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127117/69914203fc159823.png)
走近中国近代史的上著名人物——李宗仁,直至读到《李宗仁回忆录》,是缘起于北京的一位老领导。他有一年要来山东,初次踏上齐鲁大地,别的不看,指定要到枣庄,要看台儿庄大捷纪念馆。山东人杰地灵,拥用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按说哪个都比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名气大,有看头,对老领导的安排,有些不解。
在我印象当中,李宗仁不过一普通国军将领,因台儿庄之战而一战成名。但当我陪同这位老领导看完纪念馆之后,才有些明白他的深意。他说,你知道吗,连毛泽东主席,当年对他也是礼敬三分,评价十分之高。毛泽东主席说李宗仁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还让他要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人是不会忘记他的,可见对李宗仁做出的贡献的充分肯定。研究现代革命战争史,绕不开这一关键人物。最后,老领导风趣地说,李老先生还是一位最早的“海归“”呢,不信,你找史料看看。
从此,我对这位国军名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7年我到重庆出发,偶然在石桥铺旧书市场发现了《李宗仁回忆录》。书是一九八零年,由当时的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厚厚的上下两册,因年代久远,有些破损,桔红色的封面上有斑驳旧痕,书脊绽开,里面的书页泛黄,如薄脆的秋叶。但我如获至宝,不计价格买到手,旅程结束回来,我已读完大半。
《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先生寄居美国期间,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写成的,共分八编七十二章,记述了从童年时代起,直到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这数十年的亲身经历,反映了讨袁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十年内年、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波澜壮阔的个人奋斗历程。
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是他一生为将为官为人的总基调。李宗仁先生在第一章《时代、故乡、家世》里面,动情地回顾了中华民族惨痛的近代史。他说:
“年百年来的中国,实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惨烈悲壮的一段。自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经过两百年的专横统治,国势日渐衰弱,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实开其端,外族嚣张,烟毒横流,国日贫,民日弱,遂至于不可收拾。”
他的成长,离不开家乡家庭的熏染教育,他的长辈皆是爱国忧民之士:
“每以叹息悲愤的语调,和家人亲友痛论时事。因此,我家的孩子还未启蒙,便有机会在众人中,旁听乡国沉沦的各种惨痛故事,油然而生革命抗暴的心理。”
有人说,李宗仁是国军中少有的福将,戎马一生很多的情况下都是能够大难不死,所以不光战绩好,而且可以说是少有的有福之人。我觉得,他的血液中流淌着“尚武”精神,如其说他勇敢顽强,不如说他具有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
“忽然一排机枪射来,正打入我胯下,我觉得大腿内侧的肌肉振动了一下,俯视即见血流如注。立刻伏在地上,但仍大呼冲锋,并说,夺得敌人大炮一门的,赏洋五百元,于是全营蚁附而上,杀声震天,敌人弃山而逃,我军全线遂尾跟敌人追击。此时,两名勤务兵才扶我退出战场。我这才发现自己身中四弹。。。。”
李宗仁晚年在美国一待就是16年,没有再涉足政坛,按照他的说法是“退休海外,不问世事”。期间,蒋介石在台湾也罢免了他的国民党副总统职务。虽然远在美国,李宗仁还是一直关心着台湾和中国大陆,他虽然不喜欢共产党,但在参访中也承认很佩服共产党,更为中国在进步和强大而高兴。
远适异国他乡,看到社会主义祖国日益强盛,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于是在一九六五年毅然离开美国,双脚又踏上了他当年策马驰骋的中华大地。在机场欢迎的鲜花和掌声面前,他流着泪说:
“期望追随我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对于他生活了十多年的美国,他推心置腹,又语重心长,告诫我们:
“这些年来,美国表面上以“反共”为名,实际上进行一系列反华、反世界人民的肮脏勾当,企图孤立中国,控制世界。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今天读来,看到中美贸易之战,不禁让我们更加清醒,任何妥协媾和的想法,只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且幼稚可笑。
李宗仁的爱情,也是享誉天下的美谈。夫人郭德洁和李宗仁的爱情很早,早在1924年的时候郭德洁就和李宗仁结为了夫妻,二人也是十分的恩爱,不过在1964年的时候,郭德洁被查出有乳腺癌,但是为了不让李宗仁担心,一直推着不愿意住院,后来在医生不断的劝说下,才答应接受治疗。不过后来在医院的时候,她担心的居然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李宗仁没有人照顾,最后竟然私自出了医院去照顾李宗仁。
据有关史料记载,回国后的李宗仁,晚年生活幸福。在原来的妻子郭德洁去世后,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十分关心,为他物色不少女士,其中只有在医院工作的胡友松被他看中,而她也同意婚事。原因据她自己说,一方面是敬佩李宗仁,另一方面是在原单位工作很压抑。
婚后,李宗仁与胡友松两人十分恩爱,胡友松对丈夫可谓关怀备至,一心一意照顾着他,而李宗仁对这个妻子也是疼爱有加,平日吃饭也都按她喜欢的来。李宗仁自己笑称是“自古英雄爱美人”。不过这段美满的婚姻没有持续多久。
两年后,李宗仁先是查出肺炎,之后又因为大出血住院,查出来是直肠癌,直到1969年去世,享年79岁。而在病逝前,李宗仁只希望胡友松可以在清明节去给他扫墓,从而告诉世人自己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
综观全书,作为回忆录,提供了一个值得推广的样子范文。归纳起来,有经下几点:一是以时间为线,贯穿全书,写起来思路清晰,读起来了然不惑。二是该有前有出版说明,后有附录,还附有主人公自己的珍贵历史照片,具有名人传记性质,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史料。三是重大历史事件,专章讲述,比如,第五编的《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北伐回忆,第六编的《十年国难与内战》,第七编的《八年抗战》等,用他的亲身经历,还原历史。四是尊重史实。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叙述,还原事实,有关引有材料,皆备有出处,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英雄已长逝,而芳名永留存!李宗仁老先生,天堂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