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何不食肉糜?

作者: 一滴酱油 | 来源:发表于2021-07-04 21:37 被阅读0次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舅舅家的表妹今年参加高考,历史科目组合475分,本科批454分,河北省一分一档排名53000+-54000+,本科线上21分。

我原以为上本科是分分钟的事情,昨天帮表妹查了一晚上,却有点何不食肉糜之感。

一言以蔽之,好难。

今年河北是以“专业+院校”形式填报志愿,本科统一一批填报志愿,96个志愿组。

查了一晚上,虽然是第一次按照科目组组合填报,表妹还是选择了历史+政治+生物组合,没上五百分,在河北省内选读本科无望。

而省外的本科院校,除了极少数偏远地区,基本也要在490分以上。

本科毕业都三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在河北上一个本科原来这么难,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当年河北文科一批559分,而我是616分,超本一线57分而已,在这所经管法专业为主干的大学里,读了四年的边缘专业。

在我的认知里,河北只有河北工业大学一所211院校,还坐落在天津。

而在武汉竟然有2所985院校,7所211院校,在校大学生总数130余万。

原本以为填报志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虽然自己没有被喜欢的专业院校录取,但是也是被一所奇怪211院校的奇怪专业录取。

那些普通本科一批不过是普通本科一批罢了,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而2021年,自己的表妹要填报高考志愿,却发现面临的似乎是无校可读的境地。

而现在表妹要选择的是,到底是冲一下本科,还是保一下专科,到底是宁做鸡头还是保守凤尾。

何不食肉糜?

原来分数已经划开了一道鸿沟。

舅舅让我给一个建议,我有点晕,因为我实在说不出口到底是填报双一流,还是原来的985/211,而表妹却连本科都上不了。

何不食肉糜?

我原以为逃离河北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发现原来高考之后,那个分数大多数人都需要挣扎,却不一样能离开。

最终回到分数-考试-分数的无限循环。

有些人选择到传说中的衡中复读,比如曾经暗恋过得女孩,一年复读分数提高了一百多分,第二年去了上海的一所211师范类院校,和自己读了一样的专业。

有些人在考研阶段复习一年又一年,或者工作了一年又去考研,终于又上岸,我们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好像都无限的投入到了这些考试里面。

复习-考试-复习-考试……

最后又加入了大厂,成了一个微小的零件。

何不食肉糜?

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这标语多劲人,最终还是避免不了要养活自己。

最终埋葬了的,都是自己。

埋葬不了了的,也是自己。

何不食肉糜?

相关文章

  •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古代有位皇帝说,“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出自《晋书、惠帝纪》:“有一年发生了饥荒,百姓...

  • 【随笔】何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

  • 明月不思我

    明月不思我 我言午未食,五步便头晕。(摇尾乞君怜,恐怛君不知) 君笑何不食,山海尽可吃。(何不食肉糜,何不饮佳酿)...

  •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 何不食肉糜?

    何解? 何不食肉糜是晋惠帝执政时期的一个名词。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 出自原文“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有...

  • “感同身受”不过是个笑话

    1 何不食肉糜? 大家对晋惠帝的了解,可能都源自那句闻名的“何不食肉糜”。 话说,晋惠帝当政期间,有一年闹灾荒。普...

  • 一念起

    何以笙箫默 何不食肉糜 何事细沉吟 何者追究竟

  • 何不食肉糜——对罗振宇在队员淘汰的时候说的话的评价

    何不食肉糜是晋惠帝执政时期的一个名词。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出自原文“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有一年发生饥...

  • 何不食肉糜

    小城里还有人力三轮车,俗称黄包车。在不是旅游城市的家乡,这里的人力三轮车纯属供人便利通行的交通工具,并没有观光用途...

  • 何不食肉糜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写道:“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何不食肉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uv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