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
说赣州“八镜台”
这是江西赣州的八镜台夜景,多年前的一个爽朗的夏夜。
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瀚任虔州知军。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以阻挡水灾的侵扰,从而解决了全城百姓的后顾之忧。之后,他又在龟角尾城墙上筑起了石楼,后称“八境台”。
因“登台可眺赣州八景”,便是“八镜台”得名的缘由。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郁孤台”,就是赣州古八景之一,离八镜台极为相近。
一日,孔宗瀚登上楼台,放眼望去,只见一派大好河山,不由心旷神怡,创作的冲动油然而生,于是利用闲暇之余,创作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南康八境图》。
熙宁十年丁巳(1077),密州太守苏轼改知徐州,由孔宗瀚接任。正值苏轼离别之前,已到胶西接任的孔宗瀚便将自己所见绘成的《南康八境图》出示,请苏轼按图题诗,以便寄回虔州,镌刻于石,以图永存。苏轼遂作诗八首,每首寓意赣州八景之一:
1.石城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咏聊同沈隐侯。
2. 章贡台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3. 白鹊楼
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4. 皂盖楼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蟑绕螺亭。
5.马祖岩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成佛莫教灵运后,着鞭従使祖生先。
6. 尘外楼
却従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7.郁孤台
烟云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8. 峰山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苏轼作此8首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到过赣州,也更未登临八镜台。姑且算是“按图索骥”。
十七年后,苏轼贬官岭南,于惠州安置,途经虔州,留居月余。亲登八境台,遍览虔州风光。于是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满足虔州之请,并补作后序一篇,时为绍圣元年(1094)八月十九日。其序为:
南康江水,岁岁环城。孔君宗瀚为守,始作石城,至今赖之。轼为胶西守,孔君实为代,临行出《八境图》,求文与诗,以遗南康人,使刻诸石。
——苏轼《八境图后序》
“孔君”者,即为“孔宗瀚”。“始作石城,至今赖”,大概是对前人造福乡里最高的崇敬。
-3-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