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上5节研究课展示完毕。下午听了四节课和两个总结。回到家都7:30了。累,但是也有很多感悟。
复盘昨天和今天的学习培训。
教学设计上:这次研究课是围绕大单元教学进行的,昨天听了专家的讲座,和自己之前设想整体结构差不多,倍感新颖的是专家们的一些教学设计新颖。这些设计传承了传统的字词句教学,又能把现代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在单元的整体解读和思考过程值得去认真学习、实践。
首先,单课文本解读到位,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是每个教师需要学习的。单元整体设计一目了然,层层深入。以情境任务为基础,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下面又有按课时确定的活动,活动下面是步骤。
专家团队设计的第五单元如下:
提炼单元的主题明确,三篇课文有相同的任务引领,由不听劝告和急于求成到看问题实事求是,不急于下结论,再到遇事要动脑筋,亲自实践。让学生从故事走向生活。
我们的设计:以遇到问题怎么办为主题。设计了一节绘本阅读热身课《也有一定有办法》让学生先了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任务二是( )引出后面三课如何想办法。这个设计预热很好。后面三课是子任务,古人有办法,老师更有办法,小马也有办法。每一课设计了学习活动。
任务一
我们遇到的问题
活动一:联系生活 列问题
活动二:共读故事 分问题
活动三:互相探讨 理问题
活动四:聆听故事 解问题
子任务一:古人有办法
学习活动一:理线索,讲故事
学习活动二:明办法,知对错
学习活动三:得启示,学办法
(我的子任务一,这是最初自己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的朗读故事的语气和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设计。后来讨论又改为:
子任务一:古人有办法
学习活动一:讲一讲故事
学习活动二:理一理线索
学习活动三:辨一辨对错
学习活动四:学一学方法
我感到事情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错,只在于选择的方法是不是可行。作为讲故事就是要读熟、读透、读懂。结果去上课果然坑在了学生不熟悉课文上。团队的工作也不能怨谁,只能怨我自己。幸好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虽然超时了一点,总算完成任务。学生不会读的词句我多花了点时间,这恐怕是我的强迫症,感觉学生不会的地方更要让他弄懂,就算公开课貌似失败也不能丢下学生演自己的戏。
子任务二:老师最有办法
学习活动一:读出语气,三看三问
学习活动二:生活中换个角度想问题
学习活动三:拓展思维,换个角度思考
子任务三:小马也有办法:
学习活动一:读读不同的“语气”
学习活动二:讲讲小马的“故事”
学习活动三:说说过河的办法
任务三:我们一起想办法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学习活动一:我有一个好办法
1.联系生活 发现问题
2.找到办法 引出公约
学习活动二:人人都有好办法
1.小组讨论 收集点子
2.梳理整合 制定公约
3.制作海报 美化公约
反思这次上课磨课:一、子任务设计没问题,但是单元要素没把握准确。这一单元是故事,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准确的语气朗读,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依据两个要素编排活动的话更能体现单元特色。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没能够读透教材来确定,太依赖参考资料。
二、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意义理解不透:在磨课的时候,把准备上公开课的同学排除在外,但是没给这个单元预习任务。组织者认为每个子任务要上第二课时,这也没问题。
根本问题是没有上了一课时,就迷之自信学生抽出的都是成绩优秀、聪明伶俐的,周末只告诉要读一读第五单元的课文。结果,五节课,除了任务一和任务三是实践活动课,上得比较成功。而其他三个子任务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结果上得费力费时,而且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没有基础的铺垫,犹如空中楼阁,学生懵,老师也懵。
三、这次课也对是公开课表演完美的一个狠狠打击吧!不基于课堂传统流程的创新没有根基,要么课前演练完美来展示,要么等着所谓真正的学习发生上得一塌糊涂。
四、一切不站在学生学情角度的设计都是虚妄,只是教师的自娱自乐而已。这一次如果审视了学生对课文了解的情况,本可以发挥好这一次研究结果显示的真正价值。
当然,有人怨其他老师影响了她发挥。我也是第一次上得这么艰难,虽然顺利上完计划的内容,但是回头看看,还是没坚持己见,认真读透学生和教材吃的亏。
这是一个教训,看样子,不同频的人真是不能在一起共事。自己一个人教好自己的学生,心安理得,不负初心就行了吧。演一些花架子搏几声喝彩的浮华从来不属于我。
倒是五年级的三位老师《对联》的教学设计,从吃透课标,提炼主题,认清单元语文要素,最后三节课上得很成功。
主题是:领略奇妙的对联文化
三个任务分别是:
任务一:了解对联
学习活动一:结合资料,了解对联起源
学习活动二:回顾旧知,了解对联特点
学习活动三:收集整理,了解对联类型
任务二:欣赏对联
学习活动一:对联形式之妙
学习活动二:对联语言之妙
学习活动三:对联故事之妙
学习活动四:对联书法之妙
任务三:仿写对联
学习活动一:诵读经典,积累语言
学习活动二:借鉴方法,模拟创对
学习活动三:运用方法,自主创对
学习活动四:独立出对,强化兴趣
三个任务递进联系,让学生学懂学透、兴味盎然,真正的好课。学生上得停不下来。跟随老师由古诗到对联,了解对联的分类,对联的平仄音韵;跟随老师听有趣的对联故事,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故事,师生合作书写对联;跟着老师填对联,对对联,创作对联。
听到精彩很欣慰,参与的课失败,也算抛砖引玉吧,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想想有分歧也正常,失败的结果也正常。用一句话忽悠自己一下: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哈哈哈哈哈
这次研究课害我浪费了这周时间,班里的课没法正常上,简书课程没得按时听,朋友发来的录音稿没法按时给她,没得空读书,眼皮直打架。哈哈。以后这样的事还是尽量推脱的好,静静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默默多学学,学透学懂好好用在自己的课堂吧……
明天周一又是忙碌的一天,后天必须得补上简书的听课和作业啦。有空一些又去看看简友们的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