恩,做最真实的自己。
这点也是近两年才逐渐表现出来,之前的自己也是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让别人非议,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后来才发现,不管你做得再好,都不可能让每个人满意。与其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为何不多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呢?
人生无非是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而已。当想通这一点,回归真实的自己,会减少许多的束缚。
我在简书和自媒体上写作,也收到一些负面的不太善意的评论,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别人听到我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把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联结起来,或者给一些人一点点的启发和思考。
如果我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更多的考虑如何写才不被非议,如何写才能讨好读者,那我一定写不出好的文字来。
这是我第一次在简书这种大平台上写作,我不懂写作技巧,思维也不够缜密,但是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当然也收到了很多温暖的评论,有时候评论太多,无法一一回复,但是我都会看。
现在每一天在公众后台也有不少人给我留言,有评论我的文章的,有倾诉自己苦恼的,有跟我分享故事的。
不管说什么,我都很开心这些人看到我的文章,关注我,愿意花时间停下来跟我聊聊。
有些人说我的文章很温暖很治愈,可是很多时候,反而被读者给暖到,你不知道有多少次看到留言嘴角上扬,有些留言能让心情不美丽的自己瞬间开心起来。
对于一些倾述烦恼的人,我总是会打一大段文字回复,虽然都是一些大道理,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但是真心希望一切安好。
还有个姑娘每天都跟我说晚安和早安,她说这是一种温暖的延续,就跟我每天发图文一样。
我很感恩写过一些字,认识了一些人。
24岁的我,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我很庆幸我没有辜负自己。
我不懂怎么走套路,但是我懂得多一点真诚总是对的。就像有人跟我说的“你不用讨好任何人,你做自己就好了”。
人生是自己的,写什么文字,做什么事情,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哪怕颠沛流离,哪怕头破血流,无愧于心,足矣。
刘若英有一首歌叫《给十五岁的自己》,我每每听到都热泪盈眶,“我们想去的地方,一定有人也很想去,我们都不要放弃,都别说灰心,永远听从刻在心中那些声音”。
现在24岁的自己,感觉是这20多年来最好的状态。
不断提升自己,看着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拥有一些自由和洒脱。做真实的自己,不忘初心。
也曾迷茫彷徨,也曾失落失望失去所有方向,也还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多需要学习,我很感谢自己的努力和坚强逐渐成为想成为的人。或许我们都是蜗牛,背着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一步一步往上爬。
20几岁,人生的四分之一,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不会永远年轻,但是可以永远热泪盈眶。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着它”。这或许就是20几岁的人内心逐渐成熟最好的诠释吧。
END.
文/愈姑娘
一个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伪文艺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