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及其精神实质

作者: 尘伴哲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19:41 被阅读10次

那种持续而持久的力量,总是人们所陶醉的!

人们沉迷于灵魂,不是别的,仅仅只是沉迷于灵魂的控制力、亦既意志力。对于一个死去的躯壳,其灵魂若能全功(已经没办法说是身了,其实可以说全灵全相)而退,那绝对是荒谬绝伦的神话!开言之前,请先考虑一下,对于一个死人而言:一个脱离人体的灵魂,其要运动,那么,其能量如何而来?因而,若灵魂脱离死人躯体,作为一种能量,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则它只可离散、不可聚合,那就更谈不上它还能干成这件活人的事情、干成那件活人的事情了。至于濒死体验,因为载体存在、载体活着,那就另当别论。

言归正传——

就主观存在而言,存在就是被感知。相对客观存在而言,人的认知体系可以概括为真象和假象。在人的认知体系之内,人可以把真象当假象,也可以把假象当真象。把真象当真象、把假象认定为假象,这好理解。但是,如果把真象当假象、把假象当真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人类意识的认知特性:存在就是被感知。把真象当真象,这是人的主观认知符合客观存在、亦既主观存在符合客观存在,而当自己错了,别人指出来的时候,自己还要坚持、坚信,这就一方面存在一个认知偏执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个情感趋向的问题。认知偏执的情感趋向,是人类认知客观存在的一大常态。面对这一大常态,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我们的信仰问题。

信仰,来自于人们知性前提下的心灵感应、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付诸行动,带有强烈的情感趋向的认知偏执。人类由于觉知到了自己的意识性,然后把自身的意识性推己及物,这才具有了自身的信仰意识、信仰活动、信仰观念。信仰,就其历史渊源而言,我们是先有了灵魂学说,然后有了信仰学说。灵魂学说代表着宗教的思想萌芽;祭祀活动的强化、使得宗教信仰日益走向完善、成熟。后来,在代表自然科学,以及在代表人文诉求的政治理念同宗教信仰相互抗衡的过程之中,代表自然科学主义的思想信念、以及代表人的政治诉求的社会理念也被贯入精神信仰的名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信仰最后变成了人类精神意识的最高体验、最高理念、最高追求。

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着人的一种认知偏执、认知坚信。也就是说,你说错的,我坚持那是正确的,你为你的观点坚持主见、寻找证据、寻找理由;我为我的观点坚持主见、寻找证据、寻找理由。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则你我二人持有截然相反的信仰观念。

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信仰观念建立在坚实的物质与实证的基础之上。科学的理论体系针对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准的客观实在。就现代社会而言,自然科学的信仰观念可以说是我们全社会的共识。社会政治理念的信仰观念,由于阶级意识的差别、价值观念的差别,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团体具有不同的信仰观念。整体而言,社会政治理念的信仰观念,立足于特定的社会现实、源于特定的社会实践,而其理想性又高于社会现实、超越于社会现实。与自然科学的信仰观念及与社会政治理念的信仰观念不同,宗教信仰、鬼魂迷信的信仰观念,其来自于人类对于客观存在的模糊认识——确切地说,这种信仰沉迷于假象而不自知、而不自识。

宗教信仰及鬼魂迷信的信仰观念,其最早的意识观念就是在古代先民那里所产生的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源自人类对于自我的控制能力、人类对于外物的控制能力、以及人类受控制于外物的被动能力。事实上,一切宗教信仰及鬼魂迷信的信仰观念,其人的精神实质就是人对客观世界诸多控制力量的模糊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敬畏之心、惧怕之心;不但如此,以自身的心理机制为依据,人给客观世界诸多控制力量赋予了意识活性、亦既人给客观世界的诸多控制力量赋予了主观人为的意志力。也还是人与人之间社会活动的启发作用进而使人产生了信仰活动、进而强化并且巩固、完善了诸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众多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宗教理念。

是的,一切宗教信仰、宗教理念、宗教活动的展开、推进,都是人们以人类社会交流的心智模式同自然物、同宇宙存在进行着实质上毫无意义,但在宗教信徒们看来具有无限功德祭祀活动、祈祷活动。事实上,一旦认定万物有灵,那么,用人与人之间的心智模式、沟通模式去和世间万物沟通交流、尤其是和掌管天地生杀大权的诸位神灵沟通、交流,也就显得十分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因而,问题的焦点,全都在于人对于自身意识性的认知、定位。因而,当代表精雕细琢的西方形而上学一路推进的时候,它就理所当然的最终将人的意识作为了哲学最后的堡垒。当自然科学攻下了人类意识这座山头、当神学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的头颅由诸如尼采这样的哲学家们不断推举、抬升,直至高耸如云。

如今的信仰天地,可以说自然科学主义和宗教神学主义两分天下。如果说自然科学主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那么,全人类七十多亿人口,尚有四十多亿宗教信徒;如果说宗教神学主义依然居于王座,那么,全世界都在如火如荼地学习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文化,并且,几乎全人类都在享受并期待着自然科学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崭新世界。

形而上学的历史及其内涵,据此、在这里,它已经向我们展示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是的,人类形而上学的情结,就是人类对于自身自然定位,宇宙定位,以及人类对于自身未来社会的理想化的提前思索、提前设想、提前实践。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一切信仰及其活动,都为我们未来社会的建立起到了其历史性的作用。

是的,就目前而言,代表我们形而上学情结的一切宗教活动、一切科学事业、一切社会事务,都还在步调不一致的旋律中滚动着、进行着。但是,无论如何,人类的初心是相通的、人类的夙愿是连贯的,而当真象战胜假象,人们取得信仰的同理心,团结一致的时候,相信,人将是幸福的、自由的。

信仰的力量,就社会层面、社会意义而言,它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力量、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给予的力量、相互成全的力量。而当信仰真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时候,你将会体验得到:一切自由意志都是社会化的——一切自由意志都将不是任意的,而是受约束的、有前提的!


前一篇:存在与感知、及存在就是被感知

相关文章

  • 信仰及其精神实质

    那种持续而持久的力量,总是人们所陶醉的! 人们沉迷于灵魂,不是别的,仅仅只是沉迷于灵魂的控制力、亦既意志力。对于一...

  • 信仰及其他

    信仰 感官求存而非求真。人类的感知自演化而来,是对外部世界的扭曲。感觉不反映真实世界,每种生物的感觉系统能够采集到...

  • 房事选错地方就要倒大霉

    一、不得在信仰之地房事。 这里的信仰包括家族信仰,民族信仰,国家信仰。比如供奉祖先牌位,纪念碑,神佛,上帝及其他信...

  • 神的精神实质

    耶稣也是一个敢于对错误的权威,对传统的陋习,说“不”的人[奋斗]! 从古至今~都有这样聪明的勇敢的“叛逆者”...

  • 民间猜想

    关于理性人信仰的猜想及其推论 几个前提: 1. 不讨论世俗的宗教。 2. 不讨论无信仰者的思维。 3. 不讨论非普...

  • 一个佛教徒的新疆摩旅 --- day 0

    时刻照顾自己的心,坚守自己的信仰,这本身就是一件及其浪漫的事。而为了自己的信仰追求最确切的经论,乃至长途跋涉至死不...

  • 关于《银河观点: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一文的浅谈

    最近有幸读到一篇李银河老师讨论关于中国人信仰问题的文章——《银河观点: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李银河李银河,中国社...

  • 属羊的人,财源广进。

    羊年出世的人,命中含有一种强悍顽强的精神实质,他们在任何时刻都主要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实质,不管人生道路的风吹雨打...

  • 成人主日学

    我们的目标: 通过主日学建立沃土教会共同学习的氛围; 了解基本的信仰真理及其应用; 我们的内容: 基本...

  • 笔记|《文学回忆录》第四讲

    第四讲 希腊悲剧及其他 酒神精神:笑一切悲剧 有神 → 泛神 → 无神(信仰)→(观念)→(哲理) 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及其精神实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qw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