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解(4)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1:29 被阅读2次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之前的内容已经阐述了[大学之道]的修行纲领和总体修行次第。

    这一节内容则是讲[如何明明德]以及[明明德]的修行次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既是指古代的圣贤先辈,同时也是指正在学习和实践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古圣如此,今亦如此,大学之道,千古不易;

    天下:周遍一切之意;在修身中有内外两层含义,外,指代修身者生命中的一切缘分与境遇;内,指代修身者自己生命时空中的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

    天下:明明德于天下,即是[平天下]。[平天下],即是指将明德之心,明德之性,明德之道,应用于所有的一切领域,使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都同归于圣贤之道——对应当下最贴切的说法,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平天下]的目标即是[天下平]。

    [天下平],即[天下太平]、[天下大同]。[天下太平],即一切皆平等相处,和平和谐,其乐融融。[天下大同],即天下[道]同,同归于道,同归于大人之道、圣贤之道,同归于明明德,同归于本自清明、本自清朗、本自光明的圣贤境界。

    治国:治国,即是将明德之心,明德之性,明德之道,应用于城市、社会以及国家的治理。从修身的角度而言,治国的境界,就是比平天下次一等的境界;治,即治理。开显性德,彰显性德,从本性上去开发和应用自性本心本有的智慧,让这种智慧显发出来,就是最好的治理。

    治国,其最重要的关键核心是[君],[君]必须是[明君],而不能是[昏君]。什么是[明君]?明明德之君,即是明君。明君治理国家,依大道的智慧进行治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一切皆自然合乎大道。

    关于[治],曾在[六治之“治”]一文中曾经分享过关于[治]的体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在此文中,谈到了[治]的[主体性]、[超越性]、[自然性]等等。

    [治],其实是[道治],是[自治],[道治]和[自治]既是目标,也是方法,也是结果,即最终达到无为而治,自然而治,不治自治。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齐家:齐家,即是将明德之心,明德之性,明德之道,应用于自己的家庭、企业以及与自己比较紧密的范围;齐家的关键,在于一家之主,必须是一位[明主],即[明明德之主]。主明,则家齐。齐于什么呢?齐于明明德。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身:即身、口、意等一切身心行为;

    修身,即是将不符合[大学之道]、不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行为修正为符合[大学之道]、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行为。

    修身这一阶段,相当于佛教中所说的[见道],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刚刚明白自己生命的真相。

    虽然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但还没有生成强大的定力,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会被各种过往的习惯、习气所带动,无法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无法有效地显发自性本心的智慧妙用,这时就需要[修身]。

    修身,就是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不放逸,不放纵,发现习气生起,要及时提起警觉,重新回到对本心的安住上,不断培养安住于本心的定力。这个过程,既是修定的过程,也是修慧的过程。

    当这样不断地修行,习气被渐渐地消磨清除,随着习气越来越轻,定力越来越强,自性本心的智慧也会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强大。

    自性本心的智慧和定力都很强大了之后,就可以在继续修身的同时,将这种超越的智慧逐渐地应用到不同范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时的修身,就同时包括了明明德的修行和亲民的修行,不但地使自己以及与自己有缘的人,同归于大人之道、圣贤之道,合于天地大道,升华为自由的生命,智慧的生命,超越的生命,神圣的生命。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包括内心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心,比如思想、观念、情绪、念头等等。

    正心,即是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情绪、念头等,使之符合[明明德],符合[大学之道]。

    正心修行的结果,即是明德之心,亲民之心,至善之心,大人之心,圣贤之心。

    如何正心呢?

    最基础的正心修行: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已生之恶令熄灭,未生之恶令不生。

    在总体修行次第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些都是[正心]的修行。

    见到自性本心之后的正心修行: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保持这种安住,即是最好的正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即内心的动机、心意、心愿、意愿、意志等;

    内心的动机和选择常常就在一念之间:欲与礼,情与理,公与私,道与义等等。

    意的修行非常重要,在佛教中就特别强调[发心][发愿]的重要性。

    比如一定要发[菩提心]——为使众生究竟觉醒究竟解脱而修行。而不仅仅是为自己解脱而修行。

    儒家中的[发心],其最典型的代表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即一心一意,全心全意。

    诚其意:即是时时刻刻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安住于[明明德],安住于自性本心,精诚专注。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即真知、真理、真性、真相。

    致其知:即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达到对真理、真性、真相彻底无疑的了悟和体证。

    在[致其知]的过程中,[知],还代表清清楚楚地知道,知道什么?念头、动机等等。

    在知道后,还需要进一步[体悟]、[觉悟],达到[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之后,安住于本心之中,本心做主,应物不迷,性德圆明,真知也。

    致知在格物。

    :指代身心内外一切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指内心的[念],包括思想、观念、情绪、念头等。

    与[知]所代表的[本质]相对,[物]则代表着[表象],即表面的现象。[格物致知]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指的是观(观照)、辨(辨察)、悟(体悟)、明(清晰了悟没有疑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格物:即观照、辨察、体悟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特别是内心的念头。

    格物的过程,即是观心悟心的过程,即是向着[明心见性]不断前进的过程,最终达到破除无明,真心朗现!

    格物的过程,同时也是[感通]的过程,[相应]的过程,[致知]的过程。因为天下万物,心通此心,理通此理,气通此气;以心感之,则心可通,气可感,理可明,道可证。子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格物致知的功夫,用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表达即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的格物,不仅有观察、辨察内心念头的含义,而且还有[转变念头]的含义,为善去恶,转恶为善。

    能够时时刻刻观照内心,保持[良知]之心,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为格物致知之心地实修功夫。

    而此[良知]即是[明德],让此[明德]之光显发出来,成为生命的主宰,清除习气,达到内心完全一片光明——此心光明——的境界,即是[明明德]。

    [明明德]之后,安守此明德之心,明德之性,则意可诚,心可正,身可修,家可齐,国可治,天下可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心解(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c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