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刘以贤先生,特别善于给人画肖像,他的邻居家住着一对父子。
有一天,这个父亲突然暴病而亡,家里什么都没有准备,这个儿子就让邻居叫刘以贤给他的父亲画张遗像,以寄哀思,自己则赶快去购买棺材等物品。
以贤去了后,发现门是虚掩着的,就直接进去了,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料想死者大约在楼上吧,就扶着楼梯上楼去看,看见那个死去的父亲果然在楼上的床上,他就来到死者床前,坐下来拿出画笔,准备给死者画像。
没想到,尸体突然坐了起来,以贤知道这是走尸(尸体自己起来行走),就坐着一动不动,尸体也坐着不动。眼睛闭着,嘴微微张着,眉毛竖着,脸皮皱巴巴的,很是吓人的样子。以贤想,自己如果起身跑,僵尸一定会在后面追,不如就呆在原地开始画吧。
于是拿好笔,铺开纸,对着僵尸描摹了起来,没想到自己画一下,僵尸也像自己一样挥动一下胳膊。以贤这下真有些害怕,就大声呼叫,但无人应答。
不久死者的儿子回来上楼,看见父亲的尸体竟然坐了起来,吓得直接就晕倒在地。又有一个邻居过来,看见尸体起来,吓得从楼上滚落下去了。
以贤很是有些窘迫,也只能强忍着,等待再有人来。不久,抬棺材的人来了。以贤也依稀记起来,走尸好像最怕笤帚,于是大声喊叫:“你们拿把笤帚上来!”抬棺者毕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料想大约是发生了走尸的事,拿着笤帚上楼,用笤帚轻轻一拂,僵尸就倒了。并取了些姜汤给吓倒的老人的儿子和邻居喝下去,两人才慢慢醒了,然后一齐把尸体放进棺材内。
译自《子不语》卷五 画工画僵尸
木兰秋菊简评:
真是没想到,笤帚还有这个作用,在中国古代,笤帚就被赋予了能够制服鬼怪的神奇力量,其实现代很多农村依然以为笤帚有辟邪的作用,笤帚的把上常常被绑上一块红布挂起来,天黑了回家的人,家人怕其身上会沾上什么邪气,就会用扫炕的小笤帚在其身上上上下下的扫几遍。有时候家里有事出门,留小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时,也会在其旁边放一把小笤帚。
而在外国文学《哈利波特》中,它又被加了一项功能,飞翔的交通工具。故事中的人物经常骑着飞天扫帚,飞来飞去。这会飞的功能让扫帚又着实火了一把,出现了各类魔法扫帚的售卖。
故事中的画师也真够威猛,遇到走尸这样的事情,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死者的儿子和邻居还没上到楼上就都被吓晕了过去,而画师依然近在僵尸前,与其近距离地面对面坐着,两个吓晕的人更衬托出画师的勇敢,沉着和冷静。
遇到突如而来的危险,一定要像这个画师一样冷静冷静再冷静,千万不能自乱阵脚。一边等待救援的机会,一边思考脱险的办法。
走尸的事情虽然没有见过,但人死而复生的事情还是偶有耳闻的,一个人没有了呼吸和心跳,不一定代表他真的完全死亡,可能也不过是一时的休克,而休克的人是有可能再缓过来的,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休克很容易被误认为死亡。这个突然坐起来的僵尸,闭着眼,微张着嘴,看起来有气无力的样子,一点不像是可怕的僵尸,更像是个重病之人。
在很多地方,人去世后,不能马上入殓,而是要在脸上放一张纸,子女们白天黑夜轮流进行守灵,过上一天一夜之后才会入殓。这其实不仅仅是一种习俗,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就是担心如果亡者一口气缓了过来,一张薄薄的纸的颤动可以让守灵的人及时发现,及时施救。
这个老人也许就是一个休克后苏醒的特殊的情况,但可惜大家都很迷信,把其当作走尸,用笤帚把虚弱的老人一拂而倒,并很快放进棺材,造成彻底的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