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花儿除了回老家,没出过小村儿。不知道外边景有多美,在她心中小村儿和家就是最美的。
其实小村儿坡地不平。而且风天沙尘暴,雨天泥泞路。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就刮大风,放学的时候把纱巾闷头上到家后嘴巴里都是细沙,可以说是刮的昏天黑地。雨天从家里出来,院门外就泥泞不堪,下坡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的顺坡秃噜,稍不留意也许还会摔屁股墩儿,鞋子和裤脚全是泥巴。
但是花儿觉得这是自然现象,有水就会有泥。有泥才会闻到好闻的泥土味。她更喜欢小村儿清晨树梢上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唱,和傍晚夕阳西下时村子上空袅袅婷婷的炊烟。在花儿眼中就是一幅幅好看的画卷。还有晚饭时门外婶子大娘或叔叔大爷们调侃的笑声。花儿更喜欢房东头的那片空地,空地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地。
每到星期日村东头一群孩子们玩耍。花儿也掺和其中。男孩儿互打木头棒子,推铁圈,弹玻璃球。女孩儿跳皮筋,埋头绳,跳方孔。花儿喜欢文静,一般是和两个女孩儿埋头绳。
先画三十公分长短的方框,每人一截不同颜色的头绳,三个人猜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背过身子过去蒙住眼睛,等另外两个女孩儿从边或者角抠开埋了头绳,然后别处再制造假象。才让蒙眼睛的人掉过身子按手掌,如果手掌按住头绳就赢了,按不住继续蒙眼睛。每次玩到吃饭,妈妈拉长声音吆喝几声才急忙往回家跑,回家后妈妈会督促洗手吃饭,或者妈妈不开心会嘟嘟囔囔的批评几句:“那么大的女孩儿,就知道玩,不懂得放学回家看看小弟弟。”这时的花儿乖乖的吃饭,一声不敢出声。
花儿上小学的时候在班里平平淡淡,不是班长也不是组长,更不是打鼓队的成员,但她每年都是三好学生。
转眼升五年级,学校修缮教室,学生放了三个月假,正值秋季,花儿和五六个同一届的男孩儿女孩儿一起上山捡农作物,黑豆颗粒。庶子,高粱,土豆等,农民收什么庄稼,她们就在收割完的地里蹲着捡粮食,回家的时候背着袋子,累的走路两条腿打架。
记忆最深刻的是,捡的庶子没有剥皮,攒了很多天尽然吃了一顿庶子糕,虽然面粉粗糙喇嗓子,但是心里却十分满足,毕竟是自己最真实的劳动成果。
网友评论