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35年,卫国的掌门人卫前庄公病逝,同年公子完继位,史称卫桓公,第二年(公元前734年)改为桓公元年,自此卫国进入了卫桓公时代,不过此时的卫国却暗藏危机,与以往不同是这场危机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卫国的管理层,卫前庄公在去世之前不但没有解决危机,而且还使得危机更加严重化。
此乃后话,下面先从卫桓公元年开始讲述卫桓公。
卫桓公虽生于卫国公族之家,但是身世在现今看来也是比较可怜的,小小年纪便失去母亲不说,虽为太子却不被父亲看好,长大后弟弟更是仗着卫前庄公的宠爱欺负他,卫桓公虽由庄姜抚养,可是此时的庄姜不受卫前庄公宠爱,她也不敢为卫桓公强出头,卫桓公也只好忍气吞声。
不过卫桓公还是颇有点政治头脑的,他继承卫国君位的第二年便解除了州吁所有军务,而且还通过一些列手段使得州吁不得不逃出卫国,可是卫桓公却没有继续去追击出逃的州吁,这一点与郑庄公相比而言,则只能说卫桓公心软,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不过几年之后卫桓公也为自己的心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自卫桓公继承卫君之位以来,在对外事务上一直处于凌乱的状态,整日里疲奔于郑宋的争端当中,始终没有坚持住自己的立场,春秋时期各大邦国之间因利益而合,也同样会因利益而分,卫国不管是联合宋国,还是后来与郑国站在统一战线,都是出于卫国的利益而考虑。
卫桓公在位期间,多次与郑国发生战争,最著名的可能还要属公元前722年的时候,卫桓公派兵夺取了郑国的廪延,并在同一年的时候,并与鲁国、邾国在翼地举行会盟,或许这是卫桓公在位的期间最辉煌的时刻吧,不过从一些列事件看出卫桓公还是不错的。
做为统领一方的国君,除了要具有政治智慧之外还有要一颗坚硬无比的心,而后者恰恰是卫桓公欠缺的,与他同期的郑庄公却是位很角色,故意放纵自己的弟弟胡作非为,而后在一网打尽,即便对手逃到其他诸侯国郑庄公也是穷追不舍,直到把对手灭掉才肯罢休,卫桓公如果能像郑庄公学习的话,公元前719年的时候就不会出事。
公元前719年,流亡“海外”的州吁联合一批同他一样的卫国人潜入了卫国,趁机袭击了卫桓公,卫桓公被杀身亡之后州吁自立为卫国国君,史称卫前废公,可惜的卫桓公就这样被自己的亲弟弟给杀了,其实卫桓公最终被杀在我看来更多的原因是没有心狠下来。
以史为鉴,我们身边周围免不了州吁似的人存在,即便对他们在好,关键时刻也都会对你落井下石,对于小人,我们不但需要敬而远之,更需要同等的方式去对待,俗称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