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中国传统文化想法
读《论语》感悟十一:我们梦想的“君子”到底长什么样?

读《论语》感悟十一:我们梦想的“君子”到底长什么样?

作者: 慢慢学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1-05-15 23:01 被阅读0次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在《论语》记录中,有很多学生问过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对不同学生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这次轮到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先做再说。

    首先要明白孔子认为的君子是什么?

    通常我们看到一类人作风正派、行侠仗义,就把这类人认定为君子进行讴歌;看到一类人歪风邪气、自私自利,就把这类人认定为小人进行诋毁。我们习惯把君子与小人当成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君子这类人从始至终的坦荡荡,小人那类人就彻头彻尾的长戚戚。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误区。

    君子和小人是人生的不同状态。一个人小的时候,大脑额叶未成熟,缺乏理性,基本靠杏仁核控制,做出来的事情都是小人行径。比如说“小人党而不群”,小孩子就喜欢今天一帮明天一伙,“小人喻于利”,小孩子就容易被好吃好玩的诱惑,但因为是小孩子,我们反而觉得可爱,这也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小人”阶段。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小人阶段开始,等我们成长成熟,大脑额叶发展完善,未必能成为君子,但经过不断的磨砺、修炼可以更靠近君子的状态。所以看到别人的小人行径也不必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我们也曾经经历过他们的阶段,他们只是还未成长,进一步反思也许我们也未必比他们成长多少。

    君子和小人还可能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反应出来的不同状态。每个人的体内无时无刻存在君子和小人两种状态,只是在某一场景是君子的一面显著还是小人的一面显著。比如有的人很多方面都显得很绅士、君子,但就有些场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发脾气,小人的状态就凸显出来了。所以,人无完人,我们不要去谴责别人是小人,也不必标榜自己是君子,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不断的修炼,抑制自己体内小人的成分,滋养体内君子的成分。

    但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显示出来的是君子还是小人。那就要跳出自己看自己,即我是我的观察者。从自我觉知开始,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有小人的成分,但这不是如影随形的标签,也不是放纵自我的借口,不小心成为“小人”后,我们要迅速自我察觉,然后进行修订。随着觉知的提高,我们可以建立起原则底线和预警机制,降低小人出场的几率。

    孔子要求子贡先把事情做好了,再慢慢告诉别人,说完了以后还要继续做,把自己说的做圆满,也就是“行胜于言”。孔子为什么这么对子贡说,因为子贡是商人,在某些场合就会做出言过其实的小人行为,孔子了解自己的学生,所以让子贡“敏于事而慎于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感悟十一:我们梦想的“君子”到底长什么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tl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