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今日看点语言·翻译
哲学史里的思想龌龊:上帝死了,哲学死了,下一个是谁?(上)

哲学史里的思想龌龊:上帝死了,哲学死了,下一个是谁?(上)

作者: 盆小猪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17:51 被阅读669次

《哲思专题征文》

(1)科学与哲学的纠结

霍金先生说:哲学死了。

只有物理学才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而人类绚烂多彩的精神世界归根结底也不过是生物学可以分析的神经活动的结果。

自然科学把哲学要做的做了,把哲学能做的,做得比哲学做的好。哲学还能做什么?

哲学,就这么,被“说”死了。

前些天,偶然看到某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广告,于是想起多年前学习科学哲学时遇到的两个问题:

1.人工智能在哲学上的价值,在于: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如同它的创造者一样,那么,人的思想能否进化成如同造物主的神知一样呢?
2.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人的思维,它是人类知识的对象化的产物。所以,人工智能本身是否能回答人类意识被创造的依据呢?

这两个问题的肯定答案,不可能同时具有真值。因为如果人创造人工智能是依据造物主提供的法则,那么,人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思维向神智的飞跃。

哲学给不了它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人类文化中的哲学永远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彼岸,它只会在人类灭绝的同时戛然而止。

文化中的哲学,不可能明示所谓的“智慧”于我等识前,如同智慧的神光足以强烈得让人不能视物。

西方哲学的传统,自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的泰莱斯和毕达哥拉斯的理论皆纠结着自然科学,以一种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

文艺复兴以后,哲学沾科学的光,脱离了教会的狗链子的捆绑。然而哲学沦为附庸的不幸和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渴望,却未因此断绝。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表达了通过对哲学所承载的精神的讲述,来厘清哲学精神与科学用途之间的界线。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里定位了文化中的哲学的意义,并指出了科学所依赖的逻辑语言可能会存在的虚妄。

自近代中国至今,对科学精神的崇尚,逐渐趋向崇拜,而作为被崇拜对象的科学,恍若神坛上的裁决者,指点着一个古老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臆造出让人无地自容的困惑。

这世间总有生死,想来如此,便总有哲学。从最初哭声中到来,到最后哭声中离开。人在有情中成全生命。一草一木,一心一意。

中华文化思想,当怎样如西方哲学一样,回应科学的傲娇?属于中华文明的思想所作的回应,又有自身怎样的特点?

我将从这一角度,来讨论作为“爱智慧”的哲学与“智慧”之学这两者的区别。

我的观点是,只有把哲学的内容作为社会思想,放在文化的语境中,才能还原哲学思想本来的意义,也才能凸显哲学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所以,接下来,我会首先阐释“爱智慧”与“智者”在古代西方哲学文化中的具体所指,然后与现代科学哲学的思想根源进行比较,最后,论证我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现代西方哲学困境的出路。

盆小猪手绘《你才是兔子!》系列之《向日葵爱红太阳》:你告诉我:要爱你,因为你是那光明,你是那解脱,你是那永生。我每天抬头仰望你的辉煌,直到死亡。你晒干我枯萎的尸体,再在雨水中用它滋养你的下一株向日葵!


(2)贤者,方士,神棍

哲学,philosophy,意为“爱智慧”。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先不就此啰嗦了。我们转而去说一下“哲学家(philosopher)”这个词的语境。

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说明了古希腊哲学的术语所具有的“诗-思”的特点以及拉丁文翻译过程中核心内涵的流失问题。所以我们这里对“爱智慧”和“智慧”的讨论,便不可能避免对文化嬗变中的语义的梳理。

除了哲学,炼金术的文本里,出现了“哲学家”一词,用在一个极为核心的概念里:贤者之石。

贤者之石的英文是“philosopher's stone”,因此也可以译作“哲学家的石头”。它由元初物质(prima matter)制得。

我们要开启烧脑模式啦!

用元初物质创造贤者之石的过程,被称为“The Great Work ”(拉丁文:Magnum opus) 。在生活在公元300年左右的炼金术师Zosimos of Panopolis在其残存著作中讲述了贤者之石制成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nigredo(转黑),albedo(转白),citrinitas(转黄),rubedo(转红)。

接下来,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献文本中记述的“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或译作哲学家之石)”。

在多伦多大学出版的著作《A History of Science in Society: from philosophy to utility.》一书中,作者考证了贤者之石最初的记载出现在古希腊著作《Cheirokmeta》中。书名是希腊语"things made by hand"之意。该书作者Zosimos of Panopolis,大约活动于公元300年。《Cheirokmeta》一书的部分内容残存于阿拉伯文献中。

心理学家荣格在论文《The Visions of Zosimos》中讨论了文献中记载的Zosimos所做的一个梦。梦里,他看见自己的身体被被分割为四块,然后又被火焚尽,然后只有精神留存。当他再陷入梦境时,他看见他人的身体被置于沸水中熬煮。

他的记录详细描述了人被分解并被创生的过程和原理。因此,他是第一个描述“homunculus”,即人造人的炼金术师。

据说作者为Elias Ashmole,培根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倡导者的著作《Gloria Mundi》中认为,贤者之石承载着直接来自于上帝的知识,由人类始祖亚当获得。考据希伯来圣经,这块贤者之石被供奉于所罗门神殿(Solomon's Temple,又称the first temple)。

正是由于这类记载,炼金术对生命根源的探索与贤者之石作为长生不老药的可能加以结合。

这个“先哲”,同时作为哲学家,意味着什么?是否爱智慧的人,能同化智慧的神圣威能?是否对智慧的爱的意义,在于对智慧的获得?

不好意思,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哲学家在宗教与炼金术的绑架下,沦为了神棍!这,是“哲学家”的本意吗?哲学的本来意义,正是要反对这样的文化!这种文化思想的哲学体系,被称为诺斯替主义。接下来,让我们回归到苏格拉底论述“智者”和“爱智慧之人”的文本中,讨论二者的差别。

(3)以生命来爱:追问中的答案

Sophia,对应英文单词wisdom,意思是智慧,就是philosophy中所指的智慧。

柏拉图《申辩篇》记载了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苏格拉底对“智者”这一称谓的回应。

《申辩篇》21d:

οικα γοῦν τούτου γε σμικρῷ τινι αὐτῷ τούτῳ σοφώτερος εἶναι, ὅτι ἃ μὴ οἶδα οὐδὲ οἴομαι εἰδέναι.

so I thought, as opposed to him in this small extent I am wiser: that what I do not know, in no way I think I know.

智慧的意义,等同于思想与符合真理的知识的统一。而苏格拉底对智慧的评判标准,建立在个体对自身所不了解的知识的自知上。

《美诺篇》81d1-3:

καὶ νῦν περὶ ἀρετῆς ὃ ἔστιν ἐγὼ μὲν οὐκ οἶδα, σὺ μέντοι ἴσως πρότερον μὲν ᾔδησθα πρὶν ἐμοῦ ἅψασθαι, νῦν μέντοι ὅμοιος εἶ οὐκ εἰδότι.

So now I do not know what virtue is; perhaps you knew before you contacted me, but now you are certainly like one who does not know.

美诺对“美德”的理解,在他的坚信中就是他关于美德的智慧。然而随着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这种被执着的智慧被瓦解,使得所知道的答案在追问和反思中转化为问题。

以上,就是爱智慧之学与智慧之学的第一方面的区别。

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对话在文化中构筑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思想范式之后,才能成立的差别。

(4)徒儿,你背叛了师父

诺斯替主义与柏拉图主义之间的边界本就十分暧昧。

柏拉图晚年作品《蒂迈欧篇》中提出的世界的理念与诺斯替主义的诺斯(nous,理智)本就是本质上同一的。而从世界理念到元初物质的出生,恰恰是中世纪炼金术的基本思路。

虽然苏格拉底以自己一生致死的追问,消解着所谓的“智慧”,但是柏拉图并没有因记述其老师的言论而传承老师的思想。他的《理想国》便举智慧为“四德”之一,并且使哲人王被赋予了“智慧的朋友”的意义。

世界的理念,正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体系健全的“上帝”的理论。虽然基督教教会视诺斯替主义为异端,然而炼金术的实验却得到贪财贪生的教士的鼓励,而炼金术士的秘密社团在天主教的势力范围内更加蓬勃成长。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圣经哥林多前书》中的鬼话:

But we speak the wisdom of God in a mystery, even the hidden wisdom, which God ordained before the world unto our glory.(2:7)

《圣经雅各书》3:17:

But the wisdom that is from above is first pure, then peaceable, gentle, [and] easy to be intreated, full of mercy and good fruits, without partiality, and without hypocrisy.

由圣经文本可知,智慧是一种独立于人的单独的存在,它只能属于上帝,才能成为真理。而信徒的信望爱是获得智慧垂怜的途径。

如果说哲学是爱智慧,基督教徒对上帝的爱,也是爱智慧,那么,哲学与宗教的范畴边界何在?

由此可见,当人类只能爱智慧的时候,被话语所指认的“智慧”的存在便自然而然被归结为作为“是者”的上帝。当人类为自己不得确信的思想寻找真理的准绳时,他们把自己的期许述诸遥不可及的上帝。

当民众迷信着上帝的时候,精英用炼金术的实践证明着上帝,或者说,干着上帝的勾当。

我们前文提到的贤者之石,具有让普通金属成为黄金的功能,也具有炼制长生不死药的功能。让我们看看《圣经》中作为生命之水的长生不死药:

John4.14: But whoever drinks the water I give him will never thirst. Indeed, the water I give him will become in him a spring of water welling up to eternal life.

John 5:26: Just as the Father has life in himself, so also he gave to his Son the possession of life in himself.

上述材料说明了《圣经》文本中的生命之水具有如下特征:

来自于圣父圣子的恩赐,给予信徒。这种生命之水能转化为个体身体内的精神因素,并且由此形成通往永生的途径,所以,这种生命之水可以看作符号化或物体化的圣灵。生命之水转赠生命的能力,是因为圣父与生命本身一体,所以,从圣父处转与圣子的生命之水,也就包含了圣父所具有的永恒的生命。

不论宗教仪式还是炼金术实验,都是一种社会实践。这种实践被寄托着改造世界、掌握智慧的野望。

所以,哲学似乎永远无关于改造世界。因为那是智慧的事情。改造世界,终会默认人同化于智慧这一前提。哲学所倡导的文化,恰恰是一种谨慎的“爱”,唯有如此,人才能知道自己尚有什么不知道!

(5)小结:爱智慧与智慧的苟且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认为,“爱智慧”规定的哲学的范畴边界,不能明晰哲学与宗教诺斯替主义文化思想的分野,换言之,爱智慧必然是走向智慧的途径。

炼金术是现代化学的源流,现代科学的思想从炼金术的哲学思想中可以找到脉络。科学与宗教的混杂导致了文化语境中的哲学的内部紊乱,产生了现代哲学面临的“死亡”危机。

爱智慧,该怎样“爱”,才能让“爱”的学问不被“智慧”所奴役?为什么爱智慧的哲学会走向它一开始的对立面?

下一章,让我们从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入手,寻找根源。


《哲思专题征文》,我们期待您的思考!

相关文章

  • 哲学史里的思想龌龊:上帝死了,哲学死了,下一个是谁?(上)

    《哲思专题征文》 (1)科学与哲学的纠结 霍金先生说:哲学死了。 只有物理学才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哲学基...

  • 现代哲学核心

    西方哲学史上流传一句笑话: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说尼采疯了。上帝是不是真的死了我们不知道,因为到了今天还是很多人在信...

  • 谁杀死了上帝

    原创 文字为王 边界猎人 2020/03/24 核电池 在中国, 上帝是被姜子牙和周公联手杀死的, 那已经是300...

  • 霍金死了

    上帝死了——尼采哲学死了——霍金霍金死了——网民比起霍金的生死之日和哪位大科学家相同,这三个死了之间的微妙关系,更...

  • 《九十九度中》——37.3摄氏度里的生活哲学

    尼采哲学里宣称:“上帝死了。”伏尔泰却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也应该把它创造出来。”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生活里...

  • 现代哲学的三个特征

    现代哲学的3个特性 1. 上帝死了 2. 存在本身(寻找根源) 3. 人要往哪里去(人类要如何自处) 上帝死了,却...

  • 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上帝死了”。 这句话出自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尼采对基督教厌恶至极,虽然他也曾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 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 —- 尼采 想去下中国教会了。 二十几年前,我在北京工作时,就去教堂,看《圣经》,到美国也是,不是虔诚那...

  • 上帝死了

    空寂里发出一声呐喊, 上帝死了! 于是宗教者开始慌了, 聪明人开始手足无措了, 小丑们投出了手中的匕首, 政客们粉...

  • 上帝死了

    文/张又可 节选自张又可散文集《青春的遗嘱》 上帝只是在默默的看着我,记录一个关于我人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史里的思想龌龊:上帝死了,哲学死了,下一个是谁?(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at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