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以来,士族把持政治;高门寒士有贵贱之别并形成一种以贵役贱的定制;自五胡之乱,民族迁徙及迁徙后互相标榜,六朝门阀由此造成。士族之间互相拉拢,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士族和寒门不通婚姻,即便是同僚,也不能与之同坐。而傅粉施朱,也成为一时极盛的风气。
94版电影《梁祝》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流传千年的故事传说《梁祝》有所不同的是,影片中没有出现马文才这一人物,造成梁祝悲剧的是两晋以来形成的门阀等级制度。
故事精彩,但人物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今天不言梁祝这两个人物,而要说一说祝英台的母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
如果说电影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敢于与门阀等级和世家贵族做斗争的勇者,那么祝英台之母祝夫人就是那一只被网困住的鱼。曾经她也是可以跳出门阀等级这张网,但她却选择与时代妥协,再次跳入这尘世的池,自我阉割以后又再次逼迫别人妥协。
一、祝夫人也曾是那个敢爱敢恨的英台
从祝夫人打算送英台去书院读书时说的一句话“这男装是你娘小时候扮男装读书用的”可见她也曾是一个大胆突破礼教束缚的女子;且从影片中曾经喜欢她但后来却入了空门的和尚嘴里也可以推测他们曾经也像梁祝一样勇敢地相爱过。但祝夫人为什么嫁给了上虞祝家,可能是她对现实和时代斗争无果做出的妥协。
二、鱼死网破也没法改变门阀等级制度
也许祝夫人也曾反抗过,也许她的母亲对她也像她对祝英台一样,希望她读书只是为了光宗耀祖,嫁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大族,做世家大族的夫人管理上上下下。 她逼迫梁山伯写诀别书给英台时说的“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与英台的命运,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可以忍让南边的汉人,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这个我们汉室末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这是对梁山伯的告诫,也是对自己妥协的自怨自艾和对时代的控诉。但她很清楚,生在这个时代,个人的力量太薄弱,无法与时代抗衡。
三、自我阉割以后又逼着英台进行妥协
所以祝夫人明知道女儿不喜欢按照父亲的意愿精通琴棋书画、嫁给门当户对的世家大族,也还是让她在脚上绑上绳子。这无异于让英台缠上裹脚布,进行自我意识的阉割。 她让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也是为了让女儿能“看得过去”,好嫁入世家贵族。因其目的是要让英台光宗耀祖,把祝家上下的前途和光荣系在英台一人身上。她打理祝家上下,帮丈夫抹回春膏,怕丈夫因英台而生气,让梁山伯给祝英台写诀别书,她不是不懂这一切,她比谁都还清醒,却已被时代所吞噬,进而继续吞噬着别人。
她是一个被时代困住的人,也是被自己杀死的人。
英台接受父亲拷问,听着母亲的话脚绑着绳子边走快要撞到灯柱时却把它搬开。虽然此时其意识还未觉醒,但她能跨越眼前障碍,也许从这就开始埋下伏笔——英台终究是与祝夫人不同。 祝英台在嫁给马家的路上投向梁山伯的坟墓而去,以死与时代做最后的斗争。
祝英台虽然死了,但却活在世人心中。而祝夫人虽然活着,却亲手为自己挖了坟墓。一个意识觉醒过的女性,在门阀等级下自甘沦为牺牲品,自我阉割成为时代的提线木偶。
也许靠梁祝两个人是没办法改变时代。但他们的悲剧结局也曾给那个时代以回响,超越了时间和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