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征文 | 我眼中的哲学

作者: 醉后长亭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8:40 被阅读385次

大概在读初中的时候,我曾妄想创造一个理论,一个可以统领世间万物的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借助这个理论,我将明白世界和生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也将会明白人应该怎样过好一生。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理论其实是不存在的,它也不应该存在。

假如这种理论真的有人提出来了,那么,我猜想人类的进化也就走到头了,迎接我们的将会是衰弱和腐败。任何事物到达顶点之后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这似乎是一条铁的法则。

可是,人类偏偏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企图构造出一种理论,一种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理论,他们希望明白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这些问题,人们将其称之为哲学问题,而研究这些问题的人,即为哲学家。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哲学”这个词,中学生写作文,也特别爱写那种带有所谓“人生哲理”的文章,有些书籍网文,也会给自己贴上一个“哲学”的标签,各种所谓“人际交往的哲学”“职场上的哲学”“饭桌上的哲学”……这种现象非常有趣。但凡是好的词句,虽然并不是很明白它的含义,但人们总是喜欢不厌其烦的使用。哲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年头,乐意研究哲学的人少之又少,曾经文科状元的理想,如今已是很多大学专业调剂的收容所。不过人们知道,哲学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一个美好的词语就应该去消费它,这样显得比较有逼格,至于会不会把这个词弄恶心了,那是后话。

所以有时候我很疑惑,我怀疑自己眼中的哲学是不是错了,原来哲学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吃饭穿衣拉屎撒尿,都可以给它们套上一个“哲学”的外衣,多么光鲜亮丽。

这就好像很多谣言,它们很喜欢给自己打上“科学”的标签,这种标签的打法简单粗暴,要么是“央视报道”,要么是“美国某大学研究所”,还有就是人们觉得很神秘的“中医”。一旦有了这些外衣,谣言看上去就挺像那么一回事了。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哲学”“科学”这样美好的词语变得如此廉价,就好像“为人民服务”这样高尚的话语在某些人嘴里说出来竟带有讽刺的意味一样。

我高中的时候选择了理科,那时候,我是一个极度信奉科学的人,因为科学能够解释我所遇到各种问题。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为什么是绿的?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有冬天夏天?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小时候的种种疑问,我在科学中找到了答案。我曾以为科学能解答一切。

然而,当我读到大学,我却产生了怀疑。科学真的能解决一切吗?那,人为什么活着呢?人只不过是这个星球上的一种碳基生物而已,C,H,O,N,P,S,K,Ga,Mg……组成人类肉体的材料,根据物质守恒定律,从自然界中而来,又终将回到自然界中去,那么,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呢?同样都是人类为什么有高低贵贱?不是应该自由平等吗?高低贵贱是怎么划分出来的?什么是高贵?什么是低贱?为什么看美剧的哥们瞧不起看国产剧的?为什么上海瞧不起外地人?为什么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为什么富人瞧不起穷人?人们更看重利益还是道德?善良会被人们一直追求下去吗?为什么“老实”会由一个受人尊敬的品质变成一个带有戏谑意味的词语?为什么人人在抱怨世界变得冷漠而他们却不愿意主动热情?

还有,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雾……

这些问题,科学给不了我答案。我微积分学得再溜也解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麦克斯韦方程组,我知道德布罗意波,我知道薛定谔方程……可我还是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我只知道人如何才能活着,向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就能活着,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只好向“哲学”寻求答案。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哲学?

当我对某一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我总会想办法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这也就意味着,我会去探究它的历史。

哲学是什么?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和变革?现在有没有一个统一而规范的答案?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类最早的哲学,是宗教,是具有神学色彩的东西。因为那个时候人类的心智尚未开化,生产力低下,知识匮乏,人们对世界了解太少,对于自然界的种种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有了神学,有了宗教。可以说,当时的宗教,就是当时最高明的学问。

无论哪一个宗教,在兴起之初,总是能够结合当时人们的认识而塑造出一种暂时合理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带着哲学的性质。这个时候的宗教,也就是当时最伟大最适宜的哲学。世界是怎么来的?神创造的。所有不能理解的事情,打雷下雨,地震洪水什么的,都用神的旨意的来解释,这很方便,也很武断,简单粗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明显不靠谱。

宗教终究不是纯粹的哲学,它不仅仅给出了世界观,也就是对于世界的认识,它往往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一些偏重于意志和情感的东西,到了后面,这种意志和情感方面的东西更为突显,信奉宗教的人能够从宗教之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信基督教的人认为自己死后可以上天堂,信佛教的人认为自己死后能投个好胎,信道教的人觉得自己将来可以长生不老,如此如此,其往往能够给人以生活的勇气,故而宗教思想,即使在科技如斯发达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信之。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崇尚理性的人而言,宗教的学问,总归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很多问题,运用宗教之哲学,很难解决。在我看来,很多宗教都是在刻意回避问题,把所有的问题推给一个虚无缥缈的上帝,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显然,宗教并不能使人人都满足。很多问题,宗教神学给出的答案无法满足好奇心爆棚的人类,人们希望探究到更多上帝之外的东西。

于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有别于宗教神学的哲学开始出现。希腊的自由民热衷于探求“知识”,这里说的“知识”主要是关于世界和人的理解(哲学),在这种氛围下,古希腊诞生了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有个牛逼的学生叫柏拉图(《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又教出了一个不得了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此人乃是物理学的鼻祖,虽然他提出了很多错误的观点,但他的学说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却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芒。

不过后来古希腊灭亡了,有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不需要哲学,靠军队和法律(著名的罗马法典)来统治。所以很可惜,古希腊那些富有理性色彩的光辉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希腊文明凋谢了。

基督教兴起了,并且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教会胜利,政教合一。

宗教与政府的结合会使得宗教被政治改变。宗教中的男神和女神会被寄予各种使命,比如保证大地丰收和战争胜利等。而且,当宗教与政治有联系了,也就自然与道德有联系。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主要就靠道德和法律。那时候,法律是神明传给国王的,因此触犯法律将被看做是侮辱神明。宗教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非常密切。

基督教(天主教)统治了欧洲数个世纪,直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热衷于追求新的知识。比如哥白尼就搞了个大新闻,他提出了“日心说”,重新定位了地球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托勒密地心说受到了挑战。布鲁诺还为了捍卫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还被教会给灭口了。

但日心说有毛病,不够完善,于是开普勒收集大量资料,经过计算,提出了开普勒定律。

不过,开普勒定律是一个经验定律,还不足以形成系统的理论。这件事情牛顿做了,他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好好利用了起来,然后开创性地提出了牛顿力学定律,并且写出了一本伟大的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建立了起来。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注意到牛顿这本书的用词,“哲学”?没错,他用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哲学”。由此观之,旧时“哲学”与“科学”尚未明显区分,科学可以看做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后来科学研究越来越多,于是人们把“科学”从“哲学”之中剥离了出来,就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

从此,神学,哲学,科学就成了三个不同的东西。

这时,我们有必要来区分一下神学,哲学,科学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把此三者区分得很好:

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与神学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包含着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它与科学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理性地看待事物,而不是一切都遵循权威,无论是哪种权威。我认为,凡是能够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科学;凡是不能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神学。但是还有一片领域,它既不属于科学范畴,也不属于神学范畴,双方都不承认它,并且还攻击它,这片领域便是哲学。

对此,我的理解是: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确定性和客观。神学就是把不确定的东西都推给神。科学与宗教,水火不容。而此两者之外,还有一门研究世界和人生的学问,这就是哲学。和人们喜欢的励志鸡汤哲思小品不同,哲学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东西。

哲学虽然系统,但终究是一门不确定的东西。所以哲学有很多的流派。科学上的争执终究能争出个对错来,宗教上的冲突能爆发战争,而哲学的争论却往往争不出个太大的所以然来,这或许也是哲学的魅力所在。也正因为有了哲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人类才得以应对内外的重重挑战而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繁衍生息。

回到一直困扰我的那些问题,那些问题,我现在依然没有答案,但有趣的地方也正在于此。因为没有答案,所以不断追寻。这是活着的乐趣所在。我不喜欢别人告诉我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功,所以我反对一切形式强加于我的所谓“人生哲学”。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好玩的事情就是思考,剥夺了这种乐趣,那样的人生将会如死灰一般的沉寂,想想都觉得恐怖。

我们现在其实很少谈及哲学,当然我指的是能真正称之为哲学的东西。宗教和科学,显然比哲学更有市场。我们中国的情况则更为特殊。

中国古代的哲学,大多是政治学问。诸子百家,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儒家说“克己复礼”,用礼乐教百姓。道家说“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法家觉得要用严酷的法律才能治理好国家……都是政治学问。

我猜想,中国的哲学之所以都和政治有关,可能是因为中国地广人多,要治理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需要政治学问,有需求就有市场,各种各样的政治学问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中国的文化里总是强调集体,强调忠诚和服从,而西方则较多地谈论个人,他们那里产生了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由于中国近现代那一段特殊的历史,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和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被打破,而新的思想体系又尚未建成,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塑造了一种很有趣味的文化。这种文化看上去很明艳,阳光又健康。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感到压抑,感到惶恐和不安。

我在这种奇特的文化中成长,常常茫茫然而不知所往。我相信科学,但是科学给不了一切。于是我在各种流派的哲学中寻找答案,寻找一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答案。

这个探寻的过程,就是我眼中的哲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易玄乾道:由于我们的无知,我们需要探索求知,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有一颗求知的心,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冲动,我们需要哲学,我们需要思考,我想思考的人生它才有意义。

本文标题:哲思征文 | 我眼中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w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