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笔记7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19:01 被阅读32次

                  普眼章(4)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成就了清净圆觉的人,就应当知道不再被法束缚,也就不求从诸法中解脱;不讨厌生死轮回,也就不喜爱清净涅槃;不敬重遵守戒律,也就不憎恶破坏禁忌;不看重老修行,也不会轻视新学人;什么原因呢,这些都是圆满的清净觉相罢了,比如眼光清清楚楚照见前面的景物,眼光圆满普照,没有分别,也就没有讨厌与喜欢。为什么呢,眼光和景物本是一体,所以没有讨厌与喜欢。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这些修习清净心而成就的人,也就明白清净心中其实没有修习也没有成就,圆满觉性普照一切,如如不动一切平等,观察一切时一切处的世界,就像空中幻花,乱起乱灭,没有在一起也不曾离开过,没有束缚也没有解脱,才知道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的种种说法与境界,就像昨晚做的梦一样。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因为就像昨晚的梦境,现在醒了就应该明白,所谓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其实没有生过没有灭过,没有来过没有去过;那些体验到的事理,没有得到与失去,没有什么可取可舍,那个能体验的心,不用造作什么,也不用止息什么,没有放任也没有灭除,在体验的过程中,也没有能没有所,压根就没有体验的心,也没有体验到的那些事,一切法界的性质本来就这样平等,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就是这样修行,这样进步,这样思维,这样去做,这样方法,这样开悟,求得这样的妙法,就不会迷茫。

        “昨梦”的譬喻真好。 梦时非无,一切都在这里发生;醒来非有,方知一切都是自己的造作。

        今天笑昨夜梦里愚痴的自己,不知有无笑今天愚痴自己的他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相关文章

  • 《圆觉经》笔记7

    普眼章(4)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

  • 证、悟、了、照诠四相

    证、悟、了、照诠四相 ———《圆觉经》笔记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指的是什么?在《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

  • 《圆觉经》笔记2

    文殊菩萨章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

  • 《圆觉经》笔记13

    清净慧章(2)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 《圆觉经》笔记11

    弥勒章(2)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

  • 《圆觉经》笔记12

    清净慧章(1)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

  • 《圆觉经》笔记10

    弥勒章(1)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

  • 《圆觉经》笔记3

    普贤章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

  • 《圆觉经》笔记4

    普眼章(1) 于世尊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 《圆觉经》笔记5

    普眼章(2)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觉经》笔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hq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