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记》(七)——学者四失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10:07 被阅读0次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在学习上经常有四种过失,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

或者失于把学习看的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

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懂得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学生的过失。教学,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过失。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擅长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继承他的志向。

如果一个教师的语言简洁而透彻,含蓄而妥帖,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这样的教师可算是善于让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教师知道了学生学有所成在什么情况下最困难,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知道怎样讲解效果好,怎样讲解效果差,就能够触类旁通全面明白教育教学的方法了。

能全面明白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能够做好官长;能做好官长就能做好一国之君。

所以从师学道,就是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君德。正是这个缘故,选择老师不可不谨慎。《记》中说:“三王四代没有一个选择老师不谨慎的。”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相关文章

  • 深入《学记》(七)——学者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 学记:学者四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

  • 【百度百科】长善救失

    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 感恩日记28

    1 今天收拾书架,看到儿子的校本教材,随手一翻看到这篇《学者有四失》,选自《礼记.学记》。 看一眼文章很喜欢,我既...

  • 深入《学记》(四)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

  • 舞步

    学舞步伐要记准, 滑步垫步基本步, 步步扎实脚下稳, 学者千万要记清。

  • 教者应知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 七绝七首·学诗诫某玩童

    七绝七首·学诗诫某玩童 文/壮图山人 前记:人有问余学诗当如何,对曰除押韵、四...

  • 学记三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

  • 《学记》第十一章 长善救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入《学记》(七)——学者四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bi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