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性启发是造成我们具有批判型思维的障碍之二.
可得性启发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并且我们以自己最容易获取的信息做为判定结论的依据.
比如,当我们对某些情况或者某些人并不真正了解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根据自己身边人的想法或看法去定义对方或者某种情况.但真的是这样的吗?(特殊情况除外)
这让我想到,面对今年的疫情,为什么有些人会显得很恐慌,而有些人会显得很“淡定”.
首先,因为这场疫情是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了的,所以,当我们面对周围人或者通过各大自媒体传递出关于疫情有多恐怖,有多可怕的信息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天呐,会死人,好可怕!”
当然,在一开始,不得不承认疫情一旦传染开来,是有多可怕,但电视里每天都在轮番播报关于如何洗手,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出门的信息并不是没有,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这些去做,是不会导致我们内心焦虑感的上升的.
但有些人偏偏就是喜欢先吓自己,再“吓”别人.他们今天在这个自媒体平台看到某个人写得有多恐怖,或者在证据并没有掌握确凿的情况下,转发一些关于多恐怖,又死了多少人的视频.
站在对方的角度,TA可能也是为了别人好,让大家知悉疫情目前的情况,以及某些地方的目前状况,但这样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毕竟在疫情的情况下,不是所有人都能理性的去看待这个情况的.而对于唾手可得的信息,不具备批判型思维的人,是很容易就相信的,这样就会造成反应过度!
也因为疫情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都在亲身经历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待它的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其他我们自身没有经历过,却依然会致人死的情况.(比如生病致死,交通事故致死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致死的情况等等)
当我们自己没有遭遇过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也没有去了解过其他意外情况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的话,当我们面对疫情时,我们就更加感知到它的恐怖性!
当然,以上,只是举的一个例子,大家也可以想想自己是否遇到过习得性启发的例子.(在群体中,这种情况好像很常见)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尽量减少习得性启发的思维,走上批判型思维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