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典:侧帽风流独孤郎

作者: 芒果多刺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6:25 被阅读25次
说典:侧帽风流独孤郎

“侧帽风流”这个典故,我是今天才读到的。

侧帽倒是常见的。

清初第一词人,“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纳兰性德,他的第一部词集,也是纳兰的成名之作,即唤作《侧帽词》。

我常常在想,什么是风流?

若是书生,当着白衣,手执经纶,笔墨在胸,一身傲骨,一世清莲。

若是战士,当着青衣,横刀立马,沙场点兵,一腔孤勇,一骑红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这是屈原的风流;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的风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王翰的风流;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岳飞的风流;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辛弃疾的风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曹松的风流。

而今天所说的“侧帽风流”,是由一位将军赋予的。

这位将军,一生仕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官至大司马、柱国大将军,镇守陇右近十年,属民皆称其善,敌人秋毫不敢犯。

他的名字叫独孤如愿。

因为在担任陇西十州大都督期间,示民礼教,劝农耕桑,数年之内,使民冤政乖的陇西公私富足,流民争相归附。

“太祖(西魏太祖宇文泰)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后以独孤信行于世。

在独孤信的一生中,既有过金戈铁马的南征北战,也有过仕宦从官的峨冠博带。

他曾经被人称赞,因为吏治得当,也曾经被人颂扬,因为保家卫国。

他曾经战胜归来,打马游街,也曾经败走南梁,血肉淋漓。

他曾经姿容华彩,风度翩翩,也曾经骑射精良,忠肝义胆。

《周书·独孤信传》描述他:“美容仪,善骑射……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

孝武帝元修称赞他:“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

隋文帝杨坚也说:“风宇高旷,独秀生人,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谟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世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

可是,让人悲哀的是,后世知道独孤信,多是由于他被戏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的身份。

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

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如此情状,究竟是优是劣,所见不同,而趣舍万殊。

说完独孤信,让我们回到典故“侧帽风流”。

《坚瓠集》里说:

        世知郭林宗折角巾,而不知北周独孤信事。令狐德棻《周书》载:“信在秦州,因猎回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东汉尚风节,林宗人望,士人乐效,犹为恒理。若信武官,处偏安之世,而能风动如此,为尤奇也。

郭林宗折角巾,又叫林宗巾,典出《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

        (郭林宗)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

东汉的郭泰,字林宗。名重一时,为时人所推崇。

一天在道路上遇到大雨,头巾的一角折起来了,当时的人为效仿郭林宗,故意折起头巾一角,称作“林宗巾”。

而独孤信,则是因为在外打猎到日暮,回城时快到宵禁了,因此快马加鞭飞骑入城,在风力下作用下帽子倾斜。当时之世,凡是有帽子的人,因为仰慕独孤信,都跟风侧帽而戴。

和郭林宗所处的魏晋之世,竟为风流不一样。

独孤信作为一介武将,在战乱偏安,苟为偷生的岁月里,依旧能够引得时人风动如此,可谓是风流之至了。

而又因为独孤信少年之时便注重仪表,得到独孤郎的美誉。

《北史》说:“信既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

“郎”这一称呼,在古时名人间尤为普遍,但虽多而不滥。

《七修类稿》统计:

        汉邓通为黄头郎,吴周瑜称周郎,晋桓冲名买得郎,谢道蕴称夫王凝之为王郎,何晏称粉郎、何郎,王僧辩称鲍泉为玉郎,潘岳曰潘郎、檀郎,王僧虔曰王郎,齐江江郎,刘显甫曰刘郎,刘禹锡自称刘郎,梁顾协曰顾郎,北齐卢师道曰卢郎,邢邵呼袁肇修曰清郎,后周独孤信曰独孤郎,沈约曰沈郎,隋滕穆王曰杨郎,宇文晶曰宇文三郎,唐明皇曰三郎,张昌宗曰六郎,崔徽名缁郎,元结名漫郎,钱起曰钱郎,安禄山称李林甫曰十郎,程元振曰十郎,萧悦曰萧郎,萧嵩与梁武帝亦曰萧郎,五代王审知曰白马三郎,后唐称石敬塘曰石郎,王溥呼子二郎,王安石小字獾郎,谢渝称柳浑曰宅南柳郎,朱熹小名沈郎,徐宪人称曰鸠郎,杨延昭善战,虏人呼为六郎。

能够在漫漫历史滚滚红尘中挣得一个“独孤郎”传于世,也算是独孤信的能力了。

侧帽风流独孤郎。

在诗词之中,这个典故出现的次数并不少。

李商隐曾在他的《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一诗中写道:“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在他的《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一诗中,同样用到了“侧帽风流”的典故:“新人桥上着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被称为“词俊”的朱敦儒在《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中叹息:“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晏几道在《清平乐·春云绿处》中惆怅:“春云绿处。又见归鸿去。侧帽风前花满路。”

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呼喊:“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杨亿的《公子》一诗,同时引用了林宗折巾和侧帽风流的典故,他说,“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侧帽风流,这是个一旦念起就口齿生香的词。

他沙场点兵,斩剑回望的那一瞬间,冠帽斜侧,惊艳了整个时光。

相关文章

  • 说典:侧帽风流独孤郎

    “侧帽风流”这个典故,我是今天才读到的。 侧帽倒是常见的。 清初第一词人,“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纳兰...

  • 人物传记之历代美男子系列

    历史的花荫下,站成一道又一道绝美风景的, 不只倾国倾城的美女,还有风华绝代的美男。 独孤信 ——侧帽风流独孤郎 ...

  • 一门三皇后,史上最牛老丈人”是怎样练成的

    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北魏云中人,鲜卑贵族出身,生有八子七女,西魏八柱国之一。 “侧帽风流”的主角就是独孤信,年少...

  • 侧帽风流 - 草稿

    清词人纳兰性德,有《饮水》,《侧帽》两册词。其中“饮水”,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之意;侧帽,是说独孤信因风吹侧帽...

  • 侧帽风流

    诗侧帽,词风流,咬词留味口,嚼句上高楼。信步,信步,品诗柔,时低头。仰天放字钩,收得一篓篓。 长...

  • 侧帽风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现在流行小鲜肉真是让人不敢恭维。长得白,有女像,会唱歌会跳舞就被大众捧上天。现在又流行明星经济...

  • 北欧神话人物篇(5)| 四海八荒第一美男子巴德尔

    说起美男子,我们会想到战国时期的“香草美男”屈原,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的潘安,“侧帽风流”的独孤信,“清朝第一美男子...

  • 搜索引擎: 找找你和你盆友在不在这里 ,不在?评论区贴链接吧

    超级链接陆续添加中 A B不墨青山 比励 C城北听雪 侧帽风流 楚驍 D党战虎 典昕 斗室散人 E ...

  • 郎艳独绝(诗词中的绝代风华美男子)

    西安旅游,才知侧帽风流独孤信位列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记得有战国时代身长八尺齐相邹忌,“邻女窥墙”宋玉;三国...

  • 七律·侧帽郎之歌

    自号如今侧帽郎,偏能写出老篇章。 此时心底仍舒展,何日人前不醉狂? 难怪酒怀虽有别,可怜诗梦却非常。 周遭尽是清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典:侧帽风流独孤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b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