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五章解

作者: 泯情绝欲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05:4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原: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解: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家庭是因为,若家都不能够治理,却能教家人之外的人。这是没有的事。

所以君子虽然只在家里,使自家得治。便能够教一国。

因为在家教之以孝顺父母,所以能侍奉君王。因为教之以第尊敬兄长,所以能够侍奉长辈。因为教之对子女仁慈,所以能够挥使众人。

说:像保护小孩子一样,用真诚心去求,虽然没有得到,但已经离得到不远了。

没有先学孩子怎么养,然后再嫁人的人。

一人治家仁爱,一国之人便兴仁爱。一人治家谦让,一国之人便兴谦让。一人治家贪婪暴戾,一国之人便四处作乱。

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这样子,这便是一句话就可以把整个事情破坏,一个人就可以使国家安定。道理就在此。

何故一言便偾事:君王一句话就可以把好的整个事情全盘否决,也可以一句话把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否决。再如奸臣,忠臣皆有这样的作用。虽然并没法与君王绝对话语权相比,但多少也有决定作用。

何故一人便定国:君王自家治理的好,则国家自然治理的好,奸臣忠臣亦一样。道理同上一条。

原: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解:尧舜率领天下教以仁爱,人民都顺从,民风淳朴。桀纣率领天下施以暴虐,人民也都顺从,民风不善。

若君王所施行的政策都令其违反自己所喜好的。那么人民都不会顺从他,何故?这是因为自己仁爱却教别人不要仁爱,别人是不会相信和顺从的。自己残忍无情却教别人要心地善良,别人也是不会相信和顺从的。

道理在此。

所以君子有了这些优秀的品德,才能够求到有这些优秀品德的人。

所以没有这些优秀的品德,便不够得到有优秀品德之人,反而净是些奸邪佞臣,歪瓜裂枣。

是故:自己什么样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自身不具备良善,良善之人见你便会远离。自身具备奸邪,奸邪之人便会亲近你来。

盖理之如此,纯乎自然,没有任何人为外界干预的原因。这种道理就像渴了喝水便能解渴,点燃蜡烛屋里便亮了。

所以自己所掩藏的自己都看不过去,却能教给别人,这是从没有的事。

如自己仁爱便不可能教别人不仁慈,若教了,那么自己便是假仁爱不是真仁爱。因为真仁爱之人不会教别人去害人,道理如此。

自己残忍无情便不可能教别人不要残忍无情,(省略)道理同上。

所以治理好国家之关键就在于治理好家庭。

原:《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解:所能适宜家里人的,然后才能拿出去教给国家人民。你自己家人都没法接受,便想让国人能够接受,显然不可能。

适宜兄长姐姐、弟弟妹妹的,然后才能拿出去教给国家人民。

在家为做父母子女做兄长弟弟妹妹可行的方法,确认没有问题,然后才能够让人民效仿。

这便是治理国家之道在于治理家庭中,道理在此。

未完待续。

注:本文所解内容,皆个人依原文而解。部分观点仅代表个人依原文而解的理解,不代表个人本身对原文的最终理解。

相关文章

  • Python出题

    Python从入门到实践出题 @(0420 Python)[! 编程, _python] [toc] 第五章 请解...

  • 大学今解

    一 大学今解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有愿意成为大人的人,都应该学习的人之所以为人和如何成为大人的原因,方法和目标。...

  • 大学一解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 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 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 ...

  • 大学纲目臆解

    引言:关于古本大学以及大学改本的问题,自宋儒以来纷争不断,本文旨在就大学八目问题提供一个解释的思路。 《大学》八目...

  • 《大学》心解(16)

    《大学》心解(16) 群里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感恩大家,明天是端午节,首先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吉祥如意!今天我...

  • 禅解大学之道

    最初禅解大学之道,就是好好在道上学习,学习不能离开自己的道。后来随着自己的深入。慢慢去禅解大学之道,深不见...

  • 《大学》心解(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学之[道]: 道:真理、道路、方法、目标、人生观、价值观...

  • 《大学》心解(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 《大学》心解(5)

    物格而后知至。 ——《大学》 通过对现象的深入观照,了悟了现象的空性本质,即是物格,物格即完成了格物; 对于[物]...

  • 《大学》心解(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第五章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x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