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很多人问我:你妈会不会像管学生一样管着你?
“emmm……还真没有。”
“真的好奇,老师在家里怎么教育孩子?”
“这个问题啊,可能跟你妈妈差不多。”
“真的吗?!”
好吧,作为两位人民教师的孩子,我有很多话想说。
01
我和大部分同学最大的差别是,在我家,你不会听到:“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这句从小如雷贯耳的教导,也不会听到:“赶紧去写作业”的催促。
记忆里,自上学以来,自己就能很乖地做到这两件事。、
这当然不是我自己领悟的,而是缘于很小的时候,我曾被我妈带到她的课堂上,我发现下面听讲的姐姐哥哥们,都很听我妈的话,自然而然有了要听老师的话的印象,伴随我直到现在。
另外,当我发现教我的老师是前天在大街上和我爸打招呼的人,是朋友聚餐时,给我夹菜的阿姨,是家里老照片里出现的人,惊呆之余,我怎么敢不写作业、不听课?我承认我期待老师的表扬,但更多的是,即使他们没有任何表示,我总是觉得他们会告诉我妈,我在学校的近况。
我想纠正大家一个误区,从小看到的歌颂老师的文章里,都说老师为批作业彻夜不休,甚至把作业带回家批改。
前半句没错,后半句有待考证。至少我妈从来不会在家里批改作业,我有问过她:“老妈,你怎么不改作业?”
“工作当然要在学校完成,就像你的课堂作业要在学校完成一样”。
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是我妈一直以来对我的教导,这也是我每个学习阶段,我的老师对我的教导。
所以,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先写作业。久而久之,也成了一种习惯。
可能大部分同学对于老师的尊敬是进校开始的,而我大概还未出生时(我在我妈肚子里的时候,她还在讲台上讲课)就有了这样的尊敬。我母亲所在学校的校训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每个老师都为学生倾注自己的心血,胜于自己。
因此,我对老师总是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觉。
02
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们——学习的启蒙者,知识的传授者,我的间接监督者。
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是我妈师范的同学,隔壁班的数学老师也是。
我记得,数学老师授课喜欢翘兰花指,一度成为同学们课余的谈资。
他喜欢一题多解和方法实用,所以倘若上课走神,就是被揪到黑板上去的人,很不幸,我总是那一个。
初中的物理老师,是我爸曾经的下铺。
他时不时叫我去办公室聊人生,谈理想,教我学习方法,按道理我的物理成绩应该很好的,恰恰相反,初中时所有成绩里物理是最差的。
初中的化学老师,好吧,毫无瓜葛。
每次上课都会拿着教鞭,上黑板写化学方程式的同学,一旦写不出来,教鞭就会敲在讲桌上。老师就会说:叫你们不好好理解,只知道死记硬背,这样不行啊,不行啊。
摇头的样子总让人忍俊不禁。
高中遇到的班主任是男老师,同样的毫无瓜葛。
他对我们远到求学的外地人分外照顾,随时询问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每逢节日,老师都会出资给我们买吃的喝的。高二那年的元宵节,老师自己带了锅在办公室煮汤圆给我们吃,我当时就哭了,我才真正明白老师的用心。
高中的历史老师是我同桌的母亲。
同样是教师孩子的我俩,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和不谋而合的观点。她在历史课堂上曾被罚站,也会被训斥,甚于其他人。
教师是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同事朋友的孩子而另眼相看,要求反而会更高。
每个老师的孩子无形中都有一种压力,排解的方式唯有努力学习,彬彬有礼。
大学的老师是我人生方向的引导者。
有幸跟随班主任去采访企业CEO,难得的机会,少有的经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会我很多益于人生的事情。
大一刚进校,班主任一对一谈话,老师告诉我:“要拥抱生活”,这句话刻骨铭心。
加减乘除堆砌的小学时代,闯祸挨骂蹲马步的初中时光,奔赴异乡他镇的高中生活,缤纷多彩的大学光景,遇到了很多的老师,都成为我记忆深处的美好。
03
有朋友问我:“你妈会不会拿你和她的学生比?”
“不会,她只会告诉我优秀学生的事迹,让我心向往之。”
变相的激励上进心,是我妈惯用的方式,她不会轻易表扬我,也不会随意批评我。
她的表扬都留给了她的学生们,毫不吝啬。
我妈告诉我,她曾经教过的学生,已经毕业了,到家中看望她。
还告诉我,刚刚结束的教师表彰大会,她喜获优秀教师。
话中满是喜气,隔着电话,我能想象到她上扬的嘴角。
感恩,这是老师教给我的,也是我将要回报给老师的。
九月十号是教师节,如往常一样,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将会收到学生“教师节快乐”的祝福,我妈的办公桌上会堆满小纸条,她会乐一整天。
又是一年教师好时节,教师节快乐,辛苦啦,我的老师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