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只科研狗,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中一直过着老板指哪我打哪的日子——每天揣摩言外之意,分毫不差地完成任务,已经是我对于研究生头衔的全部要求。
所有的俗套故事都有一个转折,从此主人公华丽蜕变,但在这个现实故事中,或许只是成长那么一点点。
故事源于我把事情搞砸了——试验做坏了一部分。一开始我拖延,想着距离结果分析的日子还远,并且抱有侥幸心理:那就是或许坏的只是无关紧要的部分;再后来我不得不又一次确认,做坏的部分并不无关紧要,并且有门相关的差事找上了门来——为我的“成果们”申请个地方安置。那么我便要找老师签字,他必然会问我相关事宜——我要坦白吗?还是再拖一拖?
我决定了:为了不再揣着愧疚彻夜难眠,做个诚实且自省的人是上上之选。
奈何天不遂人愿,接连几天我鼓足勇气,迎来的都是紧锁的办公室大门。慢刀子割肉最为致命。
终于在今天,我踏入门内,向老师“坦白从宽”,原本做好准备接受一切狂风骤雨的我,竟然连数落都没听几句。准备好的眼泪化成了一股暖流,向全身蔓延开来。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实在是个实验黑洞,做事情毛手毛脚,论文的逻辑也不甚清晰,所以断定自己不是这块材料,转而用更多的时间积累实践技能。可以说这次失败是意料之中,也是能力所限。但我从没好好反思:实验室的其他同仁们花在查阅文献和试验的时间远胜于我。于是这成了一个怪圈:初学导致的做不好——觉得不适合——不愿意继续做——限制自己的成长——真的做不好——确定自己不适合。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本科生涯:起初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读研,所以觉得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可最后自己打了脸,想要读研便只能靠考的。虽然我收获了许多其它的经历,也谈不上后悔,但每每忆起当初,总会产生一种:如果能在好好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其它的机会就好了。
想当初,我会在觉得无用的课上学一些东西,但更会睡觉,刷手机。更常见的是平时在高数课上背单词,考试前在英语课上学高数突击。
我浪费了课上的时间,但并非都拿去做了有益的事情。那么何不牺牲那些不必要的所谓娱乐,让自己收获双倍的能力呢?又为什么要制造这些阴差阳错,换来所谓的高效的错觉呢?
——归根结底,是我被自己框住了。
浅尝辄止,便妄下结论,我适合和不适合的,我做得好和做不好的。
这样怎么可以呢。
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别怕失败,从此刻起,给自己个机会吧?
毕竟,把那些不然也会被浪费掉的时间,拿去投资一件可能会有收获的事情,难道不就已经很值得?
山川异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