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心能装下学生的心,学生的心里也能装下老师的心,教育,会是怎样的境界呀?教书育人这条路,不管是最开始还是育人过程中我想都是曲折难行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3493/9373dc3efd4e5b92.jpg)
这正如于谦所主演的电影《老师好》整部电影以“苗宛秋自行车”为线索,它也是老苗与学生的感情纽带。一辆政府奖励的自行车彰显着老苗“优秀教师”的身份,可他不知道他将迎来一个“无法无天”颠覆他规则的班级。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教书育人这条路总是漫长的,不管你是新教师还是身经百战的老教师在这条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断的探索。
任课两年,资历尚浅,学业不精,故为“新教师”。八年级-九年级,在这两年里和学生们相处有笑有泪,但多为苦,其中心酸也只有自己懂得。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复杂性,好像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性格多样的孩子,而我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最开始都显得不知所措,唯一解决的办法是靠单一的惩罚方式“打”“骂”(真是简单粗暴的方法,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这样单一的方式惩罚,最终导致的结局是师生不和,学生对我有意见甚至反感我的这门功课(虽然我存在问题,但我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好)。其实这种教育现象很普遍,老苗其实也是这样的,为了纠正班上有些学生的行为习惯他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斗智斗勇”。老师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学生有时无法接受老师的这颗良苦用心。而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相互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3493/e8a8ff2dc5453caa.jpg)
老苗最终还是做到了,是的,他做到了,他让大部分同学都接受他的心。他用行动感化洛小乙,给安静同学人生指引,组织学生募捐给“耗子”治病,从学习到生活他都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学生。我想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和老师彼此都装着各自的心,甚至老师的人生经历都影响着学生,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曾和好友探讨过相关的问题,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可以不被家长和校领导理解但如果不被自己的学生所理解支持,我们心中的那份育人热忱将会大大减半。
老师和学生彼此装着各自的心,都是很多老师所向往的境界。此刻的我,虽然离这种境界还很远,但我会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进。拨你我之弦,奏人生乐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