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
抱怨工作不好,工资低,事情多。羡慕别人坐办公室,动几根手指,喝着咖啡,品着茶,工资数千过万。
想学点什么,为自己充电,又不想放弃工作,舍不下每月固定的工资和五险一金,终日在犹豫不决中度过,最后一无所成。
有人说:
我想辞职,不想面对朝令夕改的制度和繁冗的工作,稍有不慎便被领导训斥;
不想挤高峰期的公交车和地铁,起早贪黑;
不想周末加班,还不给加班费;
不想一年到头只有 7 天可怜的年假,想休假,要根据手头工作的完成程度,看领导的心情和脸色,忐忑地接过休假批准单;
想自己做点什么,可是,既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没有勇气放弃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你内心的潜台词,是不是这样:
想有点钱,满足日常花销,过购物不看标价的生活;
有点闲,能放慢脚步,享受一路的风光;
有点趣,脱离无聊,做一些陶冶身心、自得其乐的事儿。
所谓自由职业者,首先要职业,然后才有资格谈自由。
多数自由职业者,崇尚独立,追求自由,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做事。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愿找帮手,不喜与别人合伙。
如是这般,你要有一技傍身。它可以在你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让你衣食无忧,依旧体面的生活。靠一技之长立足,是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反之,既没有工作,又不具备职业性,即使拥有大把时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它从指缝间溜走,畅然叹息:自由是令人迷惑的。
比如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中文,在事业单位做过两年人力资源,而后离开,转战教育领域。教育科班出身,我掌握了这项技能,需要不断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使之成为我安身立命之本。
业余时间,和自己协商,每天阅读一定字数的文章,看一部电影,输出有养分的文章,努力让写作成为我未来的傍身一技。这件事,除了陶冶情操,还可以备战备荒。
现代奥运匹克运动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以一己之力,让奥林匹克成为世界规模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精神传遍世界;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用了3年9个月的时间,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g的镭;
卡文迪许生性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却潜心发明了能测量光速的设备,他是18世纪英国有学问的人中最富有的,有钱人中最有学问的,却从不涉足贵族花天酒地的社交。
他们都孤立无援,却凭借执着和梦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少上网,少抱怨,少说“我什么都不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执行力。让懒惰从身体中抽离,增长本事,创造机会,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习练一技之长。
你的坚持和努力,或早或晚会有所回报,会让你变成你所希望的样子。
自由职业者,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旦选择单枪匹马的“自由”,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自由职业者要有一定的存款。平常到衣食住行,煤气水电,茶米油盐,吃喝拉撒,无一不需要钱;房租、房贷、社保、医疗等,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突发事件,人情往来,样样离不开钱......
否则,你会因断了经济来源而压力重重,惶惶不得终日,更无自由可言。
真正的自由职业者,一定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有严格的自律意识。
我现在的时间比辞职前自由许多。以前我时常盼望,放假时出去旅行,和家人、朋友经常聚聚。
而事实上,我选择自由职业后,一边做教育,一边写作,更多的时间是在SOHO,备课、写作几乎占据了我的生活。
你羡慕我的自由,其实我正坐在电脑前,整理教学思路;跟甲方探讨产品文案,写作,翻阅图书,或看电影。一天下来,所看之处,无不重影。
写了6年文字的青年作家,年收入300万+,依旧每天不间断地码字。如果遇到重要的事情,他会存稿,保证每天更新6000字左右。
粉丝近50万的自媒体作家周老师,月收入10万+,她依旧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更新一篇有质量的原创文章,看半本书和一部影片。她说:“为了一篇文章,要购买大量知识,要花费透支的太多时间,要投注大量精力和健康,甚至长期佩戴颈椎牵引器......”
这意味着,放弃了大量逛街、撸串、唱K、八卦,甚至谈情说爱的娱乐时光,因为自由职业者知道,时间是最有价值的。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即便累点,也心甘情愿的付出,并投注别人眼中你的自由时间。这是自由的代价。
自由职业者,不要透支身体。
黑白颠倒,熬夜成瘾,不规律饮食,这些都是一颗定时炸弹,悄悄为身体记了一笔账。长期疲劳,会带来许多健康隐患。自由职业,给了我们灵活的工作和生活作息,劳逸结合,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时间,运动健身,户外活动。
作者:欣公子
欣公子,中文系女子。
2015年离开体制,现为自由职业者。
左手教育,右手新媒体,原创自媒体。
常发正义之言。书写温情、自省、犀利、有情怀的文字。
品雪嚼梅,体人间烟火;感人情冷暖,幻化成章。
网友评论
工作时间最长的职业是自由职业。
有舍有得,
放下被安排的生活,
拾起安排生活的权利,
这时你同样仍需要生活,
并且需要思虑该如何生活,
这是个需要把控的阶段,
不仅要走出以前的生活模式,
还要逐步摸索新的生活节奏,
以及未来的走向,
刚开始你会很兴奋,
(有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对于即将要做或者正在实施的事极尽所能,
但脑垂体激素却不会持续分泌,
当激素分泌减少,大脑的控制区域就从脑垂体转移到额叶,就是俗称的脑门!
在这个过程中,
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人就会半途而废,
忘记原来发下的慷慨激昂的誓言。
还有的人,他的兴趣一直很高,
也挺喜欢这件事,
但在开始一直工作之后,
随着难度的增加,
他会产生松懈和丧气的情绪…
心理学家说,当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减少之后,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对某件事的热度下降了,
但是有些人可以平静地坚持下去,
将兴趣最终培养成自己的专长,取得成功。
而有些人则是像前面提到的那样,
经受不住惰性的引诱,
变成让人颓丧的放弃者。
(谈谈我认为应该如何保持对同一事物的热情,不足之处望指出补足…)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这个我想大家都能认同,
如果一开始都不能使你兴奋,
更别说坚持了对吧…
2.制定阶段性目标
为了保持热情,
制造不断的成就感,
应该会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地方需要注意,切不可过高或过低的制定目标,也算是对自己认识的一个过程吧!)
3.找朋友或家人监督鼓励
这是种仪式感,
在遇到瓶颈想放弃的时候,
是非常需要他人的助力,
就像拉拉队…
着重分析分析第二点,
制定阶段性目标这块…
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地方,
就是你会不会去做,怎么做,
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
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喊口号,
像什么”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
(好多人可能听不懂,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常跟自己说我要干什么,干什么,自己喊一个口号,甚至有的人,行动力不错,给自己设计一个计划,甚至一些行动力很强的人给自己做很仔细的计划)
但是回过头来看,
为什么做不下去?
现在我们把他们的计划拿出来看看:
“我今晚要背英语单词”,
“我今晚要做数学”,
甚至有做的很仔细的,
“9点到10点背英语单词,休息五分钟,10点到11点,做数学习题”,
都是做这样的计划,
听上去很不错,
但是根本无法执行下去。
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背什么单词?
要达到什么效果?
具体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里面背英语单词的关键点是什么?
数学题做哪些内容?
哪几个公式?
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些大概他们基本不知道,
所以他们的计划通通不能用,
为这些事情做的那些计划根本没法看,
没有一件事情能持续,
因为事件的道理,原因和以及你的思维能力,都不具备,
你根本没有仔细分析过这个问题,
不能再继续展开讲了,
我发现有点停不下来的感觉…
对不起…😭
喜欢我的评论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