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气死人,命比命气成病 ”,这句俗语广为人知,但人们却很难戒掉攀比心理。人总在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与周围人作比较,比他人强就志得意满,不如他人就闷闷不乐。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一个人非常幸运,超过所有身边的人,他也不一定一直感觉到幸福。因为一旦走出他的圈子,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很可能强烈的挫败感就会油然而生。
时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没有自己正确的选择、判断,缺乏一个强大的内心,就会导致人生成长的力量不足,不会带来进步,却会带来危害。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孟子.尽心上》
对于极度饥饿的人,一切食物吃起来都是美味的的,极度干渴的人,一切饮品喝起来都是畅快的。
在极度缺乏的状况下,主观的渴望和需求占了主导,品尝到的就不是饮食的正味,就妨碍了饮食的正道,这是因饥渴带来的危害。
生理的反应会造成味觉的不同,孟子以饥渴之害为切入点,但其想阐述的重点却在下文。
他说“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岂止嘴巴肠胃会遭遇饥饿、干渴的危害,人心也会有这种危害。
身体有饥渴,心灵也会有饥渴。人们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自觉地使饥渴之类的危害不要成为心的危害。
阻止“心害”真的很重要。饥不择食,渴不择饮,就会背离饮食之道,可能因此有不洁之物入口入腹,危害健康。
心灵饥渴了,如果不加选择的填补空虚,为了一时的虚荣,丢掉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为了满足自己身体的享受,不顾自尊,遭受危害就是早晚的事。
孟子说“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没有“心害”,内心就是平静的,安详的,就不会胡乱攀比,就不会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忧心忡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