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悬钟果老山

作者: 光鸽1982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09:00 被阅读53次

      顺着村口水泥路,不走下坡那条,沿着修复的城墙走,就会走到一块空旷水泥地。古榕成林,有个大戏台。正北处的古朴小寺庙就是悬钟城的关帝庙。

悬钟城关帝庙

      上台级两边有一对螺旋纹的抱鼓石古构件,地板石条已经是磨光,可见这关帝庙年代的久远。看石碑才知晓,悬钟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由门楼、拜亭、正殿等组成,清乾隆、光绪几经修葺。传说明清海盗、倭寇扰民,关帝曾多次现身显灵。渔人感其恩德,立庙修身,以这种特有的朴素方式表达爱戴与敬仰。听庙边纳凉的老人介绍,在诏安的关帝庙中,悬钟关帝庙的香火最为旺盛,相传庙里供奉的关帝神像和铜山关帝庙的关帝神像是同一段木头所雕,十分灵验。

果老山

       神话传说,八仙过海赴西王母蟠桃宴时曾于悬钟城一带小憩,故至今此地仍留“果老”、“仙姑”二山。悬钟关帝庙后面的这座小山就是果老山。顺着古榕树边的台级上去便可上山。山不高,树木葱茂,青石台级依山盘旋而上。山中嶙石至今保存有明代至民国时期摩崖石刻36方。题刻有楷书、行书、草书各体,内容包括了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驻悬钟所城官员的纪事和景物的题咏。描述了当时海上航行、贸易和打击倭寇海盗的情形,对研究明清海防和海上贸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果老山摩崖石刻也因此被誉为“漳州第二碑林”。

张元勋题刻

       “万历二年夏,予以镇守广东总兵都督同知,奉旨督剿海寇,会师于闽,重至悬钟,见旧种松树五百株长茂成林,偶有存棠之感,使后人无忘爱护,则此松可以阅千岁如一日矣。因刻石记之。”落款为“天台东瀛张元勋书”。此文说的是张元勋回到悬钟古城,发现当年种下的500株松树长势良好,蔚然成林,希望后人珍惜呵护。不过,更重要的是,其间透露出400多年前的一场荡寇大捷。据史料记载,张元勋(1533-1590),字世臣,号东瀛,太平县新河(今温岭市新河镇)人。明隆庆元年(1567),广东曾一本勾结倭寇,战舰千艘进逼福建,官兵屡战皆败。张元勋主动请战,六次交锋,获全胜,沉敌舰300余艘,擢副总兵。

刘大勋、于嵩题刻

       左边是刘大勋(安徽六安人,时任南澳副总兵)的题字,右边是一首署名”闽粤副总兵武林肖泉于嵩”手书的五言诗:“地险壮巍峨,行穿翠霭过。潮平千岸阔,云出万山多。剑舞吞牛斗,旌飞剪薜萝。年来经几汛,瀚海息鲸波。” 当真是意境深远、气度不凡。特别说一下,于嵩,浙江钱塘人,时任南澳副总兵,是明代名臣于谦之子。很多题刻都写到了望海峰,估计是这小山峰的名称。

俞咨荣题刻

俞咨荣的"山城出色"

蒋基题刻

蒋基的"青莲耸秀"

      石刻很多,无法一一品鉴。站在山顶巨石上,悬钟城一览无余。天际边山海岛礁,各有诉说。又有谁知晓那戎马将士的情怀呢?!

相关文章

  • 诏安悬钟果老山

    顺着村口水泥路,不走下坡那条,沿着修复的城墙走,就会走到一块空旷水泥地。古榕成林,有个大戏台。正北处的古朴小寺...

  • 诏安悬钟城

    诏安梅岭地区离我东山岛不远,远晀可及,泛舟可达。书上早也有闻过此地有一座军事古城所悬钟城。工作原因匆匆过往没有细...

  • 游张果老山

    拧劲古柏绕山绿, 千年苦梦一日开。 果老骑驴未去远, 沧海桑田数千载

  • 果老山中作

    桑摇犬畎肥水流, 鸡鸣阡陌夏蝉休。 农家有酒邀共醉, 一岁重阳一岁秋。 作于2015年秋

  • 悬钟穴

    看书,发现如果脑萎缩或老年痴呆,可针悬钟穴。遂今晚在继续给老太太针内关和郗门后,续加了悬钟穴。担心找不准穴位,先按...

  • 文游天下(445)张果老山

    文/石岩磊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确有其人,但对于他的故里在何处众说纷纷,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其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

  • 诏安香肠

    说到香肠,大家总会不由得想起那声名远扬的德国香肠。是的,当一种普通的食物,于二战后的几十年间在一个国度中竟然能衍生...

  • 诏安寿面

    大年初一,一大早便起了床,洗漱好便一溜烟地跑到厨房,想美美地吃上一碗由诏安寿面煮成的甜面条。可一揭开锅,看见的却是...

  • 寻味诏安

    ——诏安县沈小清小学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梅洲中心)县级课题《诏安特色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汇报课 11月30日...

  •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之腰痛——《针灸临床笔记》读书笔记27

    取穴:人中、后溪(双)、悬钟穴(双)。上穴先后取穴,人中穴平补平泻;后溪针尖向劳宫穴,平补平泻;悬钟针尖向上巨虚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诏安悬钟果老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so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