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师写作课程//零基础学写作a12965fc9271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王戎识李”、“许衡拒梨”“孔融让梨”背后的故事

“王戎识李”、“许衡拒梨”“孔融让梨”背后的故事

作者: 魏喜梅123456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17:37 被阅读0次

《世说新语》上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元史•许衡传》中也记载了一个关于许衡拒梨的故事:许衡曾经在大热天走路,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子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下来吃是不行的。”又有人说:“这棵梨树是没有树主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难道我们心中也没有主吗?”

正巧在《中华经典小故事》中也看到一个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 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 ,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可后有《晋书》说王戎“性好兴利,积实聚财,而又俭啬”,王戎七岁识李,可谓聪明,只考虑自己能否获利,可见自小就决定了他的性格。

而许衡不关注梨甜不甜,只识得梨不是自己的,面对诱惑,要有自己的原则。后来许衡成为名臣、著名学者,这和他从小就明白为人处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诱惑,诚实待人有关系吧!

孔融让梨,说明打小他就知道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所以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

因此,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没有明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引导,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王戎那样;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而变成最无用之人。

相关文章

  • “王戎识李”、“许衡拒梨”“孔融让梨”背后的故事

    《世说新语》上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

  • 王戎识李

    今天看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西晋“竹林七贤”中最小的王戎小时候就非常聪慧的一则故事:戎七岁时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玩,小伙...

  • 思维阶层

    在《世说新语》中有个“王戎识李”的故事,七岁小孩王戎和伙伴们玩耍时,发现路边有一颗李子树,结满了李子。除王戎外,所...

  • 不忍直视的启蒙故事,孔融让梨背后的阴谋。

    ##孔融让梨的背后藏着什么阴谋?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一定都听过一个叫做恐龙……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这是一个表现了...

  • 王戎识苦李

    在很久以前,一个聪明的孩子:王戎出生了。 一转眼,王戎七岁了。有一天,王戎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同步行去郊游,但是由于要...

  • 道理会越辨越明吗?

    先重温一下王戎识李的故事。七岁的王戎和一群小朋友出去玩,突然,路边有一棵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看到树上长满了李...

  • 从王戎识李说起

    《世说新语》中有一故事,叫《王戎识李》,说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小 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

  • 王戎

    目前,人们对王戎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孩子阶段”。他们对于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只知道王戎识李,基本上都不知道他以...

  • ❤️爱的思维—孩子思维背后的思维

    分享跟我家弟弟(差不多3岁)睡前聊天发生的小故事; 弟弟:妈妈孔融让梨在干什么?(之前有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 孔融被曹操抓住,9岁儿子淡定说8个字,曹操大惊:此子不杀不行

    孔融让梨,是咱们小时候人人都学过的故事。孔融,是东汉名士,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发生在他年仅四岁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戎识李”、“许衡拒梨”“孔融让梨”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ci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