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知天下为同,而不以同害异;知天下相异,不以异毁同——读庄子《骈拇

知天下为同,而不以同害异;知天下相异,不以异毁同——读庄子《骈拇

作者: 红叶问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07:30 被阅读0次

开卷应有益

风动云生,云随风走。万物勾连交错,谁能说明白无用有用呢?“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虽然是多于常人之物,如果不是负担,那也不算是多余的吧。文章以言志,虽大家也不免做“骈拇枝指”之举。这用来说《骈拇》应该不算错吧。

道家与儒家不知有何恩怨,而庄子多损儒家。至于董仲舒“独尊儒术”则损之更甚。前人虽已尽兴,终于后人无益。我几读《骈拇》,总是感觉有些消极。然而我却知道,文之所言,非道德之义,实为“骈拇枝指”。

庄子云“乱五色”、“乱五声”、“枝于仁”、“骈于辩”。天下固有此人也,故曰“万恶淫为首”。然而以名家为喻,终究不是地道之举。况天地尚且以五色五声之乱为道,又何必以人之精于此道而为非道!至于伯夷与盗跖同论,更是以其同而掩其异,与道愈远矣!道者,知天下为同,而不以同害异;知天下相异,不以异毁同。如是方为知道。

庄子之意为何?“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此为不失其相异也。“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此为不以同害异也。

“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此所谓知己。何谓知己?知己之情与他人之异,知己之情与他人相类。设若缺其一,则不称知己之人。“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不自见,见彼亦为偏颇;夫不自得,得彼亦是不全。偏且不全,故不谓道,而“为淫僻也”。故庄子曰“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庄子之“骈拇连枝”亦多矣!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知天下为同,而不以同害异;知天下相异,不以异毁同——读庄子《骈拇

    开卷应有益 风动云生,云随风走。万物勾连交错,谁能说明白无用有用呢?“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

  • 富国

    【原文】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 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

  • 古文今读第335天

    古文今读: 【原文】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

  • 宋|知人吟-邵雍

    君子知人出于知,小人知人出于私。 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出于私,则同乎己者谓之是,异乎己者谓...

  • 不以知害德,不以欲害身——读庄子《马蹄》

    原创: 雷震的读书感悟 开卷应有益 世人论道德,往往道德分而言之。何谓道,何谓德,岂有定论?所以说庄子虽分...

  • 中观四百论61

    若见二相异,谓离瓶有同, 非尔是则同,何不异于瓶。 如果见有性与瓶,总别二相是异,便说离瓶子实体有同(有性),但按...

  • 同?异?

    小故事开个头。 我们上大二的时候,体育课开始选修,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健美操,极少部分人选择太极拳,绝大多数选择乒...

  • 同异

    风吹,雨下,叶落,自然界的规律... 但,偏偏就有那常青树 懵懂,初知,成熟,成长的顺序... 但,偏偏也有那早早...

  • 同·异

    世间有万物,有相同的,有不同的。 有同类的,有异类的。 有某些方面相同的,某些方面相异的。 有表面上看起来不同的,...

  • 同中观异, 异中同思 。

    一节“同课异构”带给我的思考 刘美玲 接到我们备课组要讲公开课的通知,四年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天下为同,而不以同害异;知天下相异,不以异毁同——读庄子《骈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l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