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书院下堂后檐柱上的楹联,也极有来头,落款“刘墉”,联语“家有藏书三万轴,人知阅世八千春”。刘墉是清朝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百姓将其比作包拯,通俗小说《刘公案》,讲的就是刘墉断案的故事。刘墉因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为世人所熟知,其实刘墉身材高大,只因嘉庆皇帝称其为“刘驼子”,有了“刘罗锅”的说法,那时刘墉已是年逾八十的老人,有点驼背也很正常。刘墉家中藏书广博,精通百家经史,书法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有“浓墨宰相”之称,这幅楹联体现了刘墉生活现实和书法特点。
刘墉手迹楹联在下堂的一间书舍内,展陈着明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这是目前大陆唯一殿试状元卷,其它状元卷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当然,书舍中展陈的仅是仿制品,真迹收藏于山东青州博物馆。状元卷字迹全为一厘米见方的小楷,工整胜于印刷字体。有人说,书法没有天赋,全是勤奋刻苦的结果,这话不无道理。立于状元卷前,不能不为自己的字迹感到一丝汗颜。
书舍展陈的状元卷中堂与下堂之间,两旁由厢房连着,形如四合院结构,原为书院山长和老师的办公场所,亦是寝休之处。中间是一天井,中道由青石铺就,两边用鹅卵石铺设,各砌一条石花架,上置盆景,给书院增添了一点绿意和雅趣。
站于下堂后檐下,一眼就可见中堂前檐柱五言短联,字体奇峭俊秀,上联“妙墨双钩帖”,下联“奇声百衲琴”。走近细看落款,发现是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手迹。“双钩帖”是指源于唐代的摹写方法,字帖沿名家作品笔画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空心字,称之为“双钩”,方便习者填墨。“百衲琴”是指用若干小块木材拼合而成的琴,因其制作手法如同补缀的僧衣,故名百衲琴,衲即是僧衣,百指补缀之多。
开山书院中堂唐伯虎以风流而闻名,其实风流背后却满是辛酸和泪水。唐伯虎二十五岁那一年,父母双亡,妻死子夭,妹妹病逝,一个个亲人的离去让他陷入绝望。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唐伯虎刻苦读书,二十九岁中乡试第一名,得到大家闺秀何氏的青睐,成为其第二任妻子。三十岁时,因参加会试卷入当年科举舞弊案而入狱,后虽经昭雪补为一名小吏,可唐佰虎却视此为辱拒绝赴任,一身失意回到家乡,何氏见他功名无望便另攀高枝。唐伯虎心灰意冷之下,放浪形骸,浪迹江湖,于青楼酒肆之间认识了红颜知己沈九娘,在他最失意最无助最孤独的时候给予他莫大的慰藉。后来二人结为夫妇,以卖字画为生,困苦的生活却成就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
开书书院中堂正厅右壁中堂正厅金柱上,悬有三幅楹联。外金柱联语“文成规矩,思合符契;理有典型,义吐光芒”,讲述了为人作文遵循法理的重要性,字迹秀美苍劲,出自清代书画家高垲之手。中金柱联语“物不求余随处足,事如能省即心清”,体现了对人生追求和处世哲学的独到看法,字迹遒厚浑古,出自清代书法家钱伯坰之手。里金柱联语“藏书重似连城璧,蓄砚多于负郭田”,把书视过美玉,把砚当作良田,字迹刚健劲利,出自晚清书法家、藏书家潘祖荫之手。
王文治手迹楹联中堂外檐柱上的楹联,字体严谨端庄,上联为“诗书千载经伦志”,下联为“松竹四时潇洒心”,与众不同之处是在上联落款,题字“梦楼王文治”。这幅楹联字体,与悬挂于下堂金柱作者另一幅作品飘逸婉柔的用笔迥然不同,体现了王文治用笔的多面性,难怪当时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开山书院中堂书舍内展陈物品中堂书舍内陈列大量明末清初的文房四宝,和书院学生使用过的笔架、印泥盒、书签、水丞、笔洗、笔筒、算盘、古籍、教本、匾额、入学通知书等等,这些使开山书院再现了历史真实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