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智慧说话的智慧
80后的父母,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80后的父母,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作者: 沁蓝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7:18 被阅读10次

文 沁蓝

曾有个问题,广受关注:

在上海,30岁,月薪3万,为什么我还是焦虑不堪?

在回答中,这个答案获得点赞最多:

你的收入姿势不对,如果你挣的3万的收入是这样组成的,月薪1万,另外还有四套房子在收租金,合计2万。你绝对不会焦虑的。


我最近很焦虑:

在长沙,对于3岁还在上幼儿园的崽崽,为什么我就开始焦虑?

因为:比较太明显,差距太明显

横向比,同样的年纪,我身边有些萌宝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我崽属于普通话还没说“哝”。

纵向比,正是因为自己的成长输在了起跑线,又慢了关键点,以至于现在拼命奔跑仍追赶不上,所以面临的选择少之又少。

我们都想让下一代不走失败的老路,希望他们赢在起跑线,在以后的人生中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做自己所爱。

可越是如此希望,便越焦虑。

就像我羡慕的那些“优秀父母”,本以为教出“十项全能”宝贝的他们应该很自豪,可没想到是:

你以为你已经做得很好,但抬头望去,总有你学习的榜样和到不了的地方。

所以,越努力越需要更快奔跑。

世界在不断变化,而且频率越来越快。

你曾经到高中才学会的,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掌握了;

你曾经在初中才接触的,你的孩子在刚出生就已经知道了。

这个时代确实变化太快。

要想不焦虑,我思来想去的结论是:

必须有一个好的育儿方式。

那,什么样的育儿方式才算好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回想了下,在自己成长中有什么能力是十分重要却严重不足的?

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批判性思维

经济学思维

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01

批判性思维

美国天赋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的聆听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

因为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能启发人的智慧。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而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

三千多年文化的积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共享,让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的社会。

现在的知识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太多的观点、思想、内容扑面而来、泥沙俱下,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需要我们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吸收,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为我所有。

在我读书的年代,没有批判性思维这样的课程,所以走过很多弯路。

也曾因为看不懂而上当受骗,也曾因为不明白而随波逐流,也曾因为事物的表象而被迷惑,更是付出过深刻的代价。

工作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做个深思明辨的人有多好。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我希望崽崽以后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眼光去思考,不断提出好问题,秉持理性而非盲从的态度不断进步。

02

经济学思维

我也是在工作多年以后,才领略到经济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每一个人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比如潘石屹的太太张欣的择偶逻辑。

剑桥出来的白富美,领着顶尖投行25万美元的年薪,无婚史的张欣,选择了离过两次婚,又带着孩子,基本已是中国式丈母娘眼里“黑名单”的潘石屹。

用一般的眼光来看,谁都觉得张欣吃亏。

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对地产界知名伉俪,已经携手走过了26个春秋。

用经济学思维,张欣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那就是潘石屹的个人品质及未来的发展。

很多女孩子在面对可能的恋爱或婚姻对象时,喜欢关注这个人拥有什么。

有房子车子吗?什么小区的房子?什么档次的车?带什么手表?下什么馆子?

这是一种典型的存量思维,着眼于对方的过去和眼前,看重可见价值

张欣能克服那些浅层的东西,考虑的是潘石屹未来会怎么样,尤其是会给她带来什么。

这个男人聪明、勤奋,敢于主动出击,交流起来有深度,她是思考模式是经济学思维中典型的增量思维

思维的不同,带给人生的变化则天差地别。

我想,以后希望崽崽拥有什么样的择偶标准呢?

这就取决于她今后的思维模式,尤其是经济学思维,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写经济思维的系列文章。

因为以前没学好,现在必须补上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03

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常常会遇到沟通的问题。

比如:

我不是这个意思啦。

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吗。

你好像没搞懂吧。

有时,即使听懂了,但总是无法按照对方期望地去做。

不管我们如何沟通,总是希望信息被对方理解、接受,然后采取行动。

要想获得成功,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就像之前的一篇文章同事为何变为下了班就各回各家的陌路人中所写,能出于本能建立起强大关系网的人也总是能够成就伟大事业。

我们总是通过沟通,不断地在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而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事业和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推动力,也能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从来没有孤军奋战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在成千上万的支持下成就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写系列说话的智慧文章,因为“说”是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怎么说是非常讲究技术和艺术的。

因为读书时没有这样的课程,而工作生活中它又如此重要,才不得不重拾起来,认真学习。

我希望,以后崽崽可以不用到了我这个年纪,还要重新开始,而是在校园里就习得这样的能力。

04

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会与会学是不同的。

学会,强调的结果,学懂了现实世界的知识;

会学,强调探索过程的能力,包括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唱歌跳舞,琴棋书画这些技能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感知力。

为什么无人监督时的遵守更显宝贵,因为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追求。

学习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们在年幼时不曾被引导去体验和感知这个世界的奇妙和复杂,又如何能期待他们成年后仍自动自发热爱探索呢?

婴幼儿期是大脑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现实是我们往往到了高等教育甚至工作以后才真正发力,比如我自己。

现在就是拼命地补课。

比如,我真的学懂了数学吗?

数学不是简单的算术,数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式,一种充满变化和新的发现及发明的领域。

可惜学的时候,我不懂。

比如,你的孩子真的爱学习吗?

不管孩子是钢琴十级还是奥数冠军,如果这些都是被逼迫所得,那当外力撤去时,他们会从心底里厌恶曾经的“辉煌”,一如那些高考完就撕毁书籍的孩子。

我自己就有深刻的感受,曾经的中考几乎门门满分,那时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如今呢?

这些知识并未留下多深刻的印记。

曾经为了过英语4级、6级,几乎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可如今呢?

我仍然看不懂英文电影,也无法与歪果仁简单交流。

我们都只是曾经学会了而已。

可到现在我仍不敢说,自己会学习。

真正的会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探索,是不用强加任何外力仍然心向往之,是学以致用后改变世界的价值。

而,这些是我们不曾拥有,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得到的美好。

05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看了一万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纸上谈兵者的失败教训。

不管我们的思维模型多么好、沟通技巧多么棒、学习能力多么强,最终的聚焦点一定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这么多会说的老师,为什么偏偏马云创业成功了。

因为他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哪怕一开始创业是失败的,哪怕几次都快要撑不下去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干干干!

人的命运,当然有时代背影的影响,但更多的还需自己的眼光与努力,而马云两者兼有。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一直在致力于做公益。

他在说服核心成员加入团队时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解决一件困扰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更有挑战吗?

我们能够通过努力解决饥饿、流行性疾病等,这是一件多么有挑战、有意义的事情。

没错,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激励和满足。

而反观自己,多少次间歇性心潮澎湃,持续性偃旗息鼓。

每次撸起袖子准备加油干时,总会有很多声音困住自己,最终绑住了前进的脚步。

我希望崽崽不要重蹈覆辙,浪费大好年华,而是发挥潜能,解决问题,实现价值。

《教天赋孩子》作者詹姆斯,嘎拉格尔和希拉嘎拉格尔认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不能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但是有天赋的孩子不能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则是社会的悲剧

只有发挥每个人的天赋,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都会受益。

作为80后父母,确实很难忽视焦虑。

但我们可以通过教给孩子批判性、经济学思维,有效沟通、自我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激活孩子们的天赋,也许这才是焦虑的最终救赎。

相关文章

  • 80后的父母,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文 沁蓝 曾有个问题,广受关注: 在上海,30岁,月薪3万,为什么我还是焦虑不堪? 在回答中,这个答案获得点赞最多...

  • 不要让你的期望抹杀孩子的天赋

    文 沁蓝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80后父母越努力越焦虑,最近看了本书《孩子是个哲学家》,似乎找到了答案。 作者皮...

  • 梦想尚未完成,你是否已疲惫不堪?

    1. 为什么越shopping越空虚? 为什么越聚会越无神?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为什么越放松越疲惫? …… 梦...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在写这篇稿子的后半个小时里,我一共上了七次厕所。 你别笑,我没病,绝对没有! 这只是因为我一直在修改词语,校正措辞...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在知乎上发现一个话题:“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这个话题有1653万热度,其中关注者有78077,被浏览653678...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在心理学中,努力可以分为3种,为目标而努力、为努力而努力,为努力的感觉而努力;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感觉自己很努...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变得更好的愿望。 而焦虑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为想通过努力让自己变成期望...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成功的人能够用别人抛过来的砖夯实自己的基础。 ——大卫·布林克利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你时常感到很紧迫:你经常在...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前段时间,我出差北京,深夜睡不着,凌晨1点给闺蜜老朱发微信“老朱,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迷茫焦虑,想和你聊天。” 老朱...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最近,总能从自己存在问题的做事方式中找到小时候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原来心理学上说的,童年所养成的性格习惯会对成年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后的父母,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fr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