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金色梧桐想法
《史记》中的女人之言传身教的孟母

《史记》中的女人之言传身教的孟母

作者: 逆熵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1-07-01 06:35 被阅读0次
    孟母三迁(网图侵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只为孟子写了短短两段话,一段评论一段记述,简略概述了孟子的仁德思想。孟子作为与孔子并称的儒学大师,其“民贵君轻”思想已成为当今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为了探究孟子成长,延伸读了《列女传•邹孟轲母》,其中的三段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孟母教育的艺术,这或许就是孟子成功的秘密。

    01 孟母三迁——重视环境熏陶

    孟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她母亲独自抚养着孟子。最初孟子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就经常在坟墓间游玩,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孟母说道:“这里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搬离了那里,将家搬到街上闹市旁边,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又说道:“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环境对人都有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对孩子影响更是巨大,孟母能够为了孩子三次搬家,最终找了一处“学区房”,为孩子成长找到良好环境,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当然除了外在环境,家庭里学习氛围同样重要,带头学习,带头读书,也是为人父母者给孩子营造的最好环境。

    02 断杼教子——重视毅力培养

    孟子年少时,有些贪玩逃学,一次玩后回家孟母正在纺线,就问他:“你学习得怎么样了?”孟子回答道:“还是那样。”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孟子从此以后每天都勤奋学习,终于成为闻名天下的儒学大家。

    成功在于坚持,学习在于专注,孟母以“断杼”行为教育法让孟子明白,半途而废终归一事无成,这一教育方法值得父母和老师们学习。

    03  劝导孟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孟子结婚后,一天到卧室里去,正好碰上妻子脱去上衣,孟子认为妻子无礼,很不高兴。孟子妻子认为孟子把自己当外人,就向孟母辞行要回娘家。于是孟母对孟子说道:“按照礼法来说,人快要进门的时候,要问一下谁在屋里面,以表示恭敬。快走进厅堂的时候,就要发出声音,用来通知别人。进到别人家里面,眼睛要往下看,唯恐看到别人的隐私。今天你不但不遵守礼法,反而还要责备别人失礼,不是和圣人差远了吗?”孟子连忙道歉,于是挽留妻子,与妻子和好如初。

    夫妻矛盾、婆媳关系可谓让人头疼,孟母对于有些迂腐的孟子采取“以礼攻礼”,让孟子自感惭愧,诚心向妻子道歉,让我们见识一个极具逻辑说服力的母亲。

    04 劝子远游——讲究义与礼之间平衡

    孟子曾想去宋国,但为了奉养老母而一再迁延,整日闷闷不乐,孟母问明原因,又对孟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作为一个妇女,按礼的要求,只要做饭酿酒,侍奉公婆,缝制衣裳就行了。所以他们需要操持家务,对家中以外的事情就不用过问。妇女不要擅越礼制,要遵循三从之道。所以女子未嫁时就要听从父母,出嫁后听从丈夫,丈夫死了要听从儿子,这是礼的规定。现在你已经成人了,而我已经老了,你行你的道义,我行我的礼法。”三言两语就把孟子心中的积虑一扫而空,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国,受到了空前的尊敬与欢迎。

    家庭孝道与国家道义如何平衡,孟母提出“三从”、“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思想,从而化解了孟子的纠结,也向我们展示社会大义与家庭小义选择智慧。

    读史明智,教育孩子,环境比说教更有影响,行为比语言更有力量。说服他人,无论是家人还是他人,一定要学会以他人信服的逻辑进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善于把道理讲透。如同孟母以孟子重视的“礼”说服孟子,这一点值得我们领悟并身体力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中的女人之言传身教的孟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rd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