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要想获得健康长寿就离不开运动。说起运动大家都不陌生,运动场上那些矫健的身影就是在运动。人们往往把体育竞技运动和健康运动混为一谈。竞技运动目的是参加比赛,而要想获得好的名次,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超负荷运动,激发人体的潜能,才能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而这种潜能的激发是以损伤身体、缩短自身寿命为代价的。因此很多职业运动员在退役以后,如果不想办法弥补这种身体的损伤,到老了以后身体就会出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身体状况反而不如普通人。
要想活得健康长寿。运动的方式就不能照着运动员的这种标准来。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运动?首先我们来先看一下什么是运动。人体的运动,是在大脑的指挥下通过神经系统协调,联合骨骼和肌肉,更重要的是有关节的参与,才能让人体产生宏观运动。我们要做运动目的是提高大脑的协调性,锻炼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在操场的跑道上,挥汗如雨,气喘吁吁的奔跑着的人;也能够看到,在广场上,持续几个小时,都在跳健身操的人们;在健身俱乐部中,为了健美的身材,拼命玩着各种运动器械的人。在我看来,他们不像是为了健康的运动,那只是在折磨自己的肉体,更像是在慢性自杀。
古代运动养生讲究根据四时而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每一个时段的运动强度都是不同的。这也为我们的健康运动提供参考的依据。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运动量。当然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也许你今天还在严寒的东北,而明天你已经在澳大利亚感受酷暑的炎热,因此依四时而动已不那么适用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
由此健康的运动强度,应以人体体表的温度37℃为基准,根据外界环境和体温的温差,进行适当的调节。一旦外界的温度超过体温,那你就不要再想着做什么运动,哪凉快哪呆着去。
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体温的,我们可以按每相差10℃分为一个阶梯,我们可以把环境温度在27℃以上的类比夏季,17~27℃之间的类比秋季,7~17℃之间类比春季,7度以下的则类比冬季。除了根据四时养生,调整自己的运动量最直观的标准,以运动结束后身体微微出汗,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
对于比较缺乏运动的白领精英们来说有两个比较简单易行,又能促进健康的运动方式:1。早起5分钟的运动。每天早上把你身上的大体的关节,每个活动8拍,头到脚活动一遍,基本上刚好5分钟就能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2。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散步。关于散步就不再在此多啰嗦什么了。
除了体外的运动,还有一个体内运动。大家平时的关注点都会在体外运动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体内的运动。我们能感觉到的就是人体的心跳和呼吸,但更微观的意识能量的运动流转形式,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准确的观测到。但它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放飞你的思维,让你的思绪宇宙空间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就是强化意识能量、运动你的大脑的最好方式,这或许就是文人更加长寿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